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不得不從五千年前說起的區塊鏈保險

區塊鏈技術對金融行業的顛覆影響已在眼前,保險作為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對區塊鏈+保險的探索和重構也飛速推進著。在快馬加鞭地呼喊著快速落地和增長的同時,我們也應該適時檢視當下的區塊鏈保險項目或產品,是否真的符合保險的本質,是否真的滿足人們對原始保險的訴求。

那麼什麼樣的區塊鏈保險才最能貼近保險的本質呢?我們不得不從五千年前說起。

前緣:不得不從五千年前的原始保險說起

任何事物的初級形態最能反應原始需求。保險起源於人們與大自然相處中,未雨綢繆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發生時,如何降低個體和群體損失。有歷史資料記載的,中國最古老的保險制度可追溯為倉儲制度,另有孔子的耕三餘一思想也被認為是保險萌芽之一;在國外古埃及的石匠喪葬互助組織和古羅馬士兵集資給家人的行為,都是早期的保險思想、行為和制度萌芽的體現。

不得不從五千年前說起的區塊鏈保險

我們不難發現,在這一個階段的保險行為都是為保障某種場景而產生的,糧食存儲是為了防止飢餓和死亡發生,喪葬組織則是為了避免死無葬身之地,羅馬士兵為了讓家人在自己戰鬥死亡後有經濟補償,都是根據具體的某種需求,集體達成一種共識,成員也相互信任,內容也相對單一,保險環節也特別簡化,而最終成員的利益得到保障,以預防減少可能產生的損失。

不得不從五千年前說起的區塊鏈保險

前世:現代保險誕生,漸漸趨於商業運作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形態的複雜化以及商品經濟的發展,保險開始從群體中剝離出來,第三方(國家或者其它經濟組織)開始介入,並慢慢地發展成為一個商業行為。

業界普遍認為現代意義的保險起源於海上保險,為了保障海上貿易的正常運行,法定某位貨主的損失由包括船主、所有該船貨物的貨主在內的受益人共同分擔。隨著海上貿易的盛行,保險意識得以擴散,隨之發生了一系列保險的標示性事件,如咖啡勞合社出現、各雷基亞人壽保險都催生著現代保險的誕生。業界普遍認為第一份現代保單為1384年的比薩保單。

不得不從五千年前說起的區塊鏈保險

同時在中國古代保險形態也趨於多樣化,除了保有原始保險思想的“義倉”“社倉”“廣惠倉”外,也出現了類同國外海上保險的商業保險。比如“船幫組織”和“鏢局”。保險的流通範圍漸漸往經濟及其它領域延伸,更多的第三方參與到保險中來,第三方往往具有一定的公信力和影響力,來進行信任背書。

隨著保險經濟的壯大發展, 越來越多的監管、投資、中介等各類機構加入,為保險進行信任支撐,保險系統越來越複雜,運行成本也越來越高,這些成本最終也加註到個體身上。同時人們也由關注保障場景本身,開始轉向返本、分紅、付息等周邊的經濟收益上,更是抬高了保險的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

不得不從五千年前說起的區塊鏈保險

在上面的結構圖中,個人的風險保障已不再是保險考慮的首要問題。保險的本質屬性已經被掩蓋到最底層。

今生:CIC區塊鏈保險復活原始保險

我們追溯原始的保險形態,對比現代保險的結構,不難發現,正是不被信任的第三方環節的增加,才會層層疊加保險成本。

幸運的是,在擁有區塊鏈技術的今天將可徹底解決保險中的信任問題,去掉冗雜的中間環節和第三方,還原保險的本來面貌。構建一個真正利民利己的全球化區塊鏈保險生態,這是CIC區塊鏈保險的最終理想,也是該社區團隊一直努力的方向。

CIC社區倡導的區塊鏈保險理念擁有區塊鏈去中心、組織自治、公開透明、數據可查的基本特點,這與原始形態的保險如初一轍,唯一的不同是,在原始社會形態中由“人和人的信任”變為“對密碼學、對計算機的信任”代替,在信任問題解決後,所有的第三方都可以消失,所有的附加成本也隨之減少。

不得不從五千年前說起的區塊鏈保險

從保險實現流程上看,在CIC未來區塊鏈保險生態上,個體將得到最簡化、最直接、最智能、最低成本的保障,其簡單、短小的流程與原始保險一模一樣!

個體和企業都可以在社區投保、承保,每一次的保險都是根據自己所擔心和規避的風險場景而進行的自發行為,一旦與其它社區成員達成共識,形成合約後,風險場景發生之時就是智能合約條件觸發之時,個體和企業立刻就能獲得賠付,從而有效減少了風險損失,讓自體利益最大化,這無疑是復活了原始保險形態,再續原始保險的初衷。

目前,CIC區塊鏈保險生態中,已有“新人保”“下架保”“CIC共識網絡”等多個應用風險場景產品和底層架構在運行,得到了社區用戶的廣泛認可和支持,CIChain社區構建的開放生態裡,有保險共識的個體、開發者和企業都可以加入其中,共創一個真正的區塊鏈保險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