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湖南農民患怪病致盲,唯一公認療法卻過敏,最後只能這樣了

湖南郴州,而立之年的楊文(化名)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他跟妻子務農為生,一雙兒女都已入學,日子普通卻也滿足。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怪病卻打破了這個家庭原有的平靜。

湖南農民患怪病致盲,唯一公認療法卻過敏,最後只能這樣了

2017年8月,楊文無來由的出現眼睛模糊,連續2周看不清東西。從縣級醫院到市級醫院,先後經過3家醫院的檢查,他才最終被診斷出患有視神經脊髓炎。這是一種神經免疫疾病,臨床上以視神經和脊髓同時受累或相繼受累為主要特徵,病情進展迅速,可在短時間內導致癱瘓和失明。

楊文就診的醫院已經是當地醫療水平最好的醫院,但面對這樣的疑難病症,基層醫生還是力所不及。治療視神經脊髓炎,需要豐富的臨床診治經驗,還需要針對患者病情制定完善的康復理療方案。經過3次治療,楊文的病情仍未見好轉。最終,楊文的主治醫生推薦他們到北京或者上海的大醫院找專家尋求幫助。然而,數百公里外的大城市,去哪家醫院、找哪位專家、是否能及時掛上號?種種不確定因素都使得楊文的求醫之路顯得艱辛而漫長。

湖南農民患怪病致盲,唯一公認療法卻過敏,最後只能這樣了

用藥過敏,另闢“換血”新法11月底,

幾經輾轉,楊文總算通過幾位醫生的間接推薦,找到了上海某醫院的免疫疾病中心主任陳偉民教授。陳偉民教授有著多年的臨床經驗,特別擅長視神經脊髓炎、多發性硬化等神經科疾病的診治,在患者和醫生同行當中都頗有口碑。

此時的楊文,左眼視力已下降到0.12,雙下肢無力的症狀也在逐漸加重,“考慮到他病情有所延誤,並且對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口服激素過敏,我們在更換激素類型後,還需要尋求其他治療方法。經過評估,我們決定聯合ICU的CRRT團隊,為他進行免疫吸附治療”。2017年下半年,陳教授已經採用免疫吸附治療法治癒了十幾例視神經脊髓炎患者。

採用免疫吸附治療視神經脊髓炎,就是一種物理“換血”療法,把體內血液緩緩泵入血液分離器,分出細胞成分後,分離出來的血漿再經過免疫吸附柱吸附過濾,把血漿中可能的致病抗體和疾病相關的炎性因子等吸附過濾掉,最後再把“清洗”乾淨的血漿和前面分離出來的血清重新輸入人體。整個“換血”的過程看似簡單,對醫護的要求卻非常高,需要在醫護人員嚴密監護下進行。

治療2周後,楊文的視力從0.12恢復到了0.5,體內的抗NMO/AQP4IgG從1:320變為1:32,效果堪稱“驚豔”。“目前檢查結果顯示治療效果超出預期,所以一定要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才能儘快好起來。”陳教授的這番話,讓楊文夫婦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生活總算照進了一束光,讓他們在這個冬天感受到了溫暖。

湖南農民患怪病致盲,唯一公認療法卻過敏,最後只能這樣了

陳偉民教授表示,這個病的患病率大概是萬分之0.25,每十萬人中約有2.5例,全國大概三萬多例左右。政府和社會對常見病比較重視,比如腦中風、心梗等,但是社會和政府對罕見病關注度相對較少,比如醫保對一些罕見病藥物覆蓋較少,我們應該在有餘地的時候更多關注罕見病,也是社會及醫學倫理的一種升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