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5 暴力美學的巔峰:殺死比爾

暴力美學的巔峰:殺死比爾

一部真正的好電影,其中的臺詞必定是要能夠給人以深刻觸動的感覺。它會停留在你腦海裡,和畫面一起一遍又一遍地重複。它們其實只是些詞語,而獨特的排列方法將它們組成了清晰的句子。然後在電影構成的獨特環境下,每個句子又擁有了一種別樣的氣息。

暴力美學的巔峰:殺死比爾

殺死比爾裡面,昆塔只是想告訴你,電影根本不需要什麼XX內涵,就這樣,一個極端精彩,跌宕起伏,波瀾曲折的四小時長的復仇故事,完美的展示了電影中除去內涵之外的一切足以構成“偉大作品”的全部因素。昆塔根本不在乎你是不是會批評他的作品全無內涵。

暴力美學的巔峰:殺死比爾

最早聽說“暴力美學”一詞是在電視裡看關於吳宇森的影評,當時記住了周潤發之所以有打不完的子彈,不是因為編劇太傻,也不是科技進步快,而是暴力美學,至於為什麼暴力要以這樣的形式被演繹,就不是我所能猜透的了。

暴力美學的巔峰:殺死比爾

昆塔在KB1中給了我關於暴力美學的全新認識,我第一次明白暴力真的可以如此美麗。當我向同學推薦這部電影的時候,他問我是不是很血腥,我說是的,非常血腥,但一點不噁心,相反,真的很美。

暴力美學的巔峰:殺死比爾

頭顱被斬斷後不停噴血的脖頸,子彈打進腦袋之後留下的大洞,一隻又一隻被斬斷的手腳,甚至子彈打進頭顱的慢鏡頭全過程,當然,是用動畫詮釋的。看完KB之後真的很懷疑吳宇森的暴力美學到底能不能稱為美學,也許以後應該把吳氏電影稱為“暴力神學”,也許昆塔才是暴力美學。

暴力美學的巔峰:殺死比爾

電影的音樂同樣是KB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從第一部片頭的《我的寶貝拒絕我》,到影片中大量屬於六七十年代的懷舊音樂,都讓整部電影在緊張之餘不失機智。而每次Beatrix見到仇人時的警報聲更是充分地達到了提醒觀眾的目的:嗨,注意,我們的新娘又要大開殺戒了。

暴力美學的巔峰:殺死比爾

Quentin Tarantino先生越走越遠,他的身影在我看起來有點迷茫。當電影終於結束,一個女人哼著《Goodnight Moon》,心不在焉的在歌詞中閃現一兩個刀啊,槍啊的字眼,我一陣驀然醒悟後輕微的感傷——KILL BILL是一部浪漫的愛情片。

暴力美學的巔峰:殺死比爾

你們曾經一起度過美好的時光,當一方消失的時候,另一方努力的去尋找。你們就是這樣互相重視對方,卻最終對對方舉起了不世出的好刀。你們會對對方做出殘忍的事情,互相報復,不能停止,完全不顧什麼“愛是堅持,愛是恆久忍耐”。

暴力美學的巔峰:殺死比爾

看完整部戲之後,回首全過程,一個發現足以另我們驚訝:我們一直被吸引,全情投入,卻始終置身事外。很多時候,當我們被電影吸引的時候,我們是把自己也加入到電影之中的。絕大多數導演吸引觀眾注意的方式是讓觀眾認為自己就是劇中人,而昆塔根本不屑於這麼做。

暴力美學的巔峰:殺死比爾

劉玉玲的表演很是到位,先是用很嫵媚的小女人嗓音,抑揚地讓文字從嘴裡柔順的流出,到了最後兩句語氣突然轉折,殺手和大姐大的犀利目光從眼裡射出,使整段對話結束在權力與死亡的威嚴中。

暴力美學的巔峰:殺死比爾

看KB的最大感受就是純粹的enjoy這個故事,而不是參與進去,並且enjoy的過程是和昆塔一起完成的,就好像昆塔在排戲,而我們就在拍攝現場,不是影院,不是家裡,是現場,昆塔就在我們旁邊,或者為我們解釋戲裡的一切,或者手舞足蹈的演員和工作人員,或者沉默不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