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處暑至,三伏別,秋將臨

處暑至,三伏別,秋將臨

處暑至,三伏別,秋將臨
處暑至,三伏別,秋將臨處暑至,三伏別,秋將臨

處暑

处暑至,三伏别,秋将临处暑至,三伏别,秋将临

炎陽不再炙烤

蟬兒不再鳴叫

盛夏漸行漸遠

秋意愈來愈濃

......

今天(8月23日)12時9分

我們將迎來“處暑”節氣

处暑至,三伏别,秋将临

“ 三伏適已過,驕陽化為霖”

處暑時節

天氣逐漸轉涼

這標誌著

我國大部分地區的炎熱暑天就要結束

當透著涼爽的秋風輕輕拂過

你的心是否也隨之安寧

处暑至,三伏别,秋将临

處暑

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4個節氣

“處暑”表示炎熱的暑天就要結束

处暑至,三伏别,秋将临

此時節

白天熱,早晚涼

晝夜溫差較大

不時有秋雨降臨

可謂是“一場秋雨一場寒”

處暑三候

古人根據對大自然的觀察

將“處暑”分為三候

一候鷹乃祭鳥

处暑至,三伏别,秋将临

這個時節

可供鷹捕食的鳥類和動物數量很多

鷹把捕到的獵物擺放在地上慢慢享用

如同陳列祭祀

二候天地始肅

处暑至,三伏别,秋将临

一葉知秋

處暑之後

樹葉開始凋零

又是一個遍地金黃的季節

落葉翩翩秋意濃

三候禾乃登

处暑至,三伏别,秋将临

“禾”是黍、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

處暑,不僅意味著秋涼

也預示著豐收

处暑至,三伏别,秋将临
处暑至,三伏别,秋将临

處暑時節,秋高氣爽

但“秋老虎”餘威猶存

剛剛感受到些許涼意

可能還要間或遭遇高溫

好在午熱晚涼

為人們平添了一絲秋爽

处暑至,三伏别,秋将临
处暑至,三伏别,秋将临处暑至,三伏别,秋将临

處暑時節,收穫滿滿

高粱玉米遍田野

正如民諺所說

“處暑滿地黃,家家修廩倉”

处暑至,三伏别,秋将临

萬物熾熱,終歸清涼

此時不妨靜一靜,停一停

在明媚的秋光中

感悟多彩生活,觀賞最美人間

处暑至,三伏别,秋将临处暑至,三伏别,秋将临

處暑時節

各地用不同的方式

迎接初秋

处暑至,三伏别,秋将临

出遊迎秋

秋意漸濃

正是人們暢遊郊野

迎秋賞景的好時節

暑氣漸止,雲彩也疏散自如

“七月八月看巧雲”

便有“出遊迎秋”之意

处暑至,三伏别,秋将临

放河燈

中元夜在處暑期間

人們將做好的荷花燈

放於江河之中

任其飄泛

夜裡的點點星火

寄託人們的美好祈願

处暑至,三伏别,秋将临处暑至,三伏别,秋将临
处暑至,三伏别,秋将临

處暑來臨,注意身體

由熱轉涼的交替時節

人體內的陰陽盛衰隨自然而變化

養生保健應注意

養肺滋陰與祛暑化溼並重

遵循“收養”的原則

处暑至,三伏别,秋将临

適當增加睡眠時間

入秋之後

睡上一個有質量的午覺

可以保持精神

在冬天來臨之前養精蓄銳

天氣轉涼

被窩讓人更加留戀

適當增加睡眠時間

亦可緩解“秋乏”的疲勞感

处暑至,三伏别,秋将临

多吃清熱安神食物

處暑之後

早晚溫差加大

是腸胃病的高發時節

宜多食用清熱安神的食物

如銀耳、百合、蓮子、海帶、芹菜、菠菜

多吃梨、冰糖、鴨子等滋陰潤燥食物

益氣保健

少吃或不吃辛辣煎炸食物

以免加重秋燥

处暑至,三伏别,秋将临

“春捂秋凍”

體溫在初秋不宜過高

增加衣物循序漸進

更有益於身體康健

早晚要注意增衣保暖

处暑至,三伏别,秋将临

此外

夜寢關好門窗,腹部蓋上薄被

注意胃部保暖

多開窗通風、少用空調

也能幫助你遠離疾病

處暑至,三伏去,秋將臨

清風穿過紙窗的縫隙

手中的紈扇無需再用

孩童朗聲誦讀詩歌

沉醉其中格外閒適

萬物熾熱,終歸清涼

感悟多彩生活,觀賞最美人間!

關注“自貢共青團”官方微信,讓青春更有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