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一生為了“豆滿倉”

一生為了“豆滿倉”

圖為蓋鈞鎰

今年82歲的蓋鈞鎰還時常捲起褲腿下到田間地頭。身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大豆遺傳育種學家,他更是將一個甲子的歲月獻給了我國的大豆事業,為的就是“讓老百姓吃著中國豆子打出的豆漿、磨出的豆腐”。

蒐集、整理大豆種質資源1.5萬餘份,創新大豆群體和特異種質兩萬餘份,主持參與研究了30多個大豆新品種,在長江中下游推廣種植5000多萬畝實現產業化……蓋鈞鎰為世界大豆研究作出了突出貢獻,真正無愧於第十屆世界大豆研究大會授予的“終身成就獎”殊榮。

“一想到國產大豆,我感到的就是壓力”

自1995年開始,作為大豆原產國,我國種植面積和單產遠低於世界發達國家,已從大豆淨出口國淪為世界大豆最大進口國。“2017年,我國大豆淨進口量更是高達9542萬噸,是國內產量的近6倍。”我國大豆產業的尷尬境地無時無刻不揪著這位“大豆院士”的心,“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大豆培育這個工作必須持之以恆做下去。”

蓋鈞鎰的底氣首先源於對我國大豆種質資源的充分了解。

42歲那年,他獲得了去美國艾奧瓦州立大學農學院進修的機會。進修期間,他了解到美國上世紀50年代大豆生產因胞囊線蟲病幾乎遇到滅頂之災,是我國北京小黑豆的抗病基因挽救了其大豆生產的命運。蓋鈞鎰深刻認識到,野生大豆是我國寶貴的財富,豐富的大豆遺傳資源亟待人們保護和研究。“作為中國大豆科研工作者,擔起這份責任我們義不容辭。”

2016年,原農業部發布《關於促進大豆生產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絕不能輕言放棄大豆”的口號,力爭到2020年種植面積擴大到1.4億畝,平均畝產達到135公斤。當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這位耄耋老人高興得像個孩子:“這說明大豆在我國糧食安全中的地位已經悄然發生了轉變。藉助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契機,我們一定會把握重大戰略發展機遇,重塑國產大豆產業新優勢。”

“大豆的市場走勢如何,未來的增產潛能多大等,都直接牽繫著廣大豆農的‘中樞神經’。我們要把大豆列入糧食安全體系,把對大豆的認識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上來。”談及此,蓋鈞鎰感到任重而道遠,“農業機械化是大豆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各項新技術得以實現的載體和手段,要向深度和廣度拓展,由主要生產環節向全過程發展。建立以深耕深松和免耕相結合的現代耕作制度,同時針對大豆油脂加工技術,重點研究開發提高資源利用率的油料預處理工藝和設備。”

從育種栽培到土肥植保,再到農機農經,為農業生產提供從土地到餐桌的全產業鏈科技支持,蓋鈞鎰不辭辛苦。在接受記者採訪的前一天,他才結束了黑龍江省黑河市所有6個示範縣的實地考察工作。

“一直在苦苦奮‘豆’,這一仗並不容易”

“只要中國的老百姓吃著國產豆子打出的豆漿、磨出的豆腐,我的堅持就有意義。”蓋鈞鎰至今還保持著每天早上喝一杯豆漿的習慣。

“需求到了9000多萬噸,自己只產1000多萬噸怎麼行?你自己不夠,就得靠別人。出口國抬高價格來控制你,你的籌碼給別人掌握了,你就要受制於人。所以,我們一直在苦苦奮‘豆’啊!”蓋鈞鎰介紹,按有效加工能力計算,外資已經控制了我國大部分大豆加工業,我國大型油脂加工企業多為外資企業,且多分佈在從遼寧大連到廣西北海數千公里的沿海港口。儘管進口大豆質量參差不齊,但其價格低廉、出油率高,市場競爭力非常強,致使我國大豆主產區東北豆農面臨著破產、改行的威脅。

這一仗並不容易。時刻把農民利益放在心頭的蓋鈞鎰,為了振興我國大豆產業,60多年來從未放鬆過一天。大豆產業最重要的是基礎研究,為了獲得第一手科研資料,蓋鈞鎰帶領其科研團隊長期紮根在基層,蒐集整理了大豆種質資源1.5萬餘份,建成世界第三大大豆種質資源庫,繪製了中國大豆育成品種系譜圖,提出了中國大豆品種熟期組劃分方法和品種生態區劃,發現了栽培大豆起源南方野生群體的分子遺傳學論據。有人說:“蓋院士紮在農民堆裡,絕對難以分辨。”的確,流淌在他血液裡的那份對土地的深情、對農業的忠誠、對農民的體恤,讓他甘願辛勤付出,不求任何回報。

讓18億畝耕地和60億畝草原都有良種保障,是育種家的奮鬥目標。這些年,蓋鈞鎰創建國家大豆改良中心,主持國家大豆育種攻關,主持或參與育成大豆新品種30餘個,並在長江中下游及黃淮地區推廣種植5000多萬畝。其中,育成的南農1138-2和南農493-1是我國南方地區遺傳貢獻最大的親本材料。

“中國的農業必須要有自給自足的能力。”這是蓋鈞鎰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要建立前瞻性計劃,像水稻、玉米一樣,圍繞各類作物全面雜種化開展全國攻關,形成中國的種業特長。”目前,國內大豆的畝均產量在120公斤左右,而美國、巴西大豆可以達到每畝200公斤,國內大豆產業受到國外轉基因大豆的極大衝擊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在蓋鈞鎰看來,如果我國在大豆上做到了雜種化,大豆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也會隨之而來。

“新時代種業發展,需要大量科技人才”

“中國用7%的耕地養活了世界22%的人口,培育出高產、優質又安全的農作物,關係著國家和人民的生存和安全,還要靠年輕一代勇當先鋒。”82歲的蓋鈞鎰院士至今還帶著25個研究生,“種業人才對行業發展至關重要。”

2011年,國務院發佈《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加強農作物種業人才培養被正式提上日程。文件一經發布,蓋鈞鎰牢牢把握“加強高等院校農作物種業相關學科、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實習基地建設,建立教學、科研與實踐相結合的有效機制,提升農作物種業人才培養質量”等文件精神,立即召集全國10多個有農學專業的院校,研討如何創建能夠滿足種業育繁推一體化全產業鏈發展機制的種業科學學科。最終,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的種業科學系於2011年建系,至今培養了全日制本科、碩士、博士等種業科學專業的各類複合型人才和專門人才1000餘人。

“看看我國種業的科研情況,80%的科技人員主要集中在科研單位,而80%的種子企業缺乏自主創新能力。”鑑於此,2011年夏天,蓋鈞鎰便帶著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張紅生和劉康兩位教授直奔農業部,提出“充分利用高等院校教學資源,加大農作物種業人才繼續教育和培訓力度,為我國農作物種業發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撐”的建議。

於是,從2014年開始的每個農閒時節,在農業部種子管理局的支持下,主要面向全國種子企業開展的種業科技專題性短期培訓班開課了。“這種集中式授課的方式,讓我們有機會與國內最權威的專家學者學習交流,不僅加快了先進技術和經驗的推廣,還促進了產學研良性互動。”至今,4年5期培訓班顯然令種子企業科技人員受益匪淺。

同時,蓋鈞鎰創建的國家大豆改良中心成為我國大豆遺傳改良理論和技術研究的重要平臺,成為我國大豆研究領域培養高級人才的重要基地。他始終倡導高層次人才培養必須將學科前沿與基礎知識相融合,將科學研究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堅持為作物遺傳育種學科開設主幹課程,為大豆研究領域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傑出的農業科技人才。

今天的蓋鈞鎰學有所成,他是中國大豆科技界唯一的院士;今天的蓋鈞鎰桃李滿天下,他培養的學生許多都是高層次的領軍人才;然而,今天的蓋鈞鎰並不滿足,他說:“要發展大豆科技,重振大豆產業旗鼓。”有這樣一批執著信念的大豆育種家,我們有理由相信,總有一天國產大豆定能裝滿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