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 39.5和14.5,你选哪个?

39.5和14.5,这是从上海火车站到苏州站两种不同的票价,我想大多数人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肯定会选择较便宜的14.5,但实际情况是,上周末和同学去苏州玩,我们清一色都选择了39.5的票价,因为那是高铁列车,只要二十多分钟就可以到达。那14.5呢?那是普速,在普通人看来就是“绿皮车”,最快也需要40多分钟。

你可能会想,也许赶时间的话可以坐坐价格更贵的高铁,不赶时间的话,多坐个半小时也没什么,而且划算。但现实是,无论时间是否紧迫,在目前许多年轻人心中,高铁几乎成为近距离旅途的不二选择。我觉得这很难简单地用人们近年来消费水平的提高来解释,这背后存在着复杂的因素。

39.5和14.5,你选哪个?

也许我们小时候都在电视上看见过春运时刻,无数农民工和其它打工仔拎着大包小包,挤着拥挤的绿皮车,冒着一路艰辛回家过年,于是在许多人的潜意识里,坐绿皮车不仅是简陋的,也是辛苦的。因此,只要现在一见到绿颜色的列车就认为是又老又破又慢的“绿皮车”,想到上面又脏又挤的环境,身边都是一群衣衫褴褛散发着各种体味的农民大汉,外加弥漫着各种泡面的“芳香”。于是,许多年轻人尤其是在都市中长大的人们会想,我为什么要委屈自己去坐那种破车呢?哪怕那是一辆Z字头、最高速度也有160的直达特快。我们之所以已经习惯性地把绿色的列车等同于绿皮车,归功于国家在2014年底实施的刷绿计划,除了高铁动车,所有列车全部涂成绿色。一时间,本来已经被淘汰的差不多、只存活在人们过去艰难记忆中的绿皮车又多了起来,对一般人而言根本分辨不清楚这是真正的老式绿皮还是刷绿的“假绿皮”,我们只会认为,这就是以前电视上或者小时候坐过的绿皮车。

39.5和14.5,你选哪个?

那这些普速“绿皮”列车就真没多少人坐了吗?并不是。举个例子,每年清明假期,几乎所有从上海始发的普速列车都会爆满,这些人并不是去到遥远的终点站,大多都是前往距离很近的昆山或苏州去扫墓。这些乘客很多都是中老年人,他们并不在意这些车没有档次,也不着急那半个小时,在他们的记忆里,这些普普通通的列车才是陪伴他们多年的重要交通工具,不仅便宜而且方便,高铁对他们而言只是没必要去花大价钱体验的新事物。

说到底,白色的高铁动车显得高大上,绿皮车则显得又老又破,这种颜色差异不仅仅象征速度的不同,更象征着二者乘客的等级和阶层差异。我们或许没坐过真正的绿皮车,但我们已经被这个社会灌输了绿皮车脏、破、慢的印象,哪怕不赶时间也不想自降身价去体验。现在的人们或多或少都是爱好面子的,谁愿意愉快地透过绿色的车厢,看着窗外正在快速超越的白色高铁呢。

39.5和14.5,你选哪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