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2018年世界關稅概況|智庫跟蹤

WTO:2018年貿易概況/2018年世界關稅概況

7月30日WTO發佈了其三份旗艦統計出版物的2018年新版,分別為《世界貿易統計評論》、《貿易概況》和《世界關稅概況》。

《2018年貿易概況》提供了197個經濟體關於商品和服務貿易的關鍵指標,突出了每個經濟體及其主要貿易伙伴的主要出口和進口。每個經濟體的數據以兩頁表格方式呈現:第一部分為基本數據,包括GDP、人均GDP、經常賬戶餘額(佔GDP的百分比)、人均貿易額、貿易佔GDP比例,以及該經濟體商品貿易和服務貿易的世界排名;第二部分為商品貿易指標,包括農業和非農產品進出口的統計數據;第三部分為服務貿易,包括按主要服務項目和主要來源和目的地細分的貿易總流量的信息,內向和外向FATS(外國子公司服務)的銷售信息,運輸、旅行及其他商業服務和細分數據;第四部分和最後一部分涵蓋工業產權指標——以報告經濟體居民和非居民的名義申請專利、商標和工業品外觀設計的年度數量。

《2018年世界關稅概況》由WTO、國際貿易中心(ITC)和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聯合出版,提供了170多個國家和關稅區徵收的關稅和非關稅措施的全面信息。其中顯示了所有產品所有國家和地區的關稅統計數據比較表格,也分別列出了每個經濟體的關稅概況,還有按國家和產品組的非關稅措施統計。

WTO:2018年貿易概況/2018年世界關稅概況|智庫跟蹤

WTO:2018年世界貿易統計評論

7月30日,世界貿易組織發佈《2018世界貿易統計評論》,研究了世界貿易的最新發展,詳細分析了商品和服務貿易的最新趨勢。

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商品貿易量增長4.7%,商品貿易額增長11%,均為6年來最高。亞洲貿易量增幅最大(8.1%)。工業製成品佔所有商品出口的比重達70%,辦公和通信產品佔製成品出口的15%。商品貿易國中排名前三的分別是中國、美國和德國,三大出口國為中國、美國、德國,三國商品出口總額約為5.3萬億美元,佔全球總出口的30%。;三大進口國為美國、中國、德國。發展中經濟體商品貿易排名前三的分別為中國、韓國、中國香港。

2017年,全球服務貿易全面復甦,服務貿易出口增長8%,進口增長6%。運輸行業服務貿易出口增長9%;知識產權(IP)相關服務出口增長10%,並帶動其他商業服務出口增長。商業服務出口國中美國、英國和德國排名前三,出口總額約為1400億美元;進口國排名前三的是美國、中國和德國。發展中經濟體商業服務貿易排名前三的是中國、印度、新加坡。與知識產權相關的服務貿易主要發生在發達國家之間,但一些發展中經濟體服務貿易規模增長迅速,貿易額新加坡、韓國、中國分列前三,新加坡年增長率為36%,中國年增長率為28%位居增速第二。

2016年,全球電子商務總額為27.7萬億美元,比2012年(19.3萬億美元)增加了8.4億美元。B2B模式總額23.9萬億美元,是B2C模式(3.8萬億美元)的6倍多。

報告結構如下:

I. 導言

II. 2017年世界貿易亮點

·Excel格式的數據

III. 2017-2018世界貿易的最新趨勢

·2017年的一般趨勢和貿易驅動因素

·2018年初世界貿易和產出

·Excel格式的數據

IV. 商品和服務 - 交易什麼?

·商品貿易

·商業服務貿易

·全球價值鏈

·數字貿易

·Excel格式的數據

V. 全球視角 - 誰是主要參與者?

·領先的交易員

·區域表現

·區域貿易協定(RTAs)

·發展經濟

·Excel格式的數據

VI. 貿易政策的發展

·貿易監督

·第11屆世貿組織部長級會議

·貿易便利化

·貿易援助

·貿易金融

·Excel格式的數據

VII. 組成,定義和方法

VIII. 統計表

·Excel格式的數據

Gartner :人工智能成熟度曲線2018

人工智能是人們討論的焦點,但仍處於發展初期:一些新想法不斷出現,但當前的一些想法或許達不到預期。Gartner新發布的人工智能成熟度曲線將幫助CIO和IT領導者跟蹤重要趨勢和創新,以確定其AI計劃中的範圍、狀態、價值和風險。

報告認為,目前是決定人工智能未來的決定性時機。全球只有4%的CIO表示他們正在從事人工智能項目。有關人工智能的每一個決定都會影響其長期發展方向。人工智能既是烏托邦,又是反烏托邦,實施AI的焦慮正在增加。“人工智能”這一術語高居Gartner網站新興搜索、高增長搜索和熱門搜索的前十位。許多行業的數據和分析領導者正在尋求突破,他們應該從長遠來看這一目標。然而,AI的直接影響還僅限於在實際應用中。為了找到短期的獲利並打造人工智能的長期願景,首席信息官,IT領導者和AI領先者應該跟蹤主要的人工智能趨勢:

會話人工智能受到許多企業推動。為了開發聊天機器人和語音啟用策略,實施者應該關注虛擬助手,聊天機器人,NLG,NLP和語音識別等步入平緩發展之前的時間。

計算基礎設施推動人工智能的進步,並正在為人工智能量身定製。這將是AI發展的前沿。

人工智能正向大量應用程序開發人員和軟件工程師普及,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將在兩到五年內成為主要的AI實施人員。CIO和IT領導者應該鼓勵開發人員嘗試使用AI開發人員工具包和AI PaaS,並提高他們的技能。

應該關注一些新的進入者,如:AI治理、AI開發人員工具包、知識圖譜、AI PaaS、聊天機器人、支持VPA的無線揚聲器、智能應用程序、RPA軟件等。

一些說法發生變化,如深度神經網絡(深度學習),以前主要稱為深度學習。另外,報告劃分了處於上升、頂峰、下滑、爬坡、佳境五個階段的不同AI技術,以及從曲線上消失的AI技術。

麥肯錫 :如何成功建立大型數據平臺

對大型企業而言,數據平臺不僅是一種選擇,而且是一種必需品。強大的數據和分析平臺可以幫助企業提高效率、獲取實質性價值,並發現新的收入和增長機會。

為快速構建數據平臺,以推動實際業務價值的實現,需要著重考慮五種關鍵因素:

1)確保所做的一切在六個月內開始產生影響。為數據和分析平臺開發和優先處理用例時,最重要的一個標準是加快業務影響。可以首先選擇“快速獲得投資回報”的用例。

2)使用現有數據作為平臺建設的突破口。

逐個迭代地構建平臺更容易成功。在整個企業中採用關鍵用例(例如數字化資產維護工作流程)並逐塊構建新平臺。

3)部署數據分析僅用以解決實際業務問題。有兩條建議:使用新平臺來增強和改進在做的事情;確保將新開發的工具和功能嵌入到現有的功能和流程中。

4)加倍投資人才、文化和流程的建設。確保企業擁有有效實施這些技術的人才、文化和運營模式很重要。注意四點:採用敏捷運營模式,採取小步驟,快速循環實驗,並根據需要立即糾正;能力至關重要,需要保證擁有所需的、足夠的數據科學家、工程師,平臺架構師和分析員;從上到下推動數據治理;確保人們購買高級分析服務,並將其作為新文化的一部分。

5)企業數據的民主化使用,以促進內部創新。兩個簡單的規則:所有數據都應由企業擁有,而不是業務部門或流程所有者;向所有員工提供數據,並教他們如何使用。

FCC :FCC關於28GHz和24GHz頻段頻譜拍賣程序及要求的通告

FCC於8月3日發佈了28GHz和24GHz頻段上5G頻譜拍賣的申請和競價程序。兩個頻段的拍賣將分別進行,並採用不同的競價方式。11月14日開始拍賣28GHz頻譜許可證,採用標準的同時多輪拍賣方式,分2個425MHz頻譜塊,以郡縣為單位發放;拍賣結束後開始24GHz許可證的競價,採用時鐘拍賣形式,分7個100MHz頻譜塊,以局部經濟區(PEA)為單位發放。公告還宣佈了拍賣過程中的規則以及小企業、農村服務提供者參與拍賣的信貸上限。

FCC表示,通過建立這些拍賣程序,委員會進一步努力確保美國在無線寬帶領域的持續領導地位,這是經濟增長、創造就業機會、公共安全和全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