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6 甲和乙到九鯉湖祈夢,仙人託夢乙:狀元在甲口中 結果呢?

莆田市仙遊縣九鯉湖是中國祈夢文化的發源地,相傳漢代何氏九仙在此煉丹成仙,乘騎湖中九條赤鯉昇天而去。九鯉湖祈夢習俗,始於唐代,興於宋代,鼎盛於明清。元代詩人盧琦有《遊九鯉湖》詩云:

“願借一枕通仙靈”。古往今來無數遊客來此尋夢。

甲和乙到九鯉湖祈夢,仙人託夢乙:狀元在甲口中 結果呢?

甲和乙到九鯉湖祈夢,仙人託夢乙:狀元在甲口中 結果呢?

甲和乙到九鯉湖祈夢,仙人託夢乙:狀元在甲口中 結果呢?

仙遊九鯉湖是中國祈夢文化發源地

話說宋代莆田學子黃公度(甲)、陳俊卿(乙)志趣相投,兩人自幼博覽群書,熟讀經史子集,通曉詩歌辭賦,都志在春闈折桂。赴京應試前,相約到九鯉湖祈夢,希望得到仙人的指點。

當夜,黃公度沒有做夢,陳俊卿很快入夢。夢中仙公笑著對陳俊卿說:“若問你功名,在他口中出。”陳俊卿不知“他”是何人?仙公張開左手掌,只見上書“黃公度”三字。欲再問時,卻醒過來。第二天,他急急找到黃公度,告知夢中之事。黃公度笑道:“我掌上有名,榜上有名啊!”陳俊卿說:“那我呢?”黃公度不假思索地說:“我狀元,你榜眼!”陳俊卿不服氣,黃公度隨口說:“那我狀元,你也狀元吧!”

甲和乙到九鯉湖祈夢,仙人託夢乙:狀元在甲口中 結果呢?

黃公度小時在涵江鰲山村登瀛閣讀書

黃公度(1109— 1156),字師憲,號知稼翁,福建路興化軍東里巷(今莆田城廂區英龍街)人,出身於書香門第,官宦世家,其八世祖是唐都御史黃滔,有“閩中文章始祖”之譽。其祖父、父親及兩位兄長曾同時中舉,聲名遠播。父親黃靜先中解元、再中進士,為人正直,為官清廉,對兒子影響極大。

黃公度小時,曾寄居在涵江鰲山村姑母家中,在附近登瀛閣讀書。登瀛閣東臨大海,四周蒼松翠柏交蔽,清幽宜人,公度頗得大自然靈氣,詩文自成一格。進京應試前,公度叔父夢見仙公說:“君家有此雙名玉,天下流傳第一名”。

紹興八年(1138),公度獲省元,因朝廷忙與金國交戰,特旨免於廷試,賜進士第一(狀元)。該科狀元黃公度、榜眼陳俊卿、榜尊林鄧(73歲)、榜幼龔茂良(18歲)都是興化(莆田)人,世稱“四異同科”,轟動京城。

發榜後,光祿寺擺宴,高宗親臨祝賀,對地處偏僻的興化軍人才如此眾多讚歎不已,問狀元和榜眼:“卿土何奇?”公度答道:“披錦黃雀美,通印子魚肥。”從興化特產上回答,表示資源奇特。而陳俊卿的回答內涵更深,他說:“地瘦栽松柏,家貧子讀書。” 高宗聽後,評說:“公度不如卿,卿乃狀元!”但該科已經發榜,所以俊卿還是榜眼。莆田人自豪稱黃公度、陳俊卿為該科雙狀元,應驗了九鯉湖祈夢仙公所言。後來,陳俊卿官至宰相(另文撰述)。

甲和乙到九鯉湖祈夢,仙人託夢乙:狀元在甲口中 結果呢?

甲和乙到九鯉湖祈夢,仙人託夢乙:狀元在甲口中 結果呢?

涵江區鰲山村“雁陣歸舟”,是莆田新二十四景之一

黃公度大魁天下時,高宗皇帝親書“登瀛閣”三字賜之,以示嘉獎。為謝皇恩,黃公度寫《御賜閣額》詩兩首:“傑閣侵霄漢,宸章煥壁奎。內庭頒寶宴,中使揭璇題。信誓山河固,龐恩雨露低。寒儒倚天祿,目斷五雲西。” “功掩蕭何第,名超崔氏堂。孤忠扶社稷,一德契穹蒼。金碧飛翬外,鸞虯結綺傍。落成紛賀燕,弱羽得高翔。”

黃公度狀元及第後,初授籤書平海(治今泉州)郡節度判官兼南外宗簿。當時有流民數百人自汀虔(汀州、贛州)下,守將疑為流寇,派兵抓捕,公度力辨其非,全部釋放他們,地方才賴以安定。公度的品德才華深受左宰相趙鼎的賞識,兩人時有詩詞唱和,結下文字之交。

甲和乙到九鯉湖祈夢,仙人託夢乙:狀元在甲口中 結果呢?

黃公度像

紹興十五年(1145年),黃公度調回京師,升任秘書省正字。時值秦檜擅權,對外主和、屈膝投降,對內打擊抗金將領和人士。秦檜欣賞公度的才氣,極力拉攏他,但公度秉性耿直,不願依附奸相。相反,公度與主戰派趙鼎往來密切,“貽書檯官,譏詆時政”,遭到秦檜忌恨。

不久,趙鼎被排擠出朝廷,秦檜暗中指使言官彈劾黃公度,將他罷職,主管台州(今浙江臨海)崇道觀。在赴任途中,黃公度題詩:“誰知不作多時別,依舊相逢滄海中。”有人以此向秦檜進讒,說是同情趙鼎。秦檜大怒,再次將黃公度貶任廣東肇慶府通判,兼攝南恩郡守。任職期間,他關心百姓疾苦,清理積案,免除苛捐雜稅,“增學廩,廣賢才”,“興學造士”,成績斐然。

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秦檜病死,朝廷再次起用黃公度,任左朝奉郎。有一天。高宗問公度:“你在肇慶久待,可知嶺南一帶有何弊政?”黃公度答:“民弊多矣。有的小縣十幾年不派官員治理,有的即使派來長官,不過一年半載就卸任,朝廷只好另派新官。這樣,地方疲於迎送,民受其害。”皇帝認為公度說得有理,忠君愛國,適合到吏部工作,當即下詔封吏部考功員外郎(正七品),兼攝金部。

甲和乙到九鯉湖祈夢,仙人託夢乙:狀元在甲口中 結果呢?

莆田涵江區鰲山村

甲和乙到九鯉湖祈夢,仙人託夢乙:狀元在甲口中 結果呢?

高宗皇帝御書“登瀛閣”

黃公度在吏部工作不到一年就病逝,年僅48歲。噩耗傳到嶺南,百姓痛哭流涕,“邦人像而祠之”。朝廷贈二品正奉大夫,葬於莆田楓蓮山。公度有五個兒子,都能秉承父志,成才立業。

黃公度工詞善文,深得“詞淺意深”之妙,代表作有《菩薩蠻》《卜算子》《浣溪沙》《一剪梅》《千秋歲》《眼兒媚》《朝中措》等。著有《漢書鐫誤》《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詞》一卷傳世。

(作者簡介:林琪翔,資深媒體人,高級編輯,北大文學碩士,頭條號“東南新華”,代表作《尋找南少林》《福建狀元的那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