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中國經濟沒了房地產真的不行嗎?

中國經濟沒了房地產真的不行嗎?

7月16日,國家統計局公佈多項宏觀經濟數據。

2018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6.8%,國民經濟運行延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縱觀2018年上半年,GDP三駕馬車全部淪陷,各項指標均呈下行趨勢。今年5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落到6.1%,創1999年12月來的新低。但房地產增速從去年底的7%上升到10.2%,已持續三個月在兩位數的增速。房價的高漲帶動了庫存下降及居民搶購房產的熱情,也帶動了房地產投資的熱情。由此可見,若非房地產價格高企,整體投資增速及民間投資增速將以更快速度回落。所以說沒房地產真的行嗎?

中國經濟沒了房地產真的不行嗎?

為什麼沒房地產真不行

2012年以來房地產投資增速經歷大滑坡,佔固投比重一再下降,又搞了去庫存,房子供應怎麼可能夠?

以2012年作為起始年,統計了這些年房地產投資和固定投資總金額之間的起伏、增速等。

回顧和盤點過去幾年房地產投資、固定資產投資總金額之間的關係,對於未來的房地產走勢,或許能窺覷一二。

中國經濟沒了房地產真的不行嗎?

通過上圖,可以發現,2012、2013年,房地產投資佔固投比重超過19%,那一年後,迄今為止,我國房地產投資佔全國固投之比,沒有回到最高值。

回溯歷史,那個階段末期,公租房為代表的保障房建設如火如荼,達到高潮;房價接近當時的高點,但增速顯得已經溫和了很多;各類商業綜合體、寫字樓投資熱情極高,地方上恨不得都迅速多搞出幾棟A級寫字樓、超級商業綜合體……

而那也是上一輪房地產最後的夢幻。沿著那條路有兩個可能,一是繼續吹大泡沫,二是產能過剩,特別是商業辦公地產過剩近在咫尺。

決策者選擇要建成史無前例的最大公租房體系,同時市場要發揮作用,供地達到高潮,引導開發商中小戶型要多建,要讓可以買房的人都有房買、逐步買得起。

如下圖所示,2012、2013年全社會投資高歌猛進。房地產也是如此,房地產投資在2013年達到近20%的增速。

中國經濟沒了房地產真的不行嗎?

這就意味著各類房產供應即將過剩,庫存就要到來。投得越多,貨幣開始中性、調控開始發揮效果,投資客退場,庫存來了。

而2014年庫存問題產生後,辦法是去庫存,是很多城市有意控制土地供應,是房地產投資增速整體滑坡。

在經歷了幾年去庫存後,2018上半年,房地產投資增速一路爬坡達到9.7%,而同期固投增速創下6%的新低。

資本絡繹不絕進入房地產,投資整體有點乏力。

沒有好投資標的,又開始大投房地產,後果是什麼?

有地有錢資產荒,就乾地產

2013年住宅投資增速見頂後,一路猛跌,但2017年開始增速已經比同期全社會固投增速高出2個多點,如今更是高出近8個點

和房地產整體的投資趨勢一樣,住宅投資佔固投比重2012年見頂後,也經歷了趨勢性向下。

如下圖,投資不夠,供應不夠。沒有2012、2013年住宅投資佔比的高峰,就不會有2014年的庫存。

中國經濟沒了房地產真的不行嗎?

沒有庫存,又何至於去庫存。要完成去庫存,只好少供應地,只好讓投資減下來。這個時候,政策、貨幣環境利好樓市,搶房開始。庫存更少,房價只能往上勢不可擋。

好消息是,2018上半年數據顯示,住宅投資佔全社會投資的比重開始恢復2012、2013年的高點,雖然還略差一點。但也達到了13%。當然,還得看下半年的。

從過去一年多,高層要求各大城市增加土地供應的要求、土地成交數據看,這一可喜的變化值得高興。

中國經濟沒了房地產真的不行嗎?

住宅投資增速和固投增速的對比,也很說明問題。統計顯示,如上圖,2013年住宅投資增速19.4%見頂後,一路猛跌,但2017年開始增速已經比同期全社會固投增速高出2個多點,如今更是差距拉到近8個點。

這或許再次說明,很多實體企業投資意願不足,包括因為債務控制,基建投資也開始遇到瓶頸,那麼現在什麼最火?

房地產,特別是住宅供不應求、最好賣。剛好供地,幾年後整體終於反彈。有地、有錢、資產荒,就是地產了,特別是住宅!

對於剛需來說,不知道這算是好事還是壞事。如果住宅投資像前幾年一樣,持續乏力,供應更不夠。但今天,全社會投資下滑到個位數,住宅投資增速卻回到兩位數。

如果經濟結構改善不夠,出口不夠給力,那麼意味著經濟的增長,會不會越來越倚重房地產,特別是住宅?資本會怎麼選擇?未來怎麼了斷?

地產投資增速回升會循環去庫存嗎

看完上面幾張圖,是不是有人會想問,如果房地產、住宅的投資增速繼續反彈,再創幾年前的新高,會不會出現供應到時又過剩,又要來一輪去庫存?

我們確實進入老齡化社會了,人口紅利期或許真的就這10多20年了。但我們整體還是一個沒有完成城市化、工業化的國家。

對於很多需要上車的人來說,上述幾組圖數據的結論是,房地產、住宅投資希望增速更高吧。只有增速上去了,甚至是投資過熱了,這個時候供應和房價之間才能維持平衡。

至於未來是否又會導致庫存,是否又出現去庫存的情況,就要看決策者的智慧和決心了。

另外提示一句,如今住宅投資增速回到兩位數,也和地價走高、物價有關。比如看數據,1-6月住宅施工面積487933萬平方米,增長僅3.2%。當然,能有這個成績也不錯了。這比2016、2017年又有進步,比2015年的負增長更是要好。

內容來源/槓桿遊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