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何看待許多年輕人喜歡日漫、日本明星呢?

我們都愛想念熊


很正常啊,這只是一種興趣愛好而已。

說的簡單一點,就是因為好看,精彩,吸引人,所以才會有人去喜歡這些東西。比起遠在大洋彼岸的文化輸出大國美利堅和相隔了數十個國家,文化差異巨大的歐洲,日本創作的東西似乎更能讓我們感到熟悉並且容易接受。

日本相較於鎖得更徹底,更久的中國,早早地被打開了國門,被迫接受外來文化。儘管受了一定的波折,但是他的起點確實比中國要高一些。在發展了這麼多年之後,我們再來看看這個和我們充滿恩怨情仇的國家,發現雖然有許多的不同,但是總能在它的行為舉止上找到一絲熟悉的感覺,這是我們喜歡日本文化以及接受它向外輸出作品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除了熟悉,跟多的是因為日本作品的趣味性相較於中國,高的不是一星半點。剛才提到的,日本的起點高於中國,文化方面在吸收合併了中西之後,形成了自己獨到的見解與傳承。日本文化向外輸出大多是通過它的高科技和漫畫,尤其是漫畫,日漫堪稱目前的世界第一。為什麼喜歡日漫?就像喜歡電影,電視劇,綜藝的朋友們一樣,動漫,只是另一種娛樂的方式,另一種講故事的方法。日漫發展的歷程非常久遠,到現在已經形成了自己成熟的產業鏈條。儘管時常有作者抱怨目前的日漫市場已經僵化,但是不可否認的,它在世界範圍內,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力。我們喜歡日漫,喜歡的是這種另類的表達感情,聆聽故事的方式,喜歡的是儘管帶有一絲幻想但是卻單純的交際,這是其他類型的表達方式很少能做到的。

至於日本明星,我就直言不諱地談一談,大多的日本明星都是帶著很厚的面具在表演。日系的明星受人喜歡,男的是溫柔帥氣,女的是大和撫子,大多都是以溫柔王子和恬靜女孩的方式讓你喜歡她/他。另外,日本的明星參加綜藝,都是那種特別博人眼球,但其實很惡俗的節目,能吸引一定的粉絲也是因為有一定的“跟熱度”的行為在裡面,娛樂圈世界大多都一個樣子。日本另一種明星,吸引粉絲的手段大多是靠日本獨有的方式:“軟色情”。前面提到,日本作為動漫大國,自然是會有R18這種東西,打點擦邊球吸引粉絲,也是他們獨有的手段。


卡密動漫


鑑賞不分國別

我們要承認一點,日本動漫產業十分發達,日本長時期一直都是動漫大國,動漫相關製作成熟度非常高,就好像好萊塢的電影一樣,再怎麼流水拼裝也爛不到哪去。

喜歡日本動漫的可不止咱們國家的青年,就連歐美國家的青年也喜歡《龍珠》、《火影忍者》、《口袋妖怪》等,線上交流還是線下的COSPLAY玩的不亦樂乎。

達者為先

動漫也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它跟文學、影視等沒什麼區別。日本的動畫大家宮崎駿,他的作品看過的都說好,代表作《千與千尋》獲奧斯卡獎,英國學院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以宮崎駿為代表,日本的動畫製作大師還有很多,整體水準高。所以只要喜歡動漫這個載體,就難免會喜歡日漫,正常人都喜歡製作精良水平高的作品。

不過我國青少年對國產動漫也是情懷很深的,對國產低劣的動畫有很高的容忍,對優秀動畫更是大力支持,像《一人之下》、《狐妖小紅娘》等看一下播放量就知道,遠超日本那邊經典或優秀作品的數倍,這倒不是說國漫超日本了,只是說青年是非常支持國漫的。

就像我國的球迷支持中國足球一樣,支持到國內球員可以年薪千萬,但事實上遠不如歐洲五大聯賽,也就怪不得球迷喜歡梅西、C羅等。這麼看青少年喜歡日漫是個正常現象。

再說日本明星,歌星影星都算上,還是那個道理,日本歌壇又領先了,不管是港臺還是國內不少歌手都翻唱過日本歌曲,甚至你都不知道,比如譚詠麟的《愛情陷阱》其實是日本動畫《無限地帶23》的主題曲

日本在影視方面也甩國內這些臭魚爛蝦導演的作品好多條街,影星的演技也都出類拔萃,再看國內某些拿遍獎項的女星,驚訝、恐懼、噁心、憤怒都是一個表情,拍個電視劇都是後期貼圖,青少年也很無奈,日本離咱們近文化又想通,人家演技好自然喜歡日本影星。

日本文化輸出力強

這是日本的文化輸出,堵不住,美國那邊都接受了,上世紀任天堂,可以說一段時間內日本的遊戲稱霸世界,美國佬都買漲,難不成美國人抵制日遊嗎?解決方法還得靠自身強,美國那邊EA起來了,微軟起來了,爭得遊戲界半壁江山。想讓咱們國內青少年喜歡國漫和國內明星只能盼著他們儘快成熟發展。


黑鼠鼠


首先第一點是完善的業界體系。在日本,動漫產業已經發展了幾十年,其成熟的業界擁有相當完善的培養體系,可以為了這個行業源源不斷的培養新的人才,讓行業得到有利的發展。成熟的產業讓作品變現也變得相當順暢,而不是像國內這樣自由做火了之後出遊戲方才能撈一筆翻身,這樣健康的良性的發展無疑是對業界非常有利的。

其實是整體的動漫審美水平較高。在日本,也並非動畫做出來就賺錢的,不好的動畫市場不會買賬、消費者們不會買賬,是認真做還是隨便弄的作品,具有相當素養的觀眾馬上就可以看出來,但是在國內,目前還有一批觀眾盲目追捧國產動漫,甚至對一些抄襲、低質量的作品也盲目追捧,看似是在“支持國漫”,實際上對業界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一方面是整個業界,一方面是觀眾本身,兩者結合起來,塑造了這個成熟的日本動漫業界。


泡麵菌


日本動漫的強勁實力真的和國產動漫大概差幾個美國動漫的距離,製作不說了關鍵是細節到位,日本的聲優和配樂可以說是動漫的靈魂之一,當然一方面也和我國對於文藝作品題材等過度管制有關,其實動漫不止是為了孩子的,很多成人動漫的題材深刻度比國產電視劇都高了幾個檔次,比如馬男波傑克,寄生獸等,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等來分級制度。至於日本明星,相信日本也有很多喜歡中國明星的,沒啥子好說的


殺生天使


首先,日漫確實比國漫牛,無可辯解。

其次,日本綜藝整起人來真的狠,看起來有趣所以喜歡。

然後是我個人看法,總覺得日本的明星有種特殊的氣質,滿足我對女人的幻想。

我基本是不關注明星的,無論是日本還是中國。

但偶然一次,我看咒怨:終結的開始,佐佐木希飾演的老師,在批改作業時,那副姿態瞬間征服了我。

然後我開始看一點日娛。

廣瀨鈴為什麼這麼可愛!

仲間由紀惠大姐姐太有女人味了!

gakki就是好不服憋著!

然而,對中國女明星的印象,我還停留在劉亦菲演小龍女,楊冪演郭襄上。

可怕的是我才18,是我與社會脫軌了麼?

最後說國仇家恨問題。

國家不是提倡中日友好和平發展麼。

魯迅先生還為中日友好奮鬥呢。

不能因為一件事就給整個地區的人打上標籤。

就像東莞,不能聽見一個女生老家是那裡就覺得人家不好吧。


Dazzling_柒焱


我認為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是我們對待外來文化的一種態度。




首先,喜歡日漫和日本明星,不代表年輕人就忘記了國恥。這是一個敏感的話題,但卻又不得不提。雖然中國與日本之間有著血淋淋的歷史,二戰時日本對我們國家的侵略導致億萬同胞失去家園和生命,並且我們這一代年輕人並沒有經歷過這樣的痛苦。因此有些人對日本文化全面排斥,認為現在的年輕人一味喜歡並追捧日本動漫和明星是不對的。但在這個經濟飛速發展,文化多元的和平年代裡,我們在對待外來文化方面應該兼收幷蓄,積極主動去學習他們的長處與優勢,而不應因此走極端,將其一併唾棄,總而言之,這與國家之間的歷史糾紛是兩碼事。





其次,許多年輕人喜歡日本動漫,不代表他們不支持國漫,只能說在熱度上日漫要火於國漫,並且好的日漫確實比好的國漫多,這是事實。拿我自己來說,不論是國漫還是日漫,只要是好的,我都會支持。目前我們的國漫也正處於飛速進步的狀態中,譬如《秦時明月》系列,電影《大魚海棠》等,其中3D動畫製作方面更是越來越精緻。因此這種現象的出現,就說明我們確實正在努力發展國漫,並且應該認識到國漫的不足之處,從優秀日漫的製作上學習經驗和技術。




再有,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本就是正常的,這是個人的喜好問題。並且許多人喜歡日漫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因為這些日漫已經成為他們兒時的回憶,像機器貓、鐵臂阿童木、美少女戰士、四驅兄弟、灌籃高手等等。小時候我也是和夥伴們一起看著這些經典長大的,這些經典已經成為我心中永遠的懷念。



我追日漫也只是追自己喜歡的日漫,並不會跟風。其中,影響我最深的便是宮崎駿系列的動畫電影,講述著成長,反戰,人與自然的故事,每一部都有著深刻寓意,也治癒了無數迷茫的年輕人,確實值得一看。還有像新海誠系列,畫面生動唯美,故事清新動人,自然廣受年輕人追捧。日本明星也是同樣的道理,既然有人追捧,就必有其吸引人的地方。




當然,不排除部分年輕人經常看後宮動漫,沉迷於日本女星不同於國內女星的風格而去追捧她們,但他們只是忍不住去看,控制不住自己的慾望,並不代表這些年輕人就真的喜歡日本這一類東西,甚至他們也會討厭至極。



因此,我們應該正確對待這種現象,對於日漫和日本明星,不能隨波逐流一味力挺,也不能走極端地全面排斥。喜歡自己真心喜歡的,不受他人他事的影響,這才是我們對待日漫和日本明星的正確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