03.04 吃包心菜要不要洗?有人說中間農藥多是真的嗎?

隙明


吃包心菜要不要洗?有人說中間農藥多是真的嗎? 現在的果蔬食用安全性問題也一直都會被人關注,畢竟現在很多都是在大棚裡種植。在生長的過程中為了縮短時間,同時也為了蔬菜能夠長勢更好,看起來更加飽滿潤澤。因此大多都會使用農藥、添加劑等。當然國家明確規定在農產品出售前7天要有“休藥期”,但實際上能真正做到這一點的並不多。



因此不管什麼蔬菜還是洗一下再吃,這樣才能保證食品的健康安全。當然在農藥殘留的抽檢過程中,包心菜的殘留量一直都比較高,主要還是基於生長的結構問題。因此在食用之前都需要進行仔細清洗,就算是農民自家種植,如果使用了農家肥,那也需要進行清洗。


如果是自家生長的蔬菜,其中的大腸桿菌含量很多,同時還會有蟲卵在裡面寄生。如果當地的環境汙染嚴重,那雨水也會導致蔬菜的汙染現象。因此在食用之前也要進行清洗,一般來說在食用前先進行清水浸泡半小時以上。將包心菜切成兩半浸泡,這樣可以更好的清理汙染物。

隨後還要用流動的水清洗1分鐘以上的時間,防止農藥融入到菜葉的各個部分。也可以用鹽水進行浸泡,這樣就能夠起到殺菌消毒的效果。其實淘米水一般都是鹼性的,也可以中和酸性的汙染物,很多人都會用淘米水清洗。但在清洗的時候,最外面的一層菜葉子最好直接丟掉,這一層的農藥殘留最多。想要吃到可口美味的蔬菜,那清洗流程可不能省,這樣是對健康有幫助,對此,大家怎麼看呢?


惠農圈


我從小生長在北方的農村,自家有田種菜,小時候從來沒有菜市場的概念。在北方,冬天能吃的菜比較少,我們那吃的最多的就是蘿蔔、白菜。小時候聽我媽說,白菜長得瓷實是最好了,跟問題中的包心菜類似。所以之前一直以為長的瓷實的大白菜就是包心菜,後來知道並不是。從小吃白菜,只看到我媽把白菜外面的幾層葉子摘下來清洗,包在裡面的從來沒有清洗過。

後來通過網絡,經常看到有人提問包心菜要不要清洗,我剛開始還覺得奇怪,這有什麼好清洗的,清水只是洗掉表面的灰塵,而灰塵又不會跑到裡面去?

先說說我們家的大白菜,我是有過種菜經驗的,白菜先下籽育苗,然後摘苗,嫩苗比較容易被蟲咬,新苗種下去後需要噴一次農藥1605。在此之後,任由其生長,直到霜降時期,白菜長成,收割。一直以為就那點農藥,很快就會被分解掉,其實不然。

1605(乙基對硫磷)為廣譜性有機磷類殺蟲劑,屬於高毒、高殘留,高汙染的農藥,最早由德國人發明,合成時間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上世紀70年代在中國開始使用,現已經禁止使用。

原來我吃了這麼多年的農藥!

但是市場上購買的捲心菜噴過幾次農藥,暫且不知,可先看看捲心菜的生長過程。

捲心菜 (cabbage),學名結球甘藍,結球甘藍是十字花科、蕓薹屬的植物,為甘藍(Brassica oleracea L.)的變種。在正常情況下,北方以秋作甘藍採種,第一年形成葉球,完成營養生長,經過冬季低溫完成春化,第二年春通過長日照完成光週期而開花結實。它的生長過程所經過的各個生長時期和大白菜基本相同。但各生長時期所需日數較長,發芽期需8 —10天;幼苗期需25—30天;蓮座期,早熟品種需20—25天,中、晚熟品種需30—35天;結球期,早熟品種需20—25天,中、晚熟品種需30—50天

如此長的生長日期,對於商業種菜來說,噴灑農藥是少不了的,所以還是最好清洗下,對自己的身體是一個保障。


小皮猴


吃菜當然要洗菜了,別管它有沒有打農藥,洗洗總是要乾淨一些。

再說包菜的生長過程,你們以為它是一生出來就包好的嗎?其實不是的。包菜小時候的葉子是散開的,長著長著才包起來的,所以,就算種的包菜沒有打農藥,在它葉子散開的時候,也容易進灰塵小蟲子的啊,有的時候還有雨水泥土,等等吧,洗洗總是好的。

你們可不要以為它裡面的葉子沒有接觸過外部的空氣非常乾淨啊,只洗外面,切了就炒菜了,往往容易磣牙。

此外,除了包菜是這樣,大白菜也是如此,都是往外生長的,但後來人用繩子給包紮合攏在一起,最後才像一個包著的,其實裡面的泥土還是挺多的。

農村自家人種的,往往不會打農藥,大棚蔬菜的話,應該會打農藥的,至於農藥的殘留時間,肯定在它們被賣的時候,都沒有了,如果不放心,


這種生長環境中,就是不打農藥,也是會有灰塵泥土的啊


小幸福的萌萌雷


有一年我媽突然心血來潮在房子邊種了很多包心菜,聽她說是別人不要了,我們又剛好有空地,就把苗拔來全種在地裡,在這之前從沒種過這種菜,平時連吃都很少吃。

最先開始長勢很好,不用怎麼打理,也不用怎麼施肥,生長週期也短。我媽還在感嘆說,這個菜超級好種,以後要多種點。在大概剛吃了兩三餐後,發現葉子上有些不規則的洞,開始發現蟲子也沒怎麼放在心上,想到種了這麼多讓蟲吃掉些也沒有多大關係。因為那時候已經在陸陸續續的包心,不再適合打藥了。沒過幾天下了一場雨,再去看時外面的葉子全被蟲子吃掉了,只剩下硬的莖,光禿禿的,下面全是蟲子拉的排洩物,密密麻麻的。

我想說的是,包子菜真的很容易長蟲,蟲子繁殖的特別快,破壞力也特別強,我那時大概花了3天時間一棵棵的找蟲子,手指都變成綠色了,後面我媽再也沒種過這個菜,到現在我都能回憶那種讓人頭暈的氣味,我在外面也從來不買包心菜吃。


IT聯想磚家



無論是什麼蔬菜都需要進行徹底的清洗之後再食用,因為在種植蔬菜的過程中為了減少蟲害,肯定會或多或少的食用農藥,所以認真的清洗是很有必要的,包心菜也不例外。



清洗包心菜的方法

1、提前兩天購買包心菜,將包心菜放置於室溫下靜置,有條件的放在陽光下直射一天。因為農藥具有揮發性,靜置和高溫有利於農藥殘留物的揮發。這是蔬菜清洗的第一步。

2、清洗方法:

(1)去除外葉

包心菜的外葉最容易殘存農藥,因此在入水清洗錢一定要將外葉去除。

(2)去除莖部

包心菜的莖部也是農藥殘留的重要部位,應提前去除。

(3)流水清洗

將包心菜葉一片片剝落盆中,用流水清洗每一片菜葉。

(4)加淘米水浸泡

淘米水為鹼性水,能有效的溶解農藥殘留物,因此在流水清洗後再用淘米水浸泡可以更加徹底的去除農藥殘留。

喜歡的話請記得關注【一談 食代】我們與您一同傳承中華飲食文化


一談食代


吃包心菜要不要洗?我認為一定要洗!


俗話說“病從口入”,無論是什麼蔬菜,在吃之前都應該認真清洗一下,包心菜也不例外!


包菜裡面的葉子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基本有三種:一是農藥,二是大腸桿菌等細菌,三是雨水帶來的各類汙染物質。

正規蔬菜農藥會在1天到7天之內降解,包菜包心過程約有20天,按理說包菜開始包心前打的農藥應該已經完全降解。但是鑑於目前市場的狀況,還是洗一下安全。


大家都知道,大腸桿菌來自於未腐熟的農家肥或者人糞尿,有時會引起致命的腹瀉。當然,在烹飪的時候一般細菌都會被殺死。


另外,雨水帶來的有害物質,比如空氣中的粉塵也可能會滲入包菜菜心部分。因此,綜合起來說包菜裡面的葉子最好還是洗一下。


我的經驗是,食用捲心菜最好切開浸泡清洗,正確的洗滌辦法是:將捲心菜切開,放在清水中浸泡1一2小時,再用清水沖洗,以清除殘附的農藥。


此外,用淘米水洗菜效果也很不錯,建議在淘米水中浸泡10分鐘左右,再用清水沖洗。還有一種辦法是用清水沖洗至少3~6遍,然後泡入淡鹽水中再衝洗一遍。


題主說包心菜的菜心農藥最多,我認為這種觀點有點片面,種菜不打農藥是很容易產生蟲害。


經實驗證明,要除去附著在葉類蔬菜表面的殘留農藥,把它先進行2—3次溫水清洗,然後適當浸泡,再清洗,最後烹調,這樣其表面80%—90%的殘留農藥都可以清除,還不會破壞其營養成分。


綜上所述,我個人認為,洗菜雖然麻煩些,但相對於健康而言孰重孰輕?所以建議每天認真洗好每一種蔬菜!

我是花腰妹,喜歡和大家聊農事侃生活!


花腰妹


包心菜表雖然面看起來挺乾淨的,可是中間也是一樣的嗎?會不會有農藥殘留?用不用洗?

包心菜是一種容易蟲害的蔬菜,少不了施農藥。如果吃了帶有殘留農藥的蔬菜,我們都知道其危害。於是就有人說:包菜是由內包心向外生長的,所以農藥是噴不到中間的,只要剝去外面幾層葉子即可。也有的人說:包菜是由葉子一片一片向內包裹的,那麼中間的部分農藥殘留是最多的,還有一些蟲卵、雜質、細菌之類的,所以必須一葉葉清洗乾淨。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弄清楚包菜的生長方式,自然就知道要不要洗了。

包菜的生長過程,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剛開始生長的包菜葉子,是不會包起來的,而是分佈在葉柄上。看起來像蓮花,用專業詞講為“蓮座葉時期”。

第二階段:長到有十幾來片葉子時,另外長出來的新葉,不會向外裸露,而是緊緊包在一起。形成了球狀,這就叫做“結球葉階段”。



我們吃的的包菜就是下圖中,蓮花座裡的心。按理說包菜裡面是不用洗的。因為即使噴農藥,也是噴到外面而己,裡面是碰不到的。可是,個人認為要清洗乾淨,因為蟲子鑽過留下的小洞,農藥會隨之而滲入。雖說包菜在採摘一個星期前,禁止噴藥,但是鑑於目前市場現狀,還是要洗,吃著才安心。


包菜的清洗竅門

許多人都是切成絲再洗,這樣是不對的。因為會使包菜的維生素C,和其它營養成分流失過多。

這樣洗:先剝去外層幾片葉子,和切去莖柄,這是農藥殘留的主要地方。接著中間來一刀,剝散開葉子清洗。最好的話就是用淘米水洗,能有效消滅殘留的農藥,因為淘米水是鹼性的,而農藥是酸性的。

佘小廚(完)


佘小廚


吃包心菜當然是要洗的,但“中間農藥多”這種說法就很難讓人相信了。這種說法要是甚囂塵上甚至可能引起包心菜滯銷呢。

吃農產品之前都要仔細清洗,這我們都知道。無論打不打農藥,施不施化肥,我們都需要清洗農產品。清洗的目的:一、除去泥土、爛葉等不能吃的部分;二、儘量除去化肥、農藥等殘留物。所以,不管怎麼樣,都是要洗的。至於怎麼洗就看個人喜好了,我喜歡除掉外葉和莖後切兩半來洗。有些人喜歡把它切成絲或塊後再來洗,這樣做會使它流失很多營養。

包心菜其實是從內往外長的,它的心很少有可能會有雜質和汙染。小苗時候的包心菜就跟菠菜一樣是展開的葉子,到了後期,它的心葉就會包起來,然後越包越大。有時候,包菜會生病。一些細菌會侵襲它,它的心就會腐爛,但它的外表還是非常好的,如果一切開你就會發現它的心是爛的。還有一些蟲子會鑽到它的心內危害,這樣會使得它的心內組織受損,受損的組織就能引來微生物,這也可能造成菜心腐爛的現象,再者,蟲也會在菜心留下糞便等汙物。

農民打藥防治的一般都是外面的蟲子,菜心的蟲子一般防治不了,但也說不定農藥會順著蟲的蛀孔流進去造成更多殘留。但中間農藥多這種說法肯定是站不住腳的。


翦翳翎


關於《吃包心菜要不要洗?有人說中間農藥多是真的嗎?》的問題。

本人的看法是:一、中間農藥多的說法不實際。

就我們這裡而言,包心菜常稱包菜,(以下簡稱包菜)。包菜按季節和種類劃分為:冬包和春包兩種,冬包即是在當年秋種冬吃,春包是冬種要到次年的春吃。包菜一般在冬天裡很少生蟲,不需打藥,到了春季生蟲🐛多,要用農藥治蟲,但蟲是在表(外)層葉子上蠶食,噴藥也就噴在葉面上,包菜是從內往外長的,且包得很嚴密,雨水進不去,用於蔬菜的農藥安全期一般是3至10天,這裡所講的意思是農藥殘留是面葉的多,而不是中間多。

二、吃包菜要不要洗?答案是要洗的。雖然自種自給的包菜一般不打農藥,但也要清洗其他髒物才能放心吃。在市場買來的包菜要捨得把面葉去掉,把菜切開用清水洗幾遍,(有時間的話最好用水泡一個小時左右再洗淨瀝乾待炒)。

要說蔬菜不洗即炒的人確實是有的,那是某些飯店裡,據我所知,有些飯店做菜不洗菜(如豆角和青菜,鮮辣椒更屬,因鮮辣椒洗水切碎易變質)。因此,常有人議論飯店裡的食物不衛生。建議,出門在外沒辦法,在家儘量自己做,吃的放心。


平安2286


問題:吃包心菜要不要洗?有人說中間農藥多是真的嗎?

你好,我是衛龍,看到這個問題,我想題主肯定不是農村人,也不知道或者根本沒有見過包心菜是怎麼生長的了,所以才提出了這樣一個外行的問題來。



我先來說一說包心菜的生長吧。包心菜從出苗生長到長成收穫的生長過程中,是從內生長包心的。也就是說包心菜是從裡邊一片一片往外撐著長大的,外邊的葉子始終就長在外邊的。所以說,菜農要噴施農藥防治病蟲害,也只能噴灑在包心菜外邊的葉子上,裡邊的葉子是噴灑不上農藥的。而且噴灑農藥也是有一個時限和間隔期的,並不是像有些人說的那樣,三天兩頭就噴灑農藥的。



再來說一說包心菜要不要洗的問題。實際上包心菜從菜地收割、拉運的時候,就已經把外邊許多的葉子清除掉了,等到客戶買回家的時候,基本上就沒有了外邊的青葉子了。也就是說能接觸到農藥的部分,到不了客戶消費者手裡。因此在吃包心菜的時候,應該清洗,也就是用水沖洗一下就行了,是沒有必要過度清洗的。

以上是衛龍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