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6 摸排督查下问题不断 中小学校外培训热能否降温?

摸排督查下问题不断 中小学校外培训热能否降温?

半岛记者 刘金震

校外培训的热度多年不降,本应少数学生选择的课外辅导,在多重原因下走向“全民追逐”,行业内的乱象更是不断涌现出来。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似乎给校外培训机构戴上了一道“紧箍”,本意为孩子和家庭减负的同时,也给发烧的培训行业降降温。业内人士认为,校外培训市场或迎来调整,但培训热趋于理性的路上,还需要内外兼修。

■现状

家家有本“教育账”

到底是否应该报辅导班,不同的家庭有各自的答案。

市民韩先生起初还为辅导班的效果而犹豫,但最终用行动投了赞成票。他的女儿今秋升入初三,中考是要迈过去的一道坎,可数学、物理、化学成绩不稳,让他始终对女儿的中考有些信心不足。利用暑期的这段空闲时间,韩先生为女儿报了补习班。原本出于补短板做出的这个决定,让他在补习班看到多名女儿同学身影后,更加地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升学的紧张感也涌了上来。

在韩先生看来,补习班有点“刚需”的意思,原寄希望于提升女儿成绩,但后来也有攀比的焦虑,总盼着女儿多学点。虽然女儿暂时会累点,家庭开销也多点,但总比在中考掉队强。

“给孩子报名补习班,肯定还是有效果的。”市北区的李女士坦言,儿子学习上有些偏科,就利用寒暑假报班补习,成绩还是得到了提升的。她认为报班还是看需求,避免因过犹不及压制了学习兴趣。

当然,也有学生坚定不报名补习班,最终在升学路上交出满意的答卷,李佳琦便是其中之一。她以中考744分的成绩,如愿以偿地成为青岛二中的高一新生。李佳琦告诉半岛记者,自己几乎没有上过辅导班,只是为了参加二中的自招,报名过一个自招辅导班,最后的结果还是自招考试没考好。对于自己的学习“秘籍”,她认为就是课堂上吃透老师的知识点,这样成绩就没问题。

■尴尬

培训乱象咋屡禁不止?

从国家到地方层面而言,规范校外培训的号角已经吹响。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上半年各省均已出台了专项治理实施方案,截至8月20日,全国已摸排培训机构38.2万家,其中发现问题25.9万家,按照边摸排边治理的原则已经整改4.5万家。此前,青岛市教育局等七部门发布通知,就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进行专项督查,剑指无资质办学、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聘用无教师资格人员任教、虚假广告宣传等。就在8月初,青岛七部门直接突查校外培训机构,剑指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

据介绍,市南区针对全区对民办非学历教育学校及非法培训机构进行了摸排督查,查处非法办学机构316家。市北区对各类违规单位下达限期整改文书386份,约谈了学校法人代表或负责人27人,对74家培训机构超前超纲教学、强化应试的办学行为予以了纠正。

但在各区市排查与整治过程中,部分机构依然存在超纲教学、提前教学、无证无照等乱象。

“有的机构晚间辅导会持续到八点半后,推出的幼小衔接、小初衔接也是打着衔接的名义提前教学。”岛城一家培训机构负责人告诉半岛记者,从目前行业的现状来说,培训业界还存在不少乱象,报名问题培训机构,最后受伤的还是孩子。

■接招

培训行业或迎来洗牌?

对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意见》规范校外培训,近来在培训机构朋友圈中引起了不小的关注,有机构负责人看到了内容后发表看法,认为其中一些举措将推动培训业的整合。

“这次的规范给出了具体的参考,有些细节可以看成是道硬杠杠,达不到要求、不正规的小型培训机构,可能就得退出课外培训的市场。”某培训机构负责人所认为的这些硬杠杠,就是对各地标准的基本要求,比如同一培训时段内生均面积不低于3平方米;必须有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和持证教师;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而在严格审批登记方面,规定校外培训机构在同一县域设立分支机构或培训点的,均须经过批准,跨县域设立分支机构或培训点的,需到分支机构或培训点所在地县级教育部门履行审批手续。

“从总体来看,校外培训机构的管理越来越正规和严格,对很多机构而言,可能也是一个考验,能经住考验的未来或迎来一个发展机遇。”岛城一家大型培训机构的负责人认为,培训热降温归根还得看中高考改革,解决唯分数论的评价机制。

环球优学青岛城市校长季好好则认为,在当前培训市场热度高、乱象多的背景下,从上到下的规范之举是势在必行的。不过,出台相应的指导还得看落实,只有到位的执行才能真正起到效果,让培训行业越来越正规起来,自然也能引导家庭正确认识。

“市场不断地洗牌也是迭代的过程,小机构如果不遵守相应准则,只是一味地追逐经济利益,就可能在市场中被洗牌,能够遵守并坚持下来的机构,可能就迎来了规范性的转机。”季好好说。

声 音

内外兼修给培训热降降温

对于本次《意见》的出台,各专家给出了肯定的看法,也对校外培训提出自己的见解。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杨东平认为,课外培训机构的治理,需要疏堵结合,重视源头治理。一方面规范教育培训机构的行为,引导它们走向促进素质教育的转型发展;同时,要规范地方政府和学校的行为,提高中小学育人能力,从源头降低学生和家长参与课外培训的需求。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规范教育培训机构,是从供给端进行治理,这对缓解培训热有一定作用,也能一定程度缓解家长的焦虑。不过,家庭的校外培训需求,主要源于升学竞争之下,家长对提高孩子竞争能力的渴求,而且这种需求,不管哪一层次的孩子都有。因此,在规范培训机构时,还需要针对家庭的培训需求进行治理。一方面,应该坚定推进高考制度改革,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学校多元办学;另一方面,应该强调学校的育人责任,不能在减负名义之下,盲目推卸学校育人责任,把学生推向校外培训班。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也提到,解决培训热问题必须要内外联动,在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同时,更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所以,《意见》也对应提出了要求,推动中小学继续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在校内“吃饱吃好”,严肃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纪律,禁止中小学与校外培训机构联合招生,更要求做好课后服务工作,解决好“课后三点半”问题。

正确“解锁”校外培训

如何正确解读校外培训,环球优学青岛城市校长季好好认为,培训市场的火热与市场需求相关,家长应该寻求以正确的方式打开培训密码,报班不会一劳永逸地解决成绩困扰。家长也得从家庭的角度出发考虑,注重给予孩子高质量的学习陪伴,在与孩子共学习和成长中激发学习兴趣,这是通过单纯报名培训班难以实现的。所以,报名校外培训得根据孩子的切实情况,做出符合兴趣和实情的选择。

校外培训是学校教育的补充,恰当的校外培训能起到良好的提优补差作用。

市人大代表、山东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林诗红认为,对于校外培训宜疏不宜堵,但规范校外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家长热衷于为孩子报辅导班,体现出家庭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但培训热背后是部分家长的升学焦虑和盲目跟风,那种为报班而报班的行为不可取。生命生而不同,孩子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家长应该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顺势而为,选择正规的校外培训,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这需要家长开放育人的视野,更新育人理念,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理性确定培养方向,理智选择培训学校、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