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渡江節專訪|極致熱愛,擁抱長江的泳者

波光粼粼的水面,流暢標準的划水動作,清脆入耳的抱水聲,穿梭如魚,悠遊自若,一位泳者正在游泳。他就是今天的主人公,彭有順。是怎樣的熱愛讓一個人堅持游泳50餘載?又是什麼緣由讓他連續5年參加渡江節呢?“武漢天天賽”和你一探究竟。

游泳50餘載,樂在其中

彭有順是碧波芳華游泳隊的一員,今年55歲,是一位土生土長的武漢人,已有50多年的泳齡,閒暇時喜歡和好友一起在長江游泳,冬泳也不在話下。用他自己的話說,“在長江邊長大,游泳已變成一種本能”。

彭有順表示,游泳是從小的愛好,因為游泳,身體變得強壯不少;也因為游泳,結識到許多志同道合的泳友,生活愈發充實快樂。

渡江節專訪|極致熱愛,擁抱長江的泳者

圖:彭有順參加2017年渡江節

連續5年參賽,見證渡江節的蛻變

2013年到2017年,彭有順連續5年參加了國際渡江節,而這5年對彭有順有著非凡的意義。“還記得2013年第一次參加渡江節,我們還和奧運冠軍肖海亮一起渡江,沒想到不知不覺,自己已經陪渡江節走過了5個年頭。”說到渡江節,彭有順滿臉開心與自豪。

渡江節專訪|極致熱愛,擁抱長江的泳者

圖:彭有順5年渡江節獎牌

彭有順道,自從2009年恢復渡江節以來,渡江節的規模逐漸擴大,從剛開始的716人發展到去年的5000餘人,也增加了不少外地渡江方隊。如今渡江節已經成為江城武漢的新興標誌之一,其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大。

說到渡江節與科技的關係,彭有順有很多話說。2017年渡江節,主辦方首次採用感應芯片,實時掌握每一位選手下水、上岸情況,保證其安全。今年的渡江節首次啟用網絡報名通道,流程更加專業、便捷,得到泳友們的一致好評。同時也希望,渡江節的各項籌辦能夠越來越科技化。

安全,扛於我肩

2015年,彭有順以救生員身份參與渡江節,“選手能夠充分感受渡江氛圍,救生員則肩負選手安全重任”,作為救生員,要隨時觀察選手的體力狀態等,第一時間發現問題並施以援手,既保障選手的人身安全,也保障活動的順利進行。

為渡江節輸送年輕力量

彭有順表示,目前參加渡江節的大部分年齡偏大,希望引進更多的新生代游泳力量,為渡江節輸送更多的新鮮血液。

渡江節專訪|極致熱愛,擁抱長江的泳者

圖:彭有順

今年,彭有順就為渡江節輸送了不少年輕力量。因為在游泳館工作,得以接觸很多熱愛游泳的年輕人,看到不錯的苗子就會推薦他們報名渡江節。上次我們採訪到的3位首次參加渡江節的泳者,都是彭有順推薦的。據瞭解,本次碧波芳華隊有19人參賽,平均年齡在30歲左右,可以說是本屆比賽參賽年齡最小的一個團隊,真可謂“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強。”

渡江節專訪|極致熱愛,擁抱長江的泳者

圖:程照秋和倪若飄(經彭有順推薦報名2018渡江節)

“看到這麼多年輕人喜歡游泳,我很欣慰。希望渡江節能吸收更多的年輕人,成為老少皆宜的活動”,彭有順開心的說到。“其實年輕人也很喜愛渡江節,他們的父輩也曾橫渡過長江。武漢人對長江還是有情結的!”

針對首次參加渡江節的選手,彭有順給出兩點建議:一平時要堅持鍛鍊,提升耐力;二橫渡長江與游泳館靜水遊的阻力、感覺完全不同,需適應長江的水流和波浪。

武漢天天賽:一個體育娛樂化、全民化的互聯網平臺

“武漢天天賽”由武漢廣電技術支持開發,是一個體育娛樂化,全民化的互聯網平臺,致力於打造體育資訊、場館預定和賽事報名的綜合性互聯網平臺。

“武漢天天賽”是本屆7.16渡江節網上報名的唯一通道,助力渡江節更好的服務於大眾。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就像彭有順對青年群體的期望一樣,“武漢天天賽”祝各位泳者都能夠盡情享受7.16渡江節的樂趣,於人生道路上留下寶貴經歷,在游泳的路途中收穫更多美好。

最後:誠摯感謝彭有順接受“武漢天天賽”的採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