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8 登上福布斯之後:生子當如周碩基

相較於登上封面的趙長鵬,昨天出現在《福布斯》雜誌中的FBG基金周碩基在國內"幣圈"倒顯得十分低調。

2017年12月,在北京國貿FFC大廈附近的一家咖啡館內,周碩基被人群圍得寸步難行。如果所有人的真實財富都可以實時顯示在地圖上的話,這家咖啡在那一夜聚集了超過10億美元的財富。即便如此,當這些身價不菲的人們見到周碩基時,也只能是爭相伸出打開微信掃一掃的iPhone X,就像是虔誠的天主教徒想要親吻教皇的手。

登上福布斯之後:生子當如周碩基

《福布斯》頁面中的周碩基

1982年,周碩基出生於江蘇鹽城。同一年,在距離鹽城1000多公里的湖南衡陽,有一位叫李林的小男孩也呱呱落地。或許是命運的巧合,兩人後來都曾在甲骨文任職,也在差不多的時間知道了比特幣。更為重要的是,兩人都相信:交易所與資本的力量

2011—2014年:是挖礦還是搬磚

2011年,比特幣叩開了中國的國門。吳忌寒、李笑來、吳剛、趙東等如今在"幣圈"頂層的人們開始成為先行者。當然,其中也包括了當時還在甲骨文公司任IT顧問的周碩基。

同一年,吳忌寒翻譯出了國內的第一份比特幣的白皮書。如同1920年陳望道譯成第一本《共產黨宣言》中文本一樣,共產主義的佈道者——馬克思主義小組在各地開展起來。而區塊鏈思想的"北京大學"則是北京的車庫咖啡。李笑來、趙國峰、趙東、寶二爺是那裡的常客。

早期的"幣圈"有一個名叫"和平飯店"的QQ群,周碩基也是其中的一員。當初來乍到的周碩基進入該群時,他被問到"你仰望星空了嗎?"。"星空"是吳剛的網絡暱稱,其曾在2009年就嘗試用辦公室電腦挖礦,到2011年大約挖了8000多個。換而言之,吳剛是最早期"幣圈"的共主,供人們仰望。或許,

當時尚未到而立之年的周碩基也未曾想到,僅僅7年後,自己也能擁有眾星拱月的江湖地位

登上福布斯之後:生子當如周碩基

吳剛,相傳其離開公司後忘記帶走有8000多枚比特幣的文件

可與其說區塊鏈對他們而言是信仰,倒不如說就是營生謀利的新工具。於是,趙東在第二年購買了第一臺比特幣挖礦機。李笑來、寶二爺也隨之加入這個挖礦,這一有"錢途"的事情。在之後的兩年內,趙東與寶二爺分別都投入了幾千萬元在內蒙古開設了自己的比特幣礦場。因為內蒙古天氣涼爽,利於礦場散熱,能夠節省不少成本。幣圈掀起了一股轟轟烈烈的挖礦熱,直到"烤貓"的圈錢跑路,才稍微降了降溫。

2013年4月,在從上海回北京車庫咖啡的路上,精明的趙東發現了另一條發家致富的新財路。當時由於流通性的問題,國內外交易所的比特幣價格始終存在著0.4%左右的價差,最誇張的時候可以接近1%。於是,"搬磚"一詞便逐漸出現在了幣圈。

據傳,趙東和李笑來曾經依靠"搬磚"就日進斗金——一天盈利200萬元,甚至更多。但是樂極生悲、物極必反,比特幣在經歷了2013年的牛市之後,它在2014年跌入漫長的寒冬之中。於是,他們不得不決定到底是靠挖礦賺錢呢?還是搬磚賺錢呢?

像寶二爺、趙東選擇了前者,趙國峰選擇了後者。李笑來決定要成大網紅,替代吳剛成為新共主。

2014—2016年:各走各的陽關道

2014年,已經在幣圈內混了3年的周碩基決定試水比特幣。無論是先行者的吳忌寒也好,還是後來者的李林與杜鈞也罷,都只觀望了2年的時間,像周碩基踟躕了3年之久的實在不多。

但不得不說,2014年的確是入場比特幣最好的時機。翌年,比特幣價格就從最低時的200美元攀升至400多美元。於是,已經擁有了近10萬美元數字資產的周碩基決定辭去甲骨文的IT顧問,開始炒幣。顯然,他比其他所謂佈道者來得更純粹,賺錢才是信仰

在甲骨文工作期間,他就像前輩吳剛一樣,通過公司快速的網絡來進行"搬磚",這也是被《福布斯》稱之為"奇技淫巧"中的一個。

"周碩基的伎倆之一是利用各大交易所之間幣價的差異。例如他用300美元在一個交易所買入比特幣,然後在另一個交易所以301.50美元賣出,這樣一枚比特幣穩賺1.50美元。對於那些擁有快速的網絡連接以及一點點交易技能的人來說,賺這個錢這很容易。"

登上福布斯之後:生子當如周碩基

圖片來源:e投睿eToro,數據截止於2018年8月1日

在熊市剛剛收斂的2015年,"幣圈"的其他大佬都在各走各的陽關道,攢流量者有之、挖礦者有之、搞媒體者亦有之。但他們中鮮有人能同時意識到兩個即將到來的風口:

一是資本運作的必要性,二是交易所的興起

而周碩基做到了

他在離開甲骨文的同一年,即身價翻了10倍的2015年,其率先成立了FBG基金。那一年,除了FBG之外也僅有分佈式資本一家,但其擁有沈波、肖風、於文波等具備10餘年互聯網VC經驗的成熟投資人。

與此同時,周碩基也與李林的火幣網、徐明星的OKex保持著良好的關係。在2015年與2016年的兩年間,李林與周碩基是當時北京金融客咖啡能量午餐的常客。儘管周碩基內心很清楚區塊鏈不曾是信仰,但其依舊很樂意被認為是與李林一樣的佈道者。

登上福布斯之後:生子當如周碩基

第一排左三:李林;右三:周碩基

當然,知道利用交易所關係的絕不只是周碩基一人,精明如杜老闆也深諳此道。但是,杜老闆並未參透資本與交易所更深層次的關係,這也決定了若干年後李林與杜鈞的決裂——節點資本被清除出HADAX自由上幣的隊伍,但是FBG基金卻依舊穩坐釣魚臺——迥然不同的結局。

"FBG只是這一領域公認的最有才華的投資團隊之一。"《福布斯》援引了剛剛29歲、管理著10億美元資產的Olaf Carlson Wee的評價。周碩基的獨到眼光值得這樣的評價,但是這位被譽為"加密貨幣奇蹟男孩"的年輕人顯然不知道國內"幣圈"的深淺。他說道:"FBG以在亞洲發現有前途的加密項目而聞名。"

2017—2018年:"莊技"的大比拼

如果說古代農業是看天吃飯,那麼區塊鏈就是現代的"農業"。五穀豐登,則雞犬升天;比歲不登,則何不食肉糜耶?

2017年的瘋狂便是如此,儼然成了莊家的"莊技"比拼的舞臺。

從4月至9月4日,自帶流量的"共主"——比特幣首富的李笑來與老貓依靠著草臺班子的模式圈了一波又一圈的錢。待至年中的酷暑,人們對於ICO的熱情已比多年來罕見的高溫更為的沸騰。在野蠻生長的最高潮時,李笑來在2014年的選擇無疑是明智的。

登上福布斯之後:生子當如周碩基

百度指數:2017年8月,國人的ICO熱情達到最高潮

可9月4日的一紙檄文,草臺班子未發一槍,便繳械投降。"94"以降,草臺班子紛紛轉型為資本方。李笑來與老貓的硬幣資本、杜鈞的節點資本、趙東的DFund等等都在2017年相繼成立,

但是與周碩基的FBG基金相比,那些曾經"幣圈"的老人們,反而成了前來投誠的新人,而且名聲並不好。

接受《福布斯》採訪的FBG的前交易業務成員Gordon Chen則介紹了更為"潔身自好"的投資方式:

"密切關注創始團隊,監控Telegram上的聊天室,並與學者、科學家、工程師、投資者和社區領袖保持溝通。在對ICO項目的調查中,要不斷與加密項目團隊會面。"

這位陳先生在3月的每一週只睡了3、4個小時。

當然這種"潔身自好"只是表面,否則《福布斯》的標題就不應該是《一個加密貨幣交易者的伎倆》而是《一個加密貨幣交易者的業界良心》了。

隱藏在背後的"莊技"則是FBG與媒體以及交易所之間的曖昧關係。《福布斯》寫道:

"FBG高管所掩蓋的一個鮮為人知的投資方法是他們與加密貨幣交易所的關係。通常,當新項目在頂級交易所宣佈上市時,價格會上漲。周與三個最活躍的加密交易所保持著良好的關係:OKEx,Binance和Huobi,他們每天有5億到10億美元以上的交易量。利用這些聯繫,FBG已幫助其投資的ICO項目在交易所上線,如Zilliqa。"

登上福布斯之後:生子當如周碩基

圖片來源:Crypto Market Cap

而言及FBG通過媒體拉昇幣價時,則舉了Tron的例子。"他們向媒體付費,來撰寫他們代幣的正面評論,這是亞洲地區的一個慣用手法"。但是這個國內的Tron因為涉嫌直接從另一個加密項目——Filicoin——抄襲其代碼而廣受批評。

言及至此,周碩基與之前"被缺席審判為大莊家"的杜老闆又有何差異呢?他無非是掌控了區塊鏈的各個環節——資本、媒體、項目方、交易所以控制幣價,成為割韭菜的隱秘莊家。

但是,即使如杜老闆如此精明之人,也沒有周碩基來得更為精明。就如上文所說的,同為莊家,FBG仍穩坐火幣HADAX的常務節點,但杜老闆的節點資本已被當成"投名狀"交給了來勢洶洶的傳統VC們。

原因無他,周碩基的FBG基金站在區塊鏈食物鏈的最頂端。它作為非常活躍的加密貨幣市商——每月進行100億美元的交易——他們可以將訂單指向任何特定的交易平臺,從而為交易所帶來更多收入,及交易費用。簡而言之,經過3年的運作,周碩基的FBG基金已是交易所不可忽視的"金主爸爸"

登上福布斯之後:生子當如周碩基

2017年11月,周碩基與火幣、Signum資本等朋友

【結語】

精明之如杜老闆僅是在每個節點埋下了楔子,但是更精明者如周碩基者,直接成其執牛耳者

"幣圈"這一年,共主肖落,而群雄並起。

若問起:"天下英雄誰敵手?"只能答:"交易所百舸爭流。"但卻有一句言之鑿鑿,那就是"生子當如周碩基。"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