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7 「征文15」浅唱|我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点击上方“芝兰园”关注我们

「征文15」浅唱|我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那天心事重重,甚是烦躁,就去找一个朋友聊天舒缓解压。他看到我萎靡不振,笑着说了一句,你有多久没有看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了?我愕然,随即笑了。

这句话是我以前和他说的。我当时说,当一个人烦躁的时候,苦闷的时候,觉得过得没什么意思的时候,都应该来读一读《我与地坛》,它可以让人的心安静下来,让人找回自己的初心,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让人更有信念和勇气,去面对人世间的一切遭遇,尤其是苦难!

初遇《我与地坛》,是成人高考自学的时候,它是大学语文教材里的一篇课文。那时候我在建筑工地打工,白天繁重的劳累过后,大伙们开始在工棚里吹牛聊天打牌,而我安静地到一旁角落,开始自己的学习。翻阅到了《我与地坛》的那一章节,这是一个不熟悉的作者,我想,应该是游记一类的文章吧!然而读着读着,走进了地坛,走进了史铁生的精神世界,也找到了一把解开自己精神困惑的钥匙。

「征文15」浅唱|我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史铁生说,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然后来到了他的地坛。他摇着轮椅在地坛里乱逛,历草木枯荣,看匆忙过客,经寒来暑往,看世间景象,一年又一年。他烦躁,抱怨命运的不公,追寻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甚至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想了好多年,终于弄明白了,人类的剧目需要每一个角色,每个角色都是上天的安排,接受角色安排是理性的和唯一的选择。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而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怎么活,才是一个长长久久的问题。史铁生最终用文字碰撞出了一条路,一条属于他自己的路。这条路无关喜悦,无关悲怆,却是他存在的意义。一个灵魂的救赎之路,就此完成!

我初读,震惊能有如此走心的文字,每一句都在我的内心里铮铮作响,引起我强烈的情感共鸣。这些文字又如温情的暖流,淌过我荒芜的心田,给我带来无限的滋润和孺养。我觉得,史铁生的遭遇,他的感悟,何尝不是我耿耿于怀的心事,念兹在兹的心结。

无数个漆黑的夜晚,当身旁的工友们已沉沉入睡,我却辗转反侧。在这个工地上,喊这位叔叔,叫那位大爷,我这个小小年纪在他们中间,显得那么的违和。觉得自己算是个读书人,看到外面世界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却还在这里重复千百年来一成不变的修地球的工作。想起好多同学还在校园里安静地读书,而我已经和砖头混凝土打了无数的交道。我觉得这些都不应该属于我,我应该和我的那些同学一样,安安静静地读书,像含苞的花骨朵那样等待美丽的绽放。

“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征文15」浅唱|我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我不想面对当下的生活,可还是要每天不停地在工地劳作。这不是我应该呆的地方,可我明明就呆在了这里,日复一日。我想逃离,想要到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地方,去找寻自己清晰的未来,可又能怎么做呢?所以,当我读到了《我与地坛》,就像找到了久违的知音,找到了宣泄的窗口,也找到了身处苦难中的救赎之道。

当时的语文教材里只有《我与地坛》的前三节,因为篇幅的原因,后面的章节舍去了。但这仅有的三个章节,已足够慰藉我那颗不甘的心灵了。在那个夜晚,在人声喧闹的工棚里,我沉寂在地坛里热血澎湃。我读了一遍又一遍,反复地理解,思索,去感受他字里行间的每一处火花。我热切地想象,它后面的几个章节又会是怎样的文字,有着怎样的求索呢!我都等不及了,第二天请了个假,就跑到当地的新华书店去了。我觉得,我找到了一个指路的明灯,我更加坚定的认为自学自修这个路是对的,是必须的,是我摆脱现在的生活困境,走近自己理想的一条路。虽然,我不知道自己的那个理想是什么。

第二年,我义无反顾地远离了工地,跑到了大城市去找寻自己的理想。我不知道这个理想在哪里,是什么,甚至有时候它比在建筑工地还要难,还要累。但我觉得不再重复一眼就看到头的搬砖生活,做的每件事都能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日甚一日,总会有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时刻

「征文15」浅唱|我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时至今日,依然在很多时候会迷茫,会感到无助,不由得就想到史铁生的遭遇,也再一次感受《我与地坛》的精神洗礼,让自己拥有接受当下的勇气,和为之改变的力量。

同样在心烦意乱的时候,在消极懈怠的时候,翻开书去读一读《我与地坛》,就能找回难得的安静,发现那个真正的自我,和自我存在的意义!

浅唱 本名刘庆伟,河顺镇马家山人,现在武汉工作。


「征文15」浅唱|我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 网图提供证明付酬 打赏>10元付酬 <10元平台维护

因微信系统修改,【原创】标识处只能显示开通赞赏的账户,芝兰园公众号公用赞赏为“作家吕志勇”,此账户即为【公用账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