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李淳風的墓都被挖爛了,旁邊袁天罡的墓卻無人能盜,這是為什麼呢?

lxvvx


袁天罡和李淳風在中國歷史上名氣非常大,傳說中的《推背圖》便是他們兩個人一起寫的,非常的神奇,這本書預言了兩千年的歷史,被稱為千古第一奇書,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中寫的很多東西都預言成真。

很多人說兩人是好友,實際上這二人年齡相差很多的,兩人是否真的是好友或者是師徒,至今為止人們都在爭論,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他們二人的墓地倒是離的不遠。要嚴格的算起來,連一公里都不到,可是兩個人墓地的下場卻截然不同,李淳風的墓被盜了個乾淨,袁天罡的墓千百年來都安然無恙。

其實像他們這種人,墓地被盜很正常的,人們都想知道他們的墓地裡陪葬了什麼,會不會有什麼神書或者是他們自己所寫的東西,能學個一招半式就非常了不起了。所以肯定會有人盯上他們的墓地,兩人將墓選在了一個地方,看樣子該地肯定是風水寶地。

有趣的是,袁天罡下葬後不久,他的墓地所在地便駐紮了軍隊,因為地理位置的緣故,歷朝歷代都會把此處化為軍營,試問一下誰敢在軍營裡盜墓?中國歷史上無論是哪朝哪代,盜墓只要被捉到絕對是重罪。沒人敢去太歲頭上動土,因此袁天罡墓保存完好很正常。

可惜李淳風的墓,千百年來被盜的是千瘡百孔,你認為袁天罡的墓之所以會這樣,是他自己算好了一切還是正好碰巧了呢?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說到玄學大家要麼覺得非常深奧,要麼直接認為是騙人的把戲,但是玄學從未離開過我們的生活,袁天罡和李淳風在中國歷史上玄學大師的排名上絕對能排入前十。

說到袁天罡和李淳風就不得不提他們二人合著的《推背圖》,在歷史上《推背圖》被稱為奇書更是一本預言之書,相傳李淳風夜觀天象突然觀測出武后即將代唐而立,於是一時興起開始不斷推演,直接推算出了唐朝以後兩千餘年的國運興衰,直到袁天罡推他後背說到“天機不可洩露”李淳風的推演才中斷,《推背圖》也由此而得名。

《推背圖》全書共有六十幅圖像,每幅圖像下面都有讖語和“頌曰”律詩,預測的是唐朝以後重大的歷史事件,比如“靖康之變”,以及李自成的闖軍滅亡明朝,《推背圖》太過玄妙確實讓人無法相信。

在《新唐書》和《舊唐書》中都曾記載袁天罡曾為武則天看相的故事,當袁天罡看到還在襁褓之中的武則天當即斷言:“龍瞳鳳頸,極貴驗也;若為女,當作天子。”。

其實折中情況歷史上很常見,但凡成為九五至尊的人都會給自己的出生找一些神奇的說法,目的就是告訴大家,“我天生不凡,我的皇位是上天賜給我的,你們認命吧。”,細想起來不過是維護統治的一種手段而已。

而李淳風和袁天罡所擅長的“星象學”或者可以稱之為早期的天文學,在古代一些被傳的神乎其神的人都有這種技能,比如諸葛亮,劉伯溫等人。

二人在這個領域確實比較有造詣,李淳風是世界上第一個給風定級的人,在古代這種人可以通過天象觀察到一些自然現在,對於當時的人來說確實比較神奇,所以越傳越神,有時候也成為了統治階級利用的工具。

網上很早就流傳了李淳風墓和袁天罡墓相隔百米但是“一個被盜,一個完好無損”,並傳的神乎其神。

實際上袁天罡死後葬在四川的邛崍白鶴山,而李淳風死後葬在在岐山縣天柱山下兩座墓地相隔很遠。而且袁天罡的墓地也早已殘破不堪,只是遺蹟尚存。很多網文為了吸引人,經常會用一些誇張的標題,讀者還是應該學會分辨。


一點點歷史


袁天罡和其弟子李淳風都是中國著名的風水大師,兩人一同創作的推背圖堪破天機,千百年來為人崇拜。那麼,風水大師給自己選墓地會選在哪裡呢?很多人都會非常好奇。其實縱觀全國,號稱是李、袁二人的墓地的旅遊景點數不勝數。

諸多史料證實,袁天罡是四川人。太平廣記之中記載著,袁天罡預料到自己的死期,並且死在了四川閬中。所以很多歷史學家都覺得袁天罡葬在四川的概率是比較高的,但是具體葬在何處呢?

在四川閬中,袁、李二人的墓地已經成為了當地著名的旅遊景點,可見眾人對袁天罡葬回故鄉的說法是比較認可的。但是李淳風的墓地並未像題中所說的被盜得非常嚴重,據當地人的說法。李淳風以山為墓,墓中諸多機關,所以一直沒有盜墓賊能成功進入墓室。

還有一種說法,李淳風的墓地在陝西岐山縣,兩地相隔非常遠。岐山縣的李氏家族一致認為自己是李淳風的後人,岐山縣誌之中還專門為李淳風立傳以宣揚他的賢德。在1962年,當地發現了乾隆時期的石碑,上面詳細記載了李氏家族的族內情況,其中就有李淳風是他們先祖的佐證。當地居民至今還在口口相傳李淳風和他母親親的軼事,李淳風文化已經深深烙印在當地李氏家族心中。

明嘉靖年間,李淳風的岐山墓附近就修建了大祠堂,後人還為他修建了紀念碑,在當地人的保護之下,李淳風墓尚且完整。當地的李氏家族,每個月初一、十五還要在哪裡舉行祭祀,清明節的廟會更是盛大。唐書之中記載,李淳風祖籍就在陝西岐山,回到家中安葬的可能性也是比較大的。

這兩處李淳風墓都沒有被盜,而全國範圍內其他的李淳風墓呢?西安府志之中記載著周至東郊二里有淳風墓;河南府志寫著李淳風額墓地在新安縣;畿輔通志認為李淳風的墓地在涿州;周至縣志確切記載了李淳風墓在當地的位置……

如此多的李淳風陵墓,定是有後人牽強附會建造起來的。這些陵墓到底有沒有被盜過,暫時沒有資料作證,只有周至縣的李淳風墓是在特殊時期銷燬。後人為了紀念這座墓,還將陵墓所在地改名為淳風嶺。至於袁天罡的墓,也是全國各地到處都有,除了閬中還有長安袁天罡墓、咸陽袁天罡墓……很多人說袁天罡是選在了軍營駐紮處所以才保存完好的,說的到底是哪個袁天罡墓呢?很明顯也是後人胡謅出來的一個謠言罷了。


木劍溫不勝


袁天罡李淳風 ,成了一直流傳至今的神話,一部【推背圖】,將二位大師推向神壇,千古敬仰。

袁天罡是諸葛亮的十九代嫡孫,諸葛亮知道一生跟隨劉備,雖小有成就,終不能改天換地,最後還是曇花一現。諸葛亮與原配黃氏牽手至老,並未納妾,去東吳弔孝,被小喬的美豔和憂傷打動,與小喬發生了一夜情,天道酬亮,小喬居然受孕,為諸葛亮產下一子。周瑜死前痛苦地說【既生瑜何生亮】,就是埋怨小喬,既生了瑜的孩子,為何又生亮的孩子。其實周瑜是希望小喬做人流,不生諸葛亮的孩子,只是死者千般慮,生者無所謂。小喬赤壁送子,諸葛亮不忍他們母子分離,派馬謖保護他們母子去茅廬隱居。後來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就是馬謖沒為諸葛亮保守秘密。

諸葛亮為了後人安全,把和小喬所生兒子改姓袁,名袁承諸。諸葛亮小時候就隨母姓,叫袁亮,十二歲才改諸葛亮,袁承諸深得諸葛亮真傳,比其父有過之而無不及,神機妙算,天下無雙。袁承諸就是袁天罡先祖。袁天罡墓無人敢盜,他祖宗諸葛亮墓誰又敢盜?所以袁天罡墓葬的安全,是祖傳秘方。而李淳風學藝伍子胥的後人伍媚娘,李淳風的名子就是伍媚娘所起,很多人誤解為女性,伍子胥被掘墓鞭屍,伍媚娘墓被盜稀爛,所以李淳風墓被盜也在情理之中,是師門遺傳。


白這個顏色


袁天罡是唐代成都人,青年時代起即遊學於長安和中原各地。

在洛陽時,他和杜淹、王硅、章挺結識,有天夜裡,四人同宿一旅,杜、王、章一起請袁為各人相卜前程。

袁天罡對杜淹說:“您將是蘭臺學士,學問博學而全面,以後會以文章揚名天下。”

接著給王硅相面,說:不過10年時間,你將官至五品。

最後他對章挺說道:“看您面相似虎,當為武職。”

半年後,杜淹以侍御史入天策學士;王硅任太子中允,在太子東宮府任職;章挺因保護過太子,被任為左衛率。

三人前程竟被其一一驗中,從此相名遠播。

袁天罡最神秘的故事是為還是幼年的武則天相面,預言其為帝王。

這一年,袁天罡從成都出發到長安,途經利州,利州都督武士護因久聞袁之大名,遂密邀其到私宅,為一家人相看前景。

武士護最關心夫人能否再生貴子,於是請袁天罡先給夫人相面。

袁天罡說:“夫人骨相非凡,將來必生貴子。`,

又請相前妻生的兩個兒子,袁天罡說兩位公子將來會位至三品,作為不大,只能保家護業。

再相武家小女兒。也就是後來的韓國夫人,袁天罡答“此女相貴,當嫁王侯,但不利夫”。

說得武士護一家人似信非信,喜憂參半。

最後,武士護讓奶媽袍來一個剛滿一歲的幼兒給袁天罡看。

只見那小兒身穿男裝(因為武士護想讓夫人再生一男孩,所以為此女一直穿男嬰服),聰慧逼人。

袁天罡看著這個孩童,久不發聲,然後請將小兒放於地下走動幾步。說:公子神采過人,要說前程,恐遠非常人可及。

半響之後袁天罡這樣沉吟道。

看著武士護關注地看著自己,袁天罡繼續說道:“此兒龍瞳鳳頸,日角龍顏,極貴之相也。此兒若是女身,則將來必為天子!”

“真可能嗎”武士護急忙問道。

“在下不肖,稱星相家。有機會看到這樣的貴人,實是三生有幸!”

袁天罡並沒有正面回答武士護的疑問。

但歷史神秘地實現了袁天罡的所有預言。

袁天罡的一個小故事,拿來分享而已,博君一笑。歡迎大家關注。


夜賞紅樓


唐朝初期有兩個有名的風水大師——袁天罡和李淳風,據說袁天罡是李淳風的師傅,二人曾經為唐太宗李世民推測過未來千年朝代的更替,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讖書《推背圖》。



為什麼書的名字叫推背圖呢?原來李世民把二人請到宮裡,通過做“說服”工作,袁天罡冒著“洩露天機”之罪,為李世民推測大唐以後的歷史走向,誰知他一時興起,推算起來沒完沒了,一直推到了中華民國時期,眼看天要亮了,李淳風推了他一把說:“天機不可再洩,還是回去休息吧。”於是二人把書的名字叫做《推背圖》。

武則天當政時,曾命二人為她選擇墓地,武則天為了考驗二人的堪輿能力,派二人分別去找風水寶地。

話說袁天罡走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經過七七四十九天天的跋涉,終於發現了一處“龍興鳳翔”的寶地,於是他趕緊從口袋摸出一枚銅錢,埋在了寶地的“龍眼”的地方,高高興興回宮交差去了。

再說李淳風是和師傅袁天罡同一天相背出發的。李淳風經過九九八十一天的尋找,也找到了一塊寶地,“山明水秀,鳥語花香,祥雲繚繞”,李淳風也在寶地“鳳眼”部位紮下了一枚金簪,把這個地方偽裝了一下,也回宮覆命去了。



▲袁天罡

我們都知道武則天是個陰險狡詐的女皇,她在袁、李二人出發後,又派了宮裡的捕快偷偷跟蹤二人,捕快等二人弄好記號回宮後,偷偷察看,發現李淳風的金簪正紮在袁天罡的銅錢眼裡。捕快驚詫不已。

這說明二人眼光相當一致,可見功力難分伯仲。二人所選的地方就是後來武則天和李治合葬的地方——乾陵。乾陵位於陝西咸陽市乾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乾陵歷經千年風雨和朝代的更替,到現在雖經過無數盜墓賊的破壞,但始終找不到墓口,所以“傷筋不動骨”,得以保存完整到現在,武則天和李治長眠於地下,也算是袁天罡和李淳風的功勞吧。

二人雖然為武則天夫婦找到了風水寶地,但是不幸的是袁天罡和李淳風的陵墓卻沒那麼幸運。

李淳風(602~670)是岐州雍縣人(今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他曾經和袁天罡同朝為官,古人都有葉落歸根的情結,這是人之常情。李淳風在69歲時,突然在任上逝世,史書上稱之為“溘逝”,唐高宗李治命人協助李淳風之子護棺安葬在了他的家鄉。

李淳風的陵墓就在陝西寶雞市岐山縣城東北約六華里之處的鳳鳴鎮李家道村,緊靠大墓一路之隔便是李淳風祠堂。



《文獻通考》中也有對李墓的記載,雲:"唐雍縣有天柱山,墓在天柱山之東。"天柱山在今岐山縣城北十里,一峰如柱,故曰天柱。李墓恰在其東南三、四里處。

李淳風墳墓保護完好,並沒有像題主所言——李淳風墓挖爛了。

那麼,袁天罡之墓又在哪裡呢?袁天罡是四川成都人,據史料記載:

袁天罡隋時為資官令,唐武德年間為蜀郡火井縣縣令。貞觀六年,唐太宗聽聞其名聲,詔入朝收納為智囊。貞觀八年(634年),在其請求下,唐太宗復任他為火井縣縣令,以讓他返回家鄉,同年袁天綱卒亡。

袁天罡的陵墓在四川邛崍(qiong lai)白鶴山上。袁天罡的墓讓盜墓賊多次光顧,現在面目已非,幾乎找不到遺址了。

綜上所述,題主所言袁天罡和李淳風的墓離得不遠純屬無稽之談,一個在四川,一個在陝西,請問很近嗎?

所有答袁天罡的墓和李淳風離得很近,並且說,二人都選擇死後埋葬在長安縣,又云,袁天罡的墓剛好劃在了軍事區,而李淳風的劃在了圈外,所以,袁墓盜墓賊不敢光顧,而李墓卻被盜挖的稀爛,試問兩座墓假如離幾百米的距離,和在一起有實質上的區別嗎?

我查了一下資料,宋朝以後朝代沒有把長安縣劃為軍事區。再者說了,歷史上長安縣有李淳風和袁天罡的陵墓嗎?(有這個地方的朋友請留言告知,謝謝。)流言止於智者。




秉燭讀春秋


說到唐朝的奇聞異士,當然要數袁天罡和李淳風兩位了。他們兩個人都是著名的神機妙算之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以和姜太公相提並論。兩人都在唐太宗時期當官。袁天罡是國師,李淳風是太史令。

兩個人最著名的作品就是《推背圖》了,這本書一直影響著後代,所以備受推崇。裡面預言的事情基本上都真的發生了,例如預言的武則天。



武則天剛出生不久,有一天,袁天罡剛好經過武則天家門口,碰到了武則天的母親,而武則天的母親知道袁天罡算命很準,所以便請求袁天罡給武則天看一下相,當袁天罡看到武則天第一眼的時候,並不知道他是男是女,便說如果這是位女孩,他日必定是天子。果不其然,武則天成為了我朝的第一位女皇帝。


另一個事件就是唐太宗和武則天的墓地的選擇了。當初兩個人選擇了同一個地址,袁天罡用一枚銅幣做了位置的標誌,而李淳風用一根樹叉做了標誌,可是第二天李淳風的樹杈竟然鑲嵌在了袁天罡的銅幣裡面,這才有了後來的武則天和唐太宗合葬的墓。

袁天罡一心修道,不問世事,而李淳風忙於民間俗事。當初兩個人幾乎同時為自己選擇了墓地,兩個人的墓地也僅有百米之遠,可是李淳風卻先走了一步。當初袁天罡去看望他時,李淳風卻對他說,我這一生得罪了不少人。我的墓怕是保不住了,你這一生安心修行,你的墓必然會保護的很好。果不其然,幾千年來,李淳風的墓早已被洗劫一空,袁天罡的墓千百年來,屬於軍事陣地,受到了國家軍隊的保護。盜墓賊不敢冒著進入軍事陣地的風險去盜墓,要知道盜墓者一但被抓到,這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盜墓者被抓到都是要被重罰的。所以袁天罡的墓至今無人敢動,也正好印證了李淳風的預言。




蛟潭小郡主


據傳 李淳風是袁天罡的唯一傳人,也可以說袁天罡是李淳風的師父。二人名氣之大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甚至連當時的皇家的特別推崇,最出名的就是《推背圖》了,此書可稱得上是奇書了,竟能推演出2000年後的重要事件,還一一應驗,據傳《推背圖》最後幾頁事件還沒有發生,不知後人中可否有奇人能夠破解。如能破解那絕對是利國利民的大事。

相傳,武則天曾讓二人為她尋找殯天后的風水寶地,二人相背出發最後竟尋得同一地點,一人用銅錢標記,一人用金髻標記。可見二人堪輿出神入化。

那麼問題來了,二人堪輿功力這麼逆天,為何後世一人陵墓被盜,一人陵墓至今安然無恙。

風水,玄學,八卦這些玄而又玄古老技能,但凡有心者都可掌握,特別是風水,堪輿,中國人特別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對身後事特別的看重,所以墓葬的選擇都是大山大川,長流活水,龍氣升騰,鳳舞九天的吉祥之地,而中國盜墓從商朝便出現了,經過幾千年的發展,能人輩出,分金探穴手到勤來,李淳風袁天罡都是堪輿風水的大家,墓葬肯定是風水吉祥之地,被發現被盜那是自然的。至於袁天罡的墓葬為什麼至今沒有沒盜?因為袁天罡的墓葬處於一個兵家必爭之地,每朝每代都有重兵駐紮,沒有哪個盜墓者敢去駐紮重兵的兵營盜墓吧。

當然這都是傳說,都是迷信。拿《推背圖》來說,為什麼叫推背圖,據說是因為唐太宗讓袁天罡李淳風二人推演未來,袁天罡推演過程中竟一發不可收拾,推演到了唐朝2000年以後,而且天都亮了都沒停下的意思,李淳風覺得天機洩露的太多便輕輕的推了袁天罡後背一把,袁天罡才清醒過來。另一說,由於受唐太宗之命,二人覺得此乃洩露天機的大事,恐怕要折損陽壽,但君命不可違,於是李淳風在後,雙手推在袁天罡的後背,以二人之力共同推演,所以此書名為《推背圖》

袁天罡李淳風堪輿的本事恆古未有,更有《推背圖》甚至能推演到唐朝2000年之後,二人更是風水大家,對身後墓葬之事,一定看的更重,怎麼會算不到自己的墓葬會被盜?所以我認為二人的墓葬至今都沒有被盜




嫌事不大女士


李淳風和袁天罡在很多時候都是同時出現的,比如兩人合作的預言書《推背圖》,比如兩人為武則天和李治選擇的乾陵墓址,比如兩人去世後的墓地緊挨著,而李淳風的墓被挖爛了,而旁邊的袁天罡墓卻千百年來無人能盜,可謂神乎其神了。


當然《推背圖》或許真是兩人合作,這裡暫且不提,其餘兩個都經不起推敲,兩人為武則天選墓址這件事是不存在的,不過兩人倒真是都和武則天之間有故事,袁天罡曾給幼兒時期的武則天看過面相,知道她是大貴之人,而李淳風曾在貞觀年間推測出“唐三代後,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預言,併成功說服李世民不要濫殺無辜,所以救下了武則天的命(這件事或許是武則天炮製的)。

說兩個人的墓緊挨著就更是無稽之談了,網上流傳著的段子是:李淳風快死的時候,推算出自己的墓無論選在什麼地方都會被盜墓賊一遍遍光顧,而袁天罡的墓無論選在什麼地方都無人敢盜。彌留之際的李淳風恨恨的和袁天罡說了這件事,但是袁天罡自己卻什麼都算不出來,所以並沒有弄明白其中的意思……等等。


實在是好笑的很,要知道李淳風是大唐時期的天文學家和數學家,在670年才去世,而袁天罡則是風水師、道士、星象學家,在635年已去世。也就是說袁天罡死了之後又過了35年李淳風才去世。而且兩人的墓也並沒有緊挨在一起,網上所謂的袁天罡墓正好有軍隊駐紮,所以完好無損,而百米開外的李淳風墓獨自在風中凌亂,被盜了數次,離譜的沒邊了。

實際上,無論是袁天罡還是李淳風,在很多地方都有他們的墓,可能這就是名人效應吧。比較靠譜的說法是:袁天罡的墓在四川閬中,而李淳風的墓在陝西岐山。


袁天罡是632年才開始在李世民身邊做事,635年,袁天罡預感到了些不好的事情,於是請求回到家鄉,李世民讓他做了火井縣令,剛走的時候他對高士廉說夏天四月恐怕他的壽命就到頭了,果然在四月他死在了火井縣令任上,死後葬在邛崍白鶴山,白鶴山原本就有一座袁天罡生活過的天宮院。

明英宗時期,有人在白鶴山發現了袁天罡墓,之後,天宮院和袁天罡墓都得到重建,但後來還是破敗起來,而且,袁天罡的墓已經被盜墓賊光顧了,只是袁天罡的名氣比較大,所以墓地總會不定期的被修繕一下,後來在旁邊還加上了一個小祠堂。


再來看看李淳風,李淳風生於602年,18歲開始跟著李世民,當時的大唐剛剛建立,李世民馬不停蹄的平定天下,後來李世民登基後,李淳風進入太史局上班,之後再也沒有挪窩。李淳風,李淳風,他的名字暗合了他的成就,他對風的預測和研究很精深,併成為第一個給風定級的人。670年,李淳風在安靜祥和中離開了人世,時年69歲,死後葬在陝西省岐山縣鳳鳴鎮李家道村的天柱山(唐朝雍縣天柱山)。李淳風的墓一直保存的很好,並沒有被盜墓賊光顧。

所以,所謂“李淳風墓被挖爛了而旁邊的袁天罡之墓卻無人能盜”的說法是錯誤的,其一,兩人的墓並不在一處;其二,李淳風墓保存完好而袁天罡墓已經被盜了。


尚宮女史


相傳,袁天罡和李淳風給武則天尋得墓地之後,便開始給自己尋找風水寶地,希望死後不被世人打擾。說來也巧,兩人尋找的墓地竟然相隔百米,回到家中,李淳風給自己卜卦,卦象表明,自己無論葬在哪裡都會遭受盜墓賊的挖掘。

(袁天罡和李淳風)

為此李淳風悶悶不樂,然後開始給袁天罡卜卦,結果給袁天罡的卦象顯示是大吉,無論在哪都不會被盜。這下李淳風更是鬱悶,想想自己的墓地和袁天罡的墓地也只是幾步之遙,憂心忡忡,竟一病不起,袁天罡聽聞之後前來探望。

李淳風說:“還是你命好!”

袁天罡不解,反問:“此話怎講?”

李淳風:“你的墓地千年內無人敢盜,而我的墓地卻不得安寧,我還是不如你啊!”

還沒等袁天罡問清楚李淳風就駕鶴西去了。

袁天罡一頭霧水,回家之後立馬給自己卜卦,看看是否真如李淳風所說,然而奇怪的是無論怎麼卜卦都顯示不出結果,是好是壞也不知曉,無奈之下袁天罡只好作罷。

果不其然,正如李淳風所說。

李淳風死去兩百多年後,戰火紛飛,盜墓賊趁戰亂獲取錢財,而李淳風的墓地自然逃不過被盜掘,相反在不遠處的袁天罡墓地卻完好無損,這又是為何?

袁天罡的墓地之所以無人敢盜,主要是因為他的的墓地所處的位置被軍隊給看上了,成了軍事駐紮地,這裡依山傍水,地勢平坦,士兵們都在此地操練。


(袁天罡墓)

說來也奇怪,自宋朝起,後面幾個朝代都在此地駐兵,就是盜墓賊借一百個膽子也不敢來挖,比起李淳風的墓地,自然是好上百倍,估計袁天罡這才明白李淳風去世前所說的話。

其實不單單是因為軍隊駐紮的原因,還有個原因就是袁天罡素來就視金錢如糞土,他的墓地幾乎沒有任何金銀珠寶,盜墓賊盜墓無非就是為了錢財,沒有錢財那不是白費勁嘛!

到了新中國成立之後,袁天罡的墓地更是被列為文物保護起來,因此有人說袁天罡還是技高一籌。

【每天更新,更多有趣的歷史新知識,期待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