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何評價唐詩宋詞元曲之中的元曲?是否受追捧?

AivenTao


這跟元曲的形制以及朝代有關。


元曲的形制有兩種。一類是散曲,包括了小令、或者成組的小令以及帶套數的散曲構成。而元曲之中,恰恰是散曲最容易被流傳開來。比如馬致遠的《天淨沙》,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

《天淨沙》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潼關懷古》

蓋因為這部分小令散曲篇幅短小,容易傳唱,但這散曲在歷代文壇中都不大收到重視,所以鮮有人收集整理,所以散佚的作品非常之多。

第二類是雜劇,這類元曲篇幅非常長,通常都有四折一楔子。內容亦包括有,包括有歌舞、音樂、調笑、雜技。這種綜合性的東西。如此繁複浩大的工程,創造起來本非易事,自然而言數量也不多,據王國維統計,現存的院本名目僅有689種;元曲四大家的關漢卿一生也僅僅寫了六十本雜劇。

故此,元曲雖然被稱作“一代之文學”,但便於收納流傳的散曲卻因為不受重視未成被人整理成冊;頗受重視的雜劇其數量比及詩詞來說就遠遠不如了。


從朝代來講,在歷史上,很多正統文人是不大願意去認可的。比如《古文觀止》就沒有記錄元代哪怕一篇古文。

其次,從文體涵養來看,詩至詩經開始,便被孔子賦予極高的格調,在整個文學史上是屬於最正統的嫡傳,而宋詞雖然格調不高,但其源頭也是出自“樂府”,與詩號稱“同源而異流”;經過歷代更迭,其音樂性幾乎是喪失了,剩下的僅僅是文學性質上的內容,所以便於文人創作;然元曲不同,曲子這支的音樂性一直都得以保存,使得曲子已然還活躍在舞臺之上。



總而言之,從文學題材來看,便因為以上原因使得元曲不大受到歷代文人的追捧;但相反的,曲子因為它相對完整的傳承序列,使得它的活躍範圍更偏向於舞臺之上


無聊到巔峰


元曲起初流傳於民間,興於金,衰於明、清時期,是在金朝、元朝時期北方歌謠民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屬一種多元化文化產物,包羅萬象,匯聚漢、蒙、女真、契丹等多民族及外來文化的精粹,內容通俗,貼近生活。

繼唐詩、宋詞之後發展起來的元曲,在詩歌文化藝術方面有著獨特的魅力:

一、元曲在藝術表達方式上直接明瞭、意隨言行、通俗易懂,具有豪放爽朗、純樸自然的情懷,不同於詩、詞的婉轉含蓄與刻意,元曲盡在表現岀它的“俏皮”、“幽默”的靈氣。

二、元曲對在其社會和政治黑暗的一面給予大膽直接、尖銳巧妙的披露,從不同角度真實反應當時的社會風貌,這也是元曲所表達的"玩世不恭、詼諧”的特色之一。

元曲的文體包括散曲和雜劇,散曲分小令和套曲,雜劇是由套數組成、為舞臺而演出的曲文。散曲配樂演唱時,即是歌曲,離開音樂而吟誦時,即為詩歌。

格律方面,元曲比詩、詞更為嚴謹,每一曲牌的字數、句式、對仗、押韻等都有固定的格式和規律。相比較詩詞而言,元曲的表現手法更加多樣,疊韻、重字、設問、對偶、比喻等都可以使用,而且每一句最後一個字都有固定的聲調要求,尤其是韻腳,一韻到底,中間不能換韻。

如:小令《天淨沙•春》~元代白樸

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楊柳鞦韆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天淨沙~曲牌名,二十八個字,五句,要求句句壓韻。

中國近現代文人王國維在《宋元戲曲史》中說:元曲之佳處何在?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然而己矣。

後期,隨著南北文化的互相融合,經過文人學者在修辭和表現方式等方面的洗練,元曲的言詞愈發講究和華麗,逐漸步入含蓄典雅的階段,湧現出大量傑出名篇佳作,取得了更輝煌的成就,極大的豐富了傳統文學的內容和形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