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致敬第34個教師節|張衛國校長2018年教師節慶祝大會講話

西南大學訂閱號 2018年第209期 總第830

致敬第34个教师节|张卫国校长2018年教师节庆祝大会讲话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教師隊伍素質直接決定著大學辦學能力和水平。張衛國校長在西南大學第34個教師節慶祝大會上,向全體教職員工緻以節日的祝福,表示衷心的感謝和敬意。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正是依靠我們廣大教職工的愛崗敬業,辛勤耕耘,開拓創新,學校各項事業才得以長足發展。對於我們每一位教師來說,應該為人師表、敬業奉獻,正如今年的教師節主題:弘揚高尚師德,潛心立德樹人。

——講話原文如下——

致敬第34个教师节|张卫国校长2018年教师节庆祝大会讲话

第34個教師節慶祝大會上的講話

老師們、同志們、同學們:

秋風送爽,丹桂飄香。在這美好的金秋時節,我們迎來了第34個教師節。今天,我們在這裡,以簡樸的形式共同慶祝屬於我們自己的節日。在此,我謹代表學校黨委、行政向在座的各位老師致以節日的祝福,向辛勤工作在學校教學、科研、管理和服務一線的全體教職工表示衷心的感謝!向為黨的教育事業和學校的改革發展做出貢獻的離退休老同志表示親切的慰問!向受表彰的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致以熱烈的祝賀!向學校從事教育工作30年的教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2018年新入職的188位教職工表示熱烈的歡迎!

剛才,幾位教師和同學代表作了發言,講得很好,聽了以後深受感動。長期以來,正是依靠我們廣大教職工的愛崗敬業,辛勤耕耘,開拓創新,學校各項事業才得以長足發展。在今年6月發佈的2018年《中國高校進步與退步排行榜》白皮書中,學校在2017-2018年度中國大學進步排行榜中名列第14位,在“211工程”學校進步排行榜中名列第1位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教師隊伍素質直接決定著大學辦學能力和水平。近年來,學校紮實推進“聚賢工程”和“英才工程”,初步建成一支高職稱、高學歷、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學校現有教師隊伍規模、結構、素質能力基本滿足學校事業發展需要。在我們身邊也湧現出全國教書育人楷模黃希庭教授、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李加納教授領銜的“油菜教師團隊”,這樣一批師德高尚、潛心教書育人業績突出的教師和教師團隊,為廣大教師樹立了榜樣。

當前,面對國家發展、民族復興的迫切需求,面對時代變革、未來發展帶來的巨大挑戰,面對知識獲取和傳授方式的革命性變化,面對學校落實巡視整改任務、深化綜合改革的艱鉅任務,更加需要全校教職工鼓足幹勁,攻堅克難,勠力同心。特別是今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了《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建設一支高素質創新型的教師隊伍;教育部召開了全國本科教育工作會議,陳寶生部長強調教師要回歸本分,熱愛教學、傾心教學、研究教學,潛心教書育人。對於學校來說,學校將深入貫徹落實文件精神,切實把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擺在首要位置,全面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不斷深化人事制度和薪酬制度改革,健全教師考核評價機制,探索實施“含弘特崗工程”和“四青”人才計劃,大力引育學科領軍人才和青年學術英才,努力構建教師隊伍人人各展其才、才盡其用的良好局面。對於我們每一位教師來說,應該為人師表、敬業奉獻,正如今年的教師節主題:

弘揚高尚師德,潛心立德樹人。

今天,藉此機會,我想提幾點希望,與大家共勉

一、加強師德修養,做行為世範的“良師”

教師的職業特性決定了教師必須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合格的教師首先應該是道德上的合格者。教師要明大德,嚴公德,守私德。大德是個人對黨、國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我們的教育是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明大德,就是要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一,堅持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堅持學術自由和學術規範相統一,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範踐行者,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轉化為辦好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自信。公德是公眾之德、工作之德,體現在教書育人活動中,就是“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高校教師不管名氣多大、榮譽多高,老師是第一身份,教書是第一工作,上課是第一責任。但不得不說,我們當前也有一些不太好的個別現象,少數老師站在講臺上,不僅不弘揚主旋律,反而宣傳一些消極的思想和言論,這就是缺失公德的表現,對學生、對自己、對學校,都是一種負面的影響。我們講要守公德,就是要有規矩意識,有責任意識,有擔當精神。私德不立,公德難樹。教師要守私德,涵養操守、端正品行,嚴以修身。《論語》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教師對學生不僅是言傳,更是身教,只有以德立身、以身作則,學生方能以師為鏡。

二、致力教學科研,做學識淵博的名師

大學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才,大學教師的基本工作是育人和治學。紮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度、科學的教學方法是老師“授業解惑”的基本素質。我們常講,教師要有“一桶水”,方能給學生“一碗水”。當今世界,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持續向縱深發展,給高等教育帶來更多機遇也帶來更多挑戰,對高校教師綜合業務素質提出了更多、更高、更嚴的要求。廣大教師要積極面對挑戰,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既努力提升自身學識能力,又要學會創造性地應用知識、解決問題,時刻保有理論、知識、技能的源頭活水。要做熱愛學習、善於學習、終身學習的楷模,如飢似渴地學習新知識、新科學、新技能,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鍛鍊育人本領,打牢育人基礎。有紮實而淵博的學識是成為好教師的基礎,學生可以理解老師的嚴厲、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諒老師的不學無術。做好教書育人工作,需要深厚的學術功底。學術研究是嚴謹而艱苦的工作,來不得半點虛假和浮躁,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要老老實實的做學問,嚴守學術道德與規範,希望廣大教師把崇尚學術作為人生的情懷和追求,沉心靜氣,不浮不躁,不斷加強學術修養,不斷提升學術境界和水平,在創新上多做文章,攻下大課題,拿出大成果。

三、潛心立德樹人,做學生愛戴的恩師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大學是立德樹人、培養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學習知識、增長才幹、放飛夢想的地方。青年人在大學裡學什麼、能學到什麼、學得怎麼樣,同教師密切相關。教師所從事的工作是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古人說:“師者,人之模範也。”在學生眼裡,老師是“吐辭為經、舉足為法”,一言一行都給學生以極大影響。教育是“仁而愛人”的事業,需要教師源源不斷、持之以恆的付出和奉獻。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心的人不可能成為好老師;沒有愛心的老師,不可能教出關愛他人、感恩社會、奉獻祖國的學生。廣大教師要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積極探索創新教育教學方法,做到以高尚的師德影響學生、以仁愛的情懷薰陶學生、以淵博的學識培育學生,真正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關心關愛每一名學生的成長進步,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做學生敬仰愛戴的“德高”之師、品行之師。

老師們、同志們:

揚帆新時代,逐夢新航程,實現新作為。讓我們弘揚高尚師德,潛心立德樹人,甩開膀子好好幹,把對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落實到立德樹人的具體實踐中,體現在推動學校“雙一流”建設和建設一流本科教育的實際行動上,為學校事業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最後,祝願全校教職工節日快樂,身體健康,工作順利,闔家幸福!

謝謝大家。

張衛國

2018年9月10日

· 青春縉雲網絡文化工作室 · 出品

版式設計 | 歐陽承希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 ◆ ◆ ◆ ◆

致敬第34个教师节|张卫国校长2018年教师节庆祝大会讲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