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 索南达杰 用生命守护可可西里

索南达杰 用生命守护可可西里

在可可西里的野生动物王国里,最广为人知的就是藏羚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因其绒毛织成的披肩在西方大受欢迎,藏羚羊遭到无情的猎杀,一度濒临灭绝。

杰桑·索南达杰生于1954年,藏族人,从青海民族学院毕业后,他放弃留在城里的机会,毅然回到养育他的故乡,立志把自己的一切献给治多草原。

1991年,治多县人民政府将索南达杰《关于管理和开发可可西里的报告》的提案上报玉树州人民政府,请示成立可可西里保护机构。1992年7月,索南达杰组织中国第一支武装反盗猎的队伍——治多县西部工委(别称野牦牛队),并兼任西部工委书记。

由于可可西里富含丰富的矿产及野生动植物资源,引此许多盗猎者的觊觎,他们结党营私,与帮派勾结,西部工委成立的目的便是专门负责该地区自然资源的保护,索南达杰任内曾12次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亲自进行野外生态调查及以藏羚羊为主的环境生态保育工作,共计抓获非法持枪盗猎集团八伙,有效打击了盗猎者嚣张的气焰。

对于盗猎者的无法无天,索南达杰曾感叹到:“这里不是无人区,而是无法区。”他在到可可西里亲自考察过后,成立了“野生动物保护办公室”及“高山草场保护办公室”。另外,他也对保护可可西里地区的矿产,包括金矿与盐矿做出了贡献。在治多县任县委副书记兼治多工委书记时,他致力于开发利用资源,为振兴民族经济做出了贡献。

索南达杰先后12次率领工作组进入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的可可西里无人区,进行了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调查和从事以藏羚羊命运为主题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成为可可西里野生动物保护第一人。他还组织成立了“可可西里野生动物保护”办公室和“可可西里高山草地保护”办公室,向有关部门申请成立了“西部林业公安分局”和“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94年1月18日,40岁的索南达杰和4名队员在可可西里抓获了20名盗猎分子,缴获了7辆汽车和1800多张藏羚羊皮,在押送歹徒行至太阳湖附近时,遭歹徒袭击,索南达杰为保护藏羚羊在无人区与18名持枪偷猎者对峙,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被可可西里-40℃的风雪塑成一尊冰雕,成为所有热爱生命的人们心中的英雄。

索南达杰的儿子索南旦正回忆说,父亲当初主动要求来可可西里,与偷猎者做斗争,“父亲有特别超前的思维,就是现在的人所说的环保,当时信息比较闭塞,但是他很爱阅读。他那时骑马下乡,有一段路和可可西里隔山相望,他说山的另一边有片广袤的地区风景很美,很多野生动物在那里生活。回到县上后,他向当地政府报告了情况。经过批准后,他就来到了可可西里(进行保护工作),但是当时已经面目全非了,甚至比想象中的还严重。后来,父亲与盗猎分子、盗采分子产生了巨大的矛盾,最后导致了那件事的发生。”

为了纪念索南达杰,可可西里的第一个保护站以他的名字命名。1996年5月,中国国家环保局、林业部授予索南达杰“环保卫士”的称号。1995年,可可西里省级自然保护区成立。1997年12月,国务院批准并公布该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9年9月更名为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部,总面积450万公顷。是21世纪初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较好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建成的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主要保护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动物、植物及其栖息环境 。

2017年7月7日,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青海可可西里经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同意,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1处世界遗产。同年11月,青海可可西里、新疆阿尔金山和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发布公告,禁止一切单位或个人随意进入保护区开展非法穿越活动。

索南达杰 用生命守护可可西里

中华儿女

家国天下,民族脊梁

长按二维码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