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該讀哪些書來提升自己的氣質和適應社會的能力?

川貝談健康


在我看來,最為重要的典籍莫過於《詩經》《唐詩》《宋詞》還有一本《論語》。這些典籍都是千年傳承下來的經典中的經典,是經過大浪淘沙一樣千淘萬洗之後剩下的黃金。首先,詩詞可以提升你的氣質,讓你在與他人相處之中有一種優雅從容的氣度和詩人的風範。有時在繁忙的工作之餘,約幾他朋友、同事去外面走一走,登山臨水之際,你心中的某一根弦便會被青山綠水、純美風光所觸動,於是便會隨口吟哦:“日之夕矣,牛羊下來。”“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朋友、同事便會用豔羨的目光投向你,那時你的文質彬彬,你的優雅談吐會形成一種親和力,讓所有的人都對你有種親近感。而你在眾人的目光中光彩奪目,你心中便有種自信的感覺油然而升,你會體會到滿滿的幸福與自豪。而《論語》會對你適應這個社會有很大的幫助,可以說是修身立世的一本經典。在這個社會里,人與人之間相處難免會產生誤會,於是你會從《論語》看到一條經驗之談:“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對待工作對待朋友對待學習的態度《論語》裡也有深刻的闡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也就是說,你替人家辦的事情有沒有盡心竭力?與朋友的交往你講不講信用?老師傳授的知識你用心去溫習了嗎?如果你在利益與道德之間有所彷徨的時候,這本《論語》會適時地來告訴你:“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利字當頭就看你的取捨了,反正人家孔夫子早就明白無誤地告訴你了。在對待上下級關係上也有論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吾何以觀之哉!”《論語》裡還著重講了九件一定要慎重思考的問題:“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這也是一個人修養和為人處世的重要境界。忽然就想起《論語》裡的一段話: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連聖人孔子都勸人學詩,那麼可見用詩書陶冶的人生一定不會枯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