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槓男神”蘇東坡的詩歌為什麼能流傳千古?又為什麼在官場上屢遭滑鐵盧?

須臾Jolin


問題:“斜槓男神”蘇東坡的詩歌為什麼能流傳千古?又為什麼在官場上屢遭滑鐵盧?

......

前言

回答這個問題前,首先要明白什麼是“斜槓男神”?

斜槓青年來源於英文Slash,出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撰寫的書籍《雙重職業》,指的是一群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例如@老街味道是: 不入流詩人/無名作家/中年職業經理人.......

一、斜槓男神 蘇東坡

蘇東坡被稱為男神級的“斜槓青年”,也有些道理,他和弟弟蘇轍少年得志,受到文壇盟主歐陽修的賞識,名震京師。

蘇軾的斜槓也不少:詩人: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人:辛棄疾並稱蘇辛/散文大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書法家:與黃庭堅、米芾 、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家:湖州竹派的代表/哲學家/美食家/養生專家/政治家....

蘇軾不是一般的斜槓青年,他的詩書畫散文書法等等都是一流水準,因此被題主封為男神也有道理。不過“男神”這兩個字一般是用來誇獎娛樂圈的演員、主持人們,似乎和東坡居士不太合拍。

二、為什麼蘇軾的詩歌能流傳千古?

1、以文為詩

蘇軾的詩現存約兩千七百餘首,他的詩內容廣闊風格多樣,沒有寫不來的東西,沒有寫不出的感情,

清初詩論家葉燮《原詩》評價道:

“蘇軾之詩,其境界皆開闢古今之所未有,天地萬物,嬉笑怒罵,無不鼓舞於筆端。”

趙翼《甌北詩話》說:

以文為詩,自昌黎始,至東坡益大放厥詞,別開生面,成一代之大觀。……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筆一枝,爽如哀梨,快為並剪,有必達之隱,無難顯之情,此所以繼李、杜後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處亦在此。”

2、詩化之詞

蘇軾填詞創豪放一派風格。他從小學習詩文,但一開始是不寫詞的, 詩文言志的本性,在蘇東坡一開始填詞的時候就影響到了他的作品,因此劉辰翁《辛稼軒詞序》說:

“詞至東坡,傾蕩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

陳師道說:“子瞻以詩為詞”李清照說的更有意思,說東坡詞是“句讀不羈之詩耳”

江神子 密州出獵(宋·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蘇軾的詩詞所以流傳千古,是因為既有文學藝術的魅力,也有偉大的人格魅力,因此王國維《文學小言》評價說:“

三代以下之詩人,無過莊子、淵明(陶潛)、子美(杜甫)、子瞻(蘇軾字子瞻)者。此四子者,若無文學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無高尚偉大之人格,而有高尚偉大之文章者,殆未之有也。”

三、為什麼在官場上屢遭滑鐵盧?

蘇軾幼年的時候曾經問他的母親:我長大之後若做範滂這樣人,您願不願意?”母親回答道:“你若能做範滂,難道我不能做範滂的母親嗎?”

蘇軾的政治生涯限於黨政,為他不願意站隊,在新黨得勢的時候,他敢於指出新黨王安石一派政策上的缺點,在舊黨司馬光一派得勢的時候,蘇軾又敢於為新黨辯護,因此被新舊兩黨所不容。雖然兩派一開始都想拉攏他,但是最終都站到了蘇軾的對立面。

蘇軾有一首小詩,《自題金山畫像》即是自嘲,也是寫實: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蘇東坡在官場上屢遭挫折和當時北宋黨爭有關。

1.熙寧年間,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變法。安石此人比較激進,與當時不少士大夫翻臉,甚至是此前好友。蘇軾反對部分新法,因此終神宗一朝均在外做官。蘇軾本人不拘小節,競寫詩暗諷新法,於是就有了著名的烏臺詩案。要知道北宋是一個文化開明的時代,可見蘇軾觸碰到了當局者政治神經。

2.神宗死後,高太后當局,舊黨重用,蘇軾有一度有過一段短暫的官場蜜月期,舊黨內部又有出現洛,蜀,塑黨黨爭,彼此爭鬥不休,蘇軾厭倦了朝堂上爭鬥,自乞放任杭州。1093年,高太后病逝,剛成年哲宗親政,哲宗因幼年時受高太后約束產生逆反心理,因此懷恨舊黨,重用當時新黨領袖章惇為相,章惇此人睚眥必報,此前與蘇軾是摯友,但因高太后時期蘇軾的弟弟蘇轍曾彈劾過他而與蘇軾決裂,之後把他流放到海南。

在文學上成就高和蘇軾本人以及遭遇有關

1.據說蘇軾出生時,當時蜀中的花,樹葉的凋零失色,這當然是後人虛構的。但蘇軾此人天賦很高,而且出生在書香門第,氛圍好,讀書勤奮,據說很小的時候就會作詩了,嘉佑2年,20出頭的他參加科舉就得了榜眼。

2.蘇軾屢遭貶謫,自然而然就會產生諸多感悟以及形成一種豪邁的心態,所以他的詩詞豪邁居多,貶謫期間,有更多的時間花在讀書和創作上,蘇軾文人好友眾多,相互往來減輕了官場上的失意,增加了文學上的切磋。





張真人說史


蘇東坡的詩詞,胸襟寬闊,文采飛揚。在當時還是婉約派為主時,無疑是別開生面,開豪放一派之先河。《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等無不贏得千古傳誦。

至於仕途多舛。一是和個人性格有關。蘇軾有多數文人的通病,骨子裡清高,多耿直少彎曲,以致多年處於流放排遣之列。

二是時代潮流。蘇軾入朝當官時,正直王安石變法。當時新黨和舊黨兩派鬥爭正是激烈之時。蘇軾不完全贊成王安石變法,也就變成了舊黨。在王安石當權時,自然不招待見。後雖舊黨得勢,又因“烏臺詩案”被貶謫流放,最遠流放到廣東、海南。



江上弄舟


縱觀整個中國文學史,蘇軾都是一個繞不開、與眾不同、特立獨行的傑出人物。

他一生博學多才,琴棋書畫,無所不通,無所不精,堪稱全才之人物。

他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位列宋代四大書法家之首,他又是一個美食家,有東坡肉、東坡肘子傳世。他是宋朝最偉大的文學家。他一生著作等身,在詩歌、散文等方面都頗有建樹。這也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的顯赫地位。他開北宋“豪放派”詞風之先河。詩詞、散文可謂才華橫溢、卓絕千古。總之,蘇軾在中國文學史上是出類拔萃的。

但是由於他個人主客觀方面的多重原因,他又是一個仕途坎坷的悲劇性人物。

他早年得志,金榜題名,可謂春風得意。步入仕途,由於他不善於官場的爾虞我詐,遇事不能靈活變通,自己又不能積極主動適應那個特定的時代,以至於他官場處處碰壁,遭受打擊和迫害。

他的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貶謫中度過的。仕途的失意,磨練了蘇軾的堅強意志,在磨難中,他越發堅強,他開始變得從容豁達,淡然處世,由此,歷史成就了一個偉大的蘇東坡。他的氣節,他的個人魅力,都讓後來的人們歎為觀止。然而,他最後潦倒終生的不幸命運,又不得不說是一大遺憾。

蘇軾給我們的人生啟示是:人活著,必須要有才華,這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根本。但是人僅僅有才華還不夠,還要有能力來把自己的才華施展出來,這才是真正有本事的人。這樣既實現了個人的人生價值,也為國家和人民做出了傑出貢獻。蘇軾是才有餘,而識不足。

簡言之,人活著,不僅要有高智商,還要有高情商和高逆商,三者缺一不可。


一抹書香伴君行


蘇東坡作為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全能型人才,如題主所說,蘇軾很多詩詞都流傳千古,不僅如此其文人畫也是首屈一指,書法更是上乘,其《黃州寒食帖》有天下第二行書的美譽;在文學上繼承韓愈歐陽修等人的“古文運動”,也是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而且他還是一個美食家。不僅如此中國第一家孤兒院、福利院都是由他開創的,可謂名聲滿深,流傳千年。

天賦和努力

他所寫的詩歌之所以能夠流傳千年不朽,一方面是自己的天賦才學,二方面也是自己用工學習,深受父親的育才和母親育人,在這方面的確對他影響很大。

灑脫和自然

在蘇軾之前,宋詞還是主要以唱曲作婉約為主,主要講愛情居多。蘇東坡也是受范仲淹等人影響,在作詞中的格式和風格不在拘泥於情,而是可以豪邁可以懷古可以在很多方面都有涉及。所以他的詩詞看起來會很自然,由心而發。這樣的詩詞宛如天然,何愁不流傳千古呢。

加上他自己樂觀的處事態度,讀他文章的時候能夠感受到有趣和積極,所以能夠影響到人的心態,肯定受到大眾的喜愛。

政治生涯的失意

蘇東坡當官當過最大的是禮部尚書,最出名的是翰林學士,蘇東坡也被稱為蘇翰林,那為什麼蘇軾一直都在被貶的路上呢?原因很簡單,其實都是他自己導致的。

一、太有才了

有才無非會導致兩個方面,一則自己過於狂妄,二則會遭人嫉妒。蘇軾的確比較狂,但他屬於狂放並不狂妄,難免不遭人嫉妒。由於他的才學的確太好了,連皇帝吃飯的時候都在讀他的文章和詩詞,所以蘇軾在朝廷的時候皇帝身邊的小人怕重用蘇軾,就拿蘇東坡的文字來誣告,這也就是有了“烏臺詩案”的發生;

蘇軾被貶之後呢,那些佞臣又害怕皇帝重新啟用蘇軾,又開始進讒言,蘇東坡也是一路再貶。最後貶到了海南,海南在當時可是蠻荒之地呀。所以呀,自己太有才被人眼紅加以陷害。

二、性格直爽

東坡的性格是非常直爽的,處事不夠圓滑,有什麼直接說什麼。不會拍馬屁的他自然在性格上得罪人,吃虧了蘇軾也不願意改變自己的想法。同樣,他也不願意參加任何的黨爭,卻也被黨派所誣陷。


王安石變法時他反對王安石變法的一些政策,但並不是全盤否定,於是被貶~

司馬光上臺時準備廢除王安石所有的變法政策,這時候蘇軾又站起來反對司馬光,兩處都有過得罪,所以基本上在誰當政的時候都不好受呀,就一直被貶被貶了~


結語:

蘇東坡是奇才,詩詞書畫文,樣樣精通;蘇東坡是好官,為民請命,建樹的大都是為民為國的。但才學上的耀眼和性格上的直爽的確遭人嫉妒陷害。還好,蘇軾豁達樂觀,所以呈現給我們的是一個有趣的靈魂,古往今來,這樣的人豈不讓人記住呢。


南窗問秋


如果能重來,我想問李白。並不是詩詞寫得好就是當官的料,李煜琴棋書畫造詣精湛,不也把祖宗傳下來的江山搞丟了嗎?


范特西1025


在官場裡一般正派人物都站不住站不穩腳,常常會被排擠出官場。蘇東坡就是很好的例子。在那個時代裡官場非常地黑暗,往往是塌方式地腐敗,正直的人會得罪很多人,很多人就會把他趕出官場。往往奸詐的人會得到重用,有才華又正直的人會被退用,因為正直的人不喜歡溜鬚拍馬走後門,說話直來直去,喜歡說真話,結果說真話是不行地!有人認為蘇東坡不會變通。你想想習慣了正直的人怎麼會同流合汙呢?根本不可能,人各有志。

蘇東坡,李白,杜甫等等這些人都比較正直,看不慣官場的黑暗和勾心鬥角和勾肩搭背,結果被流放民間,他們自稱為生不逢時不得志。


愛情有點甜150004367


北宋男神蘇東坡才氣太大,官場競爭失敗,屢屢遭貶,最後在海南島壽終。公認的大才子,詩歌,書畫等無人能及。兩個兒子也才華橫溢。流傳百世,他的詩充滿樂觀、情趣、豪放的性格,對苦難視而不見,倒是遊樂觀賞的遊記。還讓我們吃到了東坡肉。


魔方11902


簡單回答,詞能流傳千古是文才優秀,仕途不順是政治因素,才學與政治不是同一類東西,因此,自古才子詩人做官多不順。


大中華AAA


蘇東坡詩歌能流傳千古,自然是水平高。這種高度不是任何人都能豈及的,也不是我這個業餘詩歌愛好者所能評論的。

至於他官場失意,我認為最大的原因是他潛心文學創作,對官場不甚瞭解,也沒專心研究政治,也充分證明了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