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9 免費背後隱藏的暴利賺錢模式

要想制服一個妖怪,首先要叫出他的名字,觀音菩薩就是這麼做的。

殺毒軟件也一樣,它知道了病毒的名字,才能在你硬盤檢索出這個名字的文件,找到後刪除。

(你電腦裡藏了多少蒼老師、波多結衣,都瞞不了360)

假如網絡沒了病毒,那就是兔死狗烹的結局了。

在殺毒軟件還是收費的年代,沒有病毒也要製造病毒,殺毒軟件才有了存在的意義。

相同的還有海爾,要讓產品不斷的出點故障,然後售後再及時趕到排除,才顯得這家企業服務真好。

病毒肆虐的年代,系統活過半年就算長命的,隔三差五就會中毒崩潰,做系統成了網絡人的必修課。

後來360殺毒開始免費,其他收費軟件應聲倒臺,殺毒軟件少了,病毒也莫名的少了,細思極恐,我已經兩年沒重做電腦系統了。

2003年,我同學喜子是第一個會裝系統的人,看著黑屏白字一行行代碼跳動,跟特工一樣牛哄哄。

直到2005年,番茄花園無人值守系統普及,我才靠著一張番茄系統盤,在朋友圈中坐實了電腦大神的稱號。

大學宿舍裡,打著做系統的幌子撩妹,也是一招鮮吃遍天的技術活,再不濟也能混頓飯吃。

免費背後隱藏的暴利賺錢模式

從我們接觸電腦開始,直至今日,都是盜版系統用戶,微軟為什麼不管呢?

這跟滿大街假耐克一樣,耐克為什麼不打假呢?

即便不打假,假貨再便宜高端群體也不買;即便假貨打淨了,那些買假貨的人也不買正品,消費層次達不到。

模仿者多了,也從一個側面證明被模仿者是有高度的,打於不打就沒有意義了。

微軟還要考慮用戶普及率,跟騰訊、360一樣,裝機量高了才能立足市場,排擠掉競爭對手。

思念水餃也是這樣,他家有5塊一包的低價水餃,這個價位的產品雖然不賺錢,但是能排擠本地小品牌。

佔有了市場,再用高端產品盈利。

盜版系統恰好給微軟製造一個免費的藉口,成了微軟的第二發行商、義務推廣者。

後期湧現出雨林木風、蘿蔔家園、深度等盜版系統,免費提供下載。

為什麼只有番茄花園被抓了呢?

樹大招風,2008年番茄系統裝機量已經超過1千萬,微軟閉一隻眼的同時,也要睜一隻眼,在縱容和制衡之間尋找平衡點。

那一年番茄老總洪磊已經身價數百萬,只是易趣、雅虎給的推廣費就200 多萬。

也就是說我們安裝盜版系統的同時,系統也自動安裝了很多應用軟件,比如百度全家桶,比如強制默認網址導航。

假如你開發了一款瀏覽器,你怎麼推廣普及呢?

一個雨林木風的系統,每年被下載千萬次,把你的瀏覽器封裝到他系統裡,就會被自動下載傳播了,自然,你要給他一筆可觀的推廣費。

系統網站是給個一本萬利的買賣,我們去裝機聯盟看一下就知道有多暴利了,這是個CPA平臺,推廣安裝一個瀏覽器給3.5元佣金,把這個瀏覽器封裝在系統裡供網民下載,下載安裝1萬次是35000元,下載安裝1千萬次是3500萬。

免費背後隱藏的暴利賺錢模式

全國數億電腦用戶,90%是盜版系統用戶,這是多麼大都市場利基。

一個系統裡面不值止瀏覽器這一個軟件,會捆綁安裝十多款軟件,有多暴利可想而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