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成年人的家庭裡,“界限”難能可貴

成年人的家庭裡,“界限”難能可貴

前一段時間熱播的韓劇《請吃飯的漂亮姐姐》 裡,有一個地方讓人印象深刻——女主角尹珍雅已經35歲了,還跟父母住在一起,談戀愛都偷偷摸摸,不敢跟父母說。

當她媽媽知道她愛上了閨蜜的弟弟,更是百般不同意,母女倆相愛相殺,糾纏不清,令人唏噓。

看到這裡的時候,就一直在想,一個已經35歲的成年人,為什麼不能自由談一場自己想要的戀愛?

其實,仔細想想,像尹珍雅這樣跟父母糾纏的成年人,我們身邊比比皆是:

已經成年,還跟父母在一起吃住;

已經結婚生子,還跟依賴著父母生活;

父母想讓孩子獨立,不放心;

孩子想讓父母獨立,又覺得自己不孝順……

這種“共生”的家庭關係在東亞最是典型,由此形成一個個關係緊密的家庭,同時,也累積了一代代的家庭矛盾。

01

父母和孩子,誰不肯“斷奶”

“共生”關係的家庭,往往缺少“分離感”:孩子雖然成年,但是父母依然會以監護人自居,愛著或控制著孩子。

很多父母,無法從和孩子的共生關係中得體地退出,無法把孩子看作獨立的個體,不管孩子多大,都認為孩子是自己的一部分,無法分清你是你,他是他。

微博上曾有個段子,就描述了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用心良苦”:

5歲,我給你報了少年宮;

7歲,我給你報了奧數班;

15歲,我給你報了重點中學;

18歲,我給你報了高考突擊班;

23歲,我給你報了公務員;

32歲,我給你報了《非誠勿擾》……

即便孩子長大成人,父母還是想為他們安排好道路。

小盧是80後獨生子,從小被父母寵到大。父母只要他學習好,什麼都不要他管,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小盧結婚有了孩子後,父母為了方便照看兒子和孫子,特地在小盧同一個小區租了房子。父親負責帶孫子,接送孩子上下幼兒園;母親承包家務,一日三餐,打掃衛生。

小夫婦下班回到家,就往沙發上一躺,一人握著一部手機……

一開始,老倆口還挺樂呵地照顧孫子,直到孫子4歲多,越來越頑皮,他們漸漸覺得力不從心,然而,想想為了兒子少點壓力,就忍下來了。

老倆口心理其實也矛盾:既希望孩子獨立,又失落於孩子可能不需要父母了,同時還擔心孩子照顧不好自己。

像小盧父母這樣含辛茹苦的中國式家長,歸根到底是他們把自己的價值感都放在孩子身上,看不到除此之外自己的價值。

某銀行曾發佈過一份全球教育報告:

超過82%的中國家長已經做好為孩子的成功作出“犧牲”的準備;

超過三分之一的中國父母幾乎完全喪失了個人時間。

這種“犧牲”,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卻有些現實和殘忍:

父母通過對孩子的控制來實現自己的佔有慾;

通過對孩子的依賴來獲得自身的安全感

通過對孩子的呵護來尋找價值感。

其實,成年人最害怕的,除了生活的壓力、情感的重擔,還有父母的期望和眼光。

特別是傳統的父母,他們在成為父母的那一刻,幾乎就放棄了自己,父母這個身份,將伴隨他們接下來漫長的人生,孩子,成為了他們生活的中心和價值的結晶。

02

父母得體地退場,是一種修養

父母離不開孩子,是父母不願意成長,不願意從父母身份畢業。可也有不少孩子,成年後離不開父母,寧願呆在共生的親子關係裡,也不願意獨立。

一方面,他們缺乏內在的安全感;另一方面,他們怕自己離開父母,會讓父母傷心,認為自己不孝順。

在傳統觀念中,孝順的一方面就是在父母上年紀之後,為他們提供必要的經濟和精神支持,為了這份精神支持,很多年輕人選擇“父母在,不遠遊”。

於是在不知不覺中,他們以各種方式使自己停留在需要被父母照顧的狀態中,來緩解父母被拋棄的焦慮。由此陷入互相膠著、互相“需要”的共生關係

我不離開孩子,是擔心孩子不能照顧自己;

我不離開父母,是擔心父母沒了情感寄託。

可是,孩子長大了,就應該和父母分離,各自進入自己的成人世界,活出自己的樣子。這種心理斷奶在孩子青春期就應該完成,同時,父母也應該“斷奶”,得體退出孩子的生活:

在生活中脫離孩子、消除情感上的依賴性。

成年人,都應該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我們不用把父母的價值背在自己身上,父母也不應把自己的價值放在孩子身上,我們都應該有各自精彩的人生。

接受“父母身份是有期限的”這一現實。

每個孩子尋求獨立的年齡會有差異,當孩子表現出獨立的需要時,父母就應該做好各自分離的準備。

這有些殘忍,過程中也許艱難,卻是成年人真正獨立必須面對的現實。

03

親子關係中,最重要的是自我成長

其實孩子和父母,很多時候都是不平等的。 小時候,孩子仰視父母 ,靠父母的照顧才能成長;長大後,父母仰視孩子, 靠孩子來實現自己的價值。這種模式下的家庭,很難各自獨立。

心理學大師海靈格曾說過:“好的家庭,一定有界限感。”

什麼是界限感?是在人際關係中,懂得自己與其他人或物,都是獨立存在的個體。

界限感,會讓一段關係變得舒服,是掌握適當的分寸,你有你的空間,我有我的自由,各得其樂。

心理學者曾奇峰說:撫養者越是能夠給予孩子高品質的親密關係,孩子就越有能力扶養者分離。

高品質的親子關係,教會孩子學會像成人那樣去愛:尊重父母,不必為他們的衝突負責,而是學會從家庭的牽連中釋放自己。

每個家庭,都需要在特定的時候,舉行一個溫和而堅定的“獨立儀式”,代表從此以後孩子能夠從這個家庭中獨立出去,為自己負責,比如孩子搬離父母家、父母取消子女在家裡的房間。

龍應臺在《目送》裡寫道: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這“不必追”三個字道出了親子之愛的真諦。

父母與孩子親密是為了最終的別離。在別離之後,另一種親密即將發生,那就是擁有自我的父母和不斷長大的孩子。

其實,父母子女一場,活成自己,是孩子和父母給對方最好的禮物。

作者∶JK不二子

簡介∶資深少兒教育工作者,多家平臺簽約作者,專注親子教育,少兒心理諮詢師在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