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膽囊炎能吃什麼食物啊?

蒲公英


膽囊炎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大多的膽囊炎都是伴有膽囊結石的存在,因為結石長期的磨損膽囊壁勢必就會炎症,如果當結石卡在膽囊管的位置,就會引起結石嵌頓,引發更嚴重的病情。

膽囊炎的患者在日常飲食中要注意三方面的問題:

1.避免進食膽汁過多分泌的食物。

2.避免進食可以刺激膽囊收縮的食物。

3.防止結石持續增大。

那麼,能夠引起以上三個問題的食物到底有哪些呢?

1.高脂肪食物:肥肉、油炸類食物都是含大量有脂肪的,這些食物進食後會刺激膽汁的分泌增加和膽囊的痙攣性收縮,因為膽汁的作用就是用來消化和促進脂肪物質的吸收,當大量的進食脂肪後,膽汁也會順勢相應增加。

2.高膽固醇食物:雞蛋蛋黃、動物內臟中含有較多的膽固醇,不但可以引起膽囊的收縮和膽汁的分泌,如果長期進食高膽固醇食物,就會造成結石持續增大,從而加重膽囊壁的炎症和感染情況。

3.長期飲酒:酒精是可以刺激膽管和胰管的收縮和痙攣的,有些膽囊炎的患者在飲酒後會突發腹部疼痛,這有可能是引起了急性膽囊炎和急性胰腺炎。

所以膽囊炎的患者應該避免進食高脂肪、高膽固醇、酒類等食物,多食用一些新鮮的蔬菜水果和養成一個良好的進食規律,是有助於預防膽囊炎症狀的發作的。

以上就是小克的觀點,歡迎各位提問和補充,關注小克,瞭解更多健康知識。


小克大夫


(2018年9月15日 曾醫生有問必答)

膽囊炎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發病率較高,可分為急性膽囊炎和慢性膽囊炎兩種類型,常與膽囊結石並存。膽囊炎發作時常表現為右上腹絞痛,疼痛可放射到右肩、肩甲和背部等處,同時伴有噁心、嘔吐、厭食、便秘、畏寒、發熱等症狀。

膽囊炎的發作與飲食密切相關, 不合理飲食會誘發炎症引起膽絞痛症狀。

膽囊炎急性發作期出現發熱、嘔吐、劇烈疼痛時,應採取禁食、靜脈補充營養、抗炎等治療,緩解期或無症狀時,應予低脂肪、高蛋白、高纖維素的飲食治療。

1、低脂肪飲食:高脂食物會促使膽汁大量分泌,引起膽囊強烈收縮,從而誘發膽囊炎症。如肥肉、豬油、油炸食品等高脂食物應避免攝入。此外,烹調應使用食物油,既能提供必需氨基酸,又利於膽汁排洩。

2、低膽固醇飲食:含膽固醇高的食物不僅促進膽汁分泌刺激膽囊收縮,過多的膽固醇還會沉積在膽囊中,形成膽囊結石,而膽囊結石長期磨損膽囊壁就會引起膽囊炎症的發生。因此,含高膽固醇的食物如動物內臟、蛋黃、鹹鴨蛋、松花蛋、魚籽、蟹黃等應儘量少吃。

3、高蛋白飲食:膽囊炎在靜止期,肝臟功能並未完全恢復,仍有不同程度的損害。高蛋白食物可以補償耗損,維持氮平衡,增強機體免疫力。這對修復肝細胞、恢復其正常功能非常有利。魚、蝦、瘦肉、雞肉、豆腐等都是油質高蛋白食物,可以多吃。

4、少吃甜食:糖攝入過量,會增加胰島素的分泌,加速膽固醇的積累,促使膽囊結石的發生。過多的糖還會自行轉化為脂肪,膽固醇和脂肪均能促進膽汁分泌刺激膽囊收縮。因此,巧克力、冰淇淋、奶茶等甜食應儘量少吃。

5、避免辛辣、酸性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喱、芥末等均可促進膽囊收縮,使膽道括約肌不能及時鬆弛,造成膽汁流出不暢,從而誘發膽囊炎急性發作;酸性食物如楊梅、葡萄、山楂、話梅、醋等可刺激十二指腸分泌膽囊收縮素,引起膽囊收縮而致膽絞痛發作。

6、高膳食纖維飲食:含膳食纖維高的食物如玉米、小米、甘薯、燕麥、蕎麥等,不僅可以促進膽汁排洩,還能防止便秘,減少結石形成,可多食用。此外,蘿蔔有利膽作用,且能幫助脂肪的消化吸收,也是膽囊炎患者應選擇的食物。

7、選擇新鮮蔬菜及水果:新鮮蔬菜及睡水果中富含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對內臟平滑肌有解痙鎮痛作用,對緩解膽囊管痙攣和膽結石引起的疼痛均具有良好效果。

此外,膽囊炎患者應儘量少用油煎、炸、炒等烹製方法,因為高溫油脂中含有丙烯醛等裂解產物,可誘發反射性的膽道痙攣,引起疼痛。宜採用煮、滷、蒸、燴、燉、燜等方式,這些方式不但用油少,對食物營養成分的破壞也比較小。食物溫度要適當,過冷過熱食物,都不利於膽汁排出。

★若本回答有幫助,請點贊支持!

胃腸肝膽外科曾醫生


膽囊炎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膽道疾病,一般多發於女性及肥胖者。急性膽囊炎一般表現為飽餐後上腹部或右上腹劇痛,發熱或黃疸為特徵。發病原因主要為細菌感染,慢性膽囊炎出現右上腹隱痛,主要病因為膽石症,膽汁淤積和膽固醇代謝失常。

飲食注意事項:

1.急性膽囊炎發作期間,除了適當補液外,應當禁食。病情好轉後開始流質,半流質,最後過渡到清淡飲食。可選用豆漿,米粥,藕粉,軟飯,清蒸魚,土豆,蔬菜和水果等。

2.從中醫角度看,膽囊炎溼熱者較多,因此一些刺激性的食物,酒類,蔥薑蒜等調味品,燒烤類食物儘量不要食用。

3.飲食要清淡,過多進食油脂高的食物後會出現右上腹疼痛。不要攝入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如魚子,蟹黃,動物內臟,肥肉等。

4.油類以植物性油為主,如橄欖油,玉米油,菜籽油,大豆油,亞麻籽油等。

5.主食選用複合碳水化合物為主的食物,如土豆,紅薯,南瓜,玉米,山藥等,儘量減少精緻米麵的攝入。

6.保證新鮮蔬菜和水果攝入,還有香菇,黑木耳等,吸附腸道內的膽汁酸,抑制腸內膽固醇的吸收,減輕炎症。

7.每日保證1500ml的水,防止結石的形成。

8.多攝入一些潤腸通便的食物,如香蕉,燕麥等,保證大便的通暢。

9.若體重超重或肥胖,應減少每日攝入量,逐步減輕體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