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老照片:1900年的天津大沽炮臺,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鐵證


大沽口炮臺遺址位於天津市,原置於海河南北兩岸,素稱“津門之屏”。大沽口炮臺遺址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又以“海門古塞”之譽評為“津門十景”之一,並確定為天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在明代,大沽口開始設防,炮臺初建於明代嘉靖年間,鴉片戰爭前後更加大規模擴建,咸豐八年為加強海防,確保京城安全,清朝政府在南、北兩岸修築“威”、“鎮”、“海”、“門”、“高”座大炮臺和20多座小炮臺,防務不斷加強。

近代隨著國外列強對華侵略,大沽地區更成為北方戰略要地。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提督史榮椿率部堅守炮臺,與英軍激戰,大部分愛國官兵壯烈殉國,史稱第一次大沽口保衛戰。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後,帝國主義列強為確保他們在中國橫行,強行拆去了大多數炮臺,後來只殘留有南岸的“威”字和“海”字炮臺以及北岸的“方”炮臺。


明初,永樂皇帝朱棣遷都北京後,大沽海口的戰略位置日漸凸顯,這裡是從海上進京的唯一門戶,一旦失守,首都就將毫無遮攔地暴露在外人眼前。嘉靖年間,為御倭寇,大沽口海防戰備日緊,構築堡壘,駐軍設防。

1816年,清政府在大沽口南北兩岸各建一座圓形炮臺。炮臺內用木料,外砌青磚,白灰灌漿,高度約為一丈五尺,寬九尺,進深六尺,這-是大沽口最早的炮臺,建造得堅固如山。到1841年,經過數年經營,大沽口炮臺已建成大炮臺5座、土炮臺12座、土壘13座,組成大沽炮臺群,一套完整的軍事御體系已見雛形。

1858年,欽差大臣僧格林沁鎮守大沽口,整修炮臺,再建炮臺5座,具中3座在南岸,2座在北岸,分別以“威”“震”“海”“門”“高”五字命名,寓意炮臺威風凜凜鎮守在大海門戶的高處。


從1840年至1900年整整六十年間,外國列強為奪取在華的經濟利益和政治特權,於1858年,1859年,1860年,1900年先後對大沽口炮臺發動了四次入侵。他們依仗“船堅炮利”把大沽地區置於其鐵蹄蹂躪之下,乃至進逼北京,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把譽為東方藝術宮殿的圓明園焚之一炬,迫使清統治者兩次離京出逃。

大沽口炮臺是中華民族抗擊侵略,不畏強暴的歷史見證。面對強大的侵略者,大沽地區軍民,一次次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同入侵之敵進行殊死搏鬥,向世界顯示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勇敢堅強的民族氣概。為此,偉大的革命導師馬克思於1859年寫下《新的對華戰爭》一文,嚴厲譴責侵略者挑起“海盜式”的戰爭,熱情讚許中國抵抗是“有理”的正義行動。

1901年清政府籤《辛丑條約》,炮臺被拆毀,僅餘遺址,唯有南岸“海”字中炮臺,上磚下石建築,內部三合土夯實,還保存完好,為近代列強侵華與中華民族抗禦外侮鐵證。教育後人“勿忘國恥”,牢記“落後捱打,科技興國”的信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