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睿頻≠超頻,有關睿頻的知識你真的瞭解嗎?

自2008年英特爾發佈睿頻加速技術至今,正好十週年。在今年推出八代酷睿高性能移動版處理器時,英特爾順勢將睿頻加速技術用在了面向輕薄本的低電壓i3系列處理器。一時間“酷睿i3喜迎睿頻時代”成了不少小夥伴熱議的話題,由此可見“睿頻”是深得用戶喜愛。

不過提及睿頻,不少小夥伴還是將它和超頻混為一談,所以今天小編就針對睿頻的問題,給大家做一下解答。

睿頻≠超頻

提到睿頻,一個饒不開的詞就是超頻。超頻的英文叫“Over Clock”,簡言之就是通過調整硬件設置,提高芯片的主頻率,從而獲得超過額定頻率性能的一種技術手段。

睿頻≠超頻,有關睿頻的知識你真的瞭解嗎?

由於電腦處理器的超頻對性能提升最明顯,所以提及超頻,一般都是指電腦處理器的超頻。

超頻這個名詞早在“奔騰I”時代就已出現,當時是極少數的發燒友為了追求更高的性能,展開的一場好奇心之旅。卻在無心插柳間,開創了PC領域久盛不衰的“超頻”話題,同時也成了考量電腦處理器“體質”的重要指標。

不過超頻需要調整各種指標,比如電壓、散熱、外頻、電源、BIOS等等,對於玩家的准入門檻還是比較高的,但架不住超頻之後電腦性能提升所帶來的愉悅感,所以還是有大批玩家前仆後繼的奔走在超頻路上。

睿頻≠超頻,有關睿頻的知識你真的瞭解嗎?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關超頻的知識,歡迎點擊傳送門↓

https://www.intel.cn/content/www/cn/zh/gaming/how-to-overclock.html

睿頻時代降臨

鑑於超頻對於普通用戶有些難度,於是英特爾在2008年正式發佈了面向大眾,無需自己超頻的睿頻加速技術(Turbo Boost)。

睿頻和超頻很像,都是提升頻率,但兩者還是有本質區別的。超頻是人為將頻率提升,包括提升電壓等一系列動作,它通常是超過處理器的規劃規格,而且會導致功耗的大幅度增加。

睿頻≠超頻,有關睿頻的知識你真的瞭解嗎?

睿頻則依靠處理器的智能自主處理,它會自動根據實際運行情況,智能調整處理器的頻率、電壓來提升性能,同時保持處理器繼續運行在限定的功耗、電流、電壓和溫度範圍內。

比如當你運行一個複雜的程序時,處理器會在原來的運行速度上自動提升 10%~20% 以保證程序流暢運行;當進行工作任務切換時,如果只有內存和硬盤在進行主要的工作,處理器會立刻處於節電狀態。這樣既保證了能源的有效利用,又使程序速度大幅提升,可謂是一舉兩得。

睿頻≠超頻,有關睿頻的知識你真的瞭解嗎?

睿頻背後的秘籍

睿頻如此好用,這背後最大的功臣就是英特爾的睿頻加速技術(Turbo Boost Technology)。我們知道電腦處理器的性能與頻率、IPC(每週期指令數)、指令數相關。提升處理器的性能,要麼提升頻率,要麼提升IPC,要麼就減少執行指令所需的數量。

從難易程度上來說,減少指令數量最為複雜,提升IPC性能則需要增加處理器核心、改進架構,相較之下提升頻率的方法就顯得更為簡單有效。

但是提升頻率意味著功耗的增加,尤其在多核心時代,怎樣保證4-8個核心高效率工作,在提升頻率的同時兼顧處理器的性能、發熱及功耗,避免撞到功耗牆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原來的固定頻率模式就稍顯落伍了。

睿頻≠超頻,有關睿頻的知識你真的瞭解嗎?

所以在2008年Nehalem架構的酷睿處理器發佈時,英特爾推出了第一代Turbo Boost加速技術,通過先進的算法來動態調節不同處理器核心的頻率。

它的原理是實時監控處理器的活動核心數、功耗及溫度,把不需要工作的處理器核心降至C0、C1等節能狀態,將空出來的功耗空間增加到活動核心上(即提升頻率),從而達到高效運行的目的。

這一技術在當年大獲成功,因此在2011年的Sandy Bridge處理器上,英特爾推出了它的升級版Turbo Boost 2.0加速技術。它在睿頻加速時考慮的影響因素更多,更重要的是它新增了核顯的頻率動態調節機制!

處理器、核顯之間是共享功耗的,在某些應用場景(比如遊戲)中對於核顯的加速需求更高,所以提升核顯的頻率就顯得尤為重要。由於Turbo Boost 2.0加速技術的優異表現,使得它一直沿用到目前的八代酷睿處理器。

但是面對發燒級平臺,比如酷睿X系列,更高的加速頻率同樣重要。因此在2016年,英特爾推出了面向發燒級平臺的英特爾® 睿頻加速 Max 技術 3.0(Turbo Boost Max Technology 3.0)。

它可以將處理器的單線程、多核性能提升15%以上。在睿頻3.0技術中,英特爾會將1-2顆體質最好的處理器核心定義為最佳性能核心,然後儘可能提升它們的頻率,從而滿足更復雜場景的應用需求。目前該技術在硬件上僅支持消費級X99、X299平臺。

睿頻≠超頻,有關睿頻的知識你真的瞭解嗎?

使用睿頻加速技術,可以讓你的電腦在閒時(運行輕應用)做到低功耗長續航,在戰時(大型應用、遊戲)提升頻率保證流暢性,智能化的處理場景,最大程度的保證了處理器的穩定性。

比如以額定頻率2.2GHz,睿頻頻率4.1GHz的第八代酷睿i7-8750H為例,當你僅用它來運行Word文檔時,2.2GHz輕鬆拿下;但當你運行大型遊戲時,它會瞬時睿頻到4.1GHz,用更高的頻率來保證遊戲的流暢度,所以“i7才會贏”是很有道理的!

隨著Tubro Boost技術越來越智能,睿頻的頻率越來越高,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自己折騰超頻也就沒有什麼必要了。選擇一款擁有高睿頻頻率加持的八代酷睿電腦,既能兼顧性能與功耗,還能避免強行超頻導致的翻車風險。所以……別囉嗦趕緊上車要緊!

惠普 暗影精靈4代

睿頻≠超頻,有關睿頻的知識你真的瞭解嗎?

機械師遊戲本(MACHENIKE) F117-B

睿頻≠超頻,有關睿頻的知識你真的瞭解嗎?

小米(MI)15.6英寸遊戲筆記本電腦

睿頻≠超頻,有關睿頻的知識你真的瞭解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