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打仗就有缺糧草的問題,比如長平之戰,難道士兵不打仗就不吃飯?

血檢通


古代士兵,並不是不打仗不吃飯,而是打仗的時候消耗很大,可能會缺糧。尤其是像長平之戰這樣的大戰役,兩國都會在全國招募新兵,招募來的新兵需要大量的糧草作為補給,仗打得越久,糧草消耗就越大。古代有一句成語叫做:“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出兵之前,先準備好糧食和草料。如果,國內糧草補給跟不上軍隊就會沒吃的,軍隊會因為缺糧而喪失戰鬥力,最終就將導致戰爭的失敗。

古代打仗,短時間內的戰爭是不會出現缺糧的情況。除非是打消耗戰,比如廉頗長期駐守在長平,幾十萬軍隊每天的消耗,不是一般國家財政能夠承受的。趙國在當時估計耗不起,沒有秦國那麼富裕,國內糧草有限,所以趙王要打一場有限的戰爭,必須速戰速決。於是,他心急火燎的派趙括冒然出兵,結果被秦軍攔腰斬斷沒有了退路,後勤補給斷了。最後,40多萬的趙軍被圍困幾十天,那40萬人沒有吃的,可想而知有多慘。其實,趙括最開始就該突圍,而不是餓得撐不住了才突圍,這是他作為年輕將領沒有考慮到的,說他紙上談兵其實一點也不為過。

打仗死10萬人,就少10萬人吃飯,更省糧食,這種邏輯不知道是誰說出來的。要知道,古代打仗不是為了節約糧食而打仗,而是取得戰爭的勝利,始終保持軍隊的戰鬥力。死10萬人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可以說是一場毀滅性的打擊,國家的士氣將會受到嚴重影響。所以,一個國家,寧願損失10萬斤糧食,也不願意損失10萬名士兵。如果,在戰場上勝利回國的士兵,很多會解甲歸田,回家種地,那時糧食的消耗就沒有那麼大,而打仗的時候損失一點糧食又算得了什麼呢?戰國中期魏國在“馬陵之戰”就是被齊國滅掉了10萬人,從此霸權衰落,一蹶不振,直到被秦國滅掉,魏國都沒有回過神來。

戰國時期兩國交戰,動不動就是幾十萬的軍隊,人要吃飯,馬要吃草。沒有糧食和草料,軍隊就會喪失戰鬥力。從當時六國的財力來看,只有秦國最強,當然東邊的齊國也很富有,但是齊國一直是以一種事不關己的高傲姿態,隔岸觀火,根本不顧其他國家的死活。不過,曾經被五國討伐,讓齊國也有些心灰意冷,所以不管他國死活。五國在缺少了齊國幫助的情況下,在財力方面無法與秦國抗衡。當然,秦國也不敢在中原打持久戰,秦國在西方一隅遠離中原。比如在長平之戰,他們也想速戰速決,因為秦國的戰線太長,後勤補給比趙國要困難得多,趙國長期防禦對秦國來說非常不利。就是因為秦國在長平消耗太大,需要速戰速決。拖得太久,糧草補給也很困難。假如,趙國偷襲秦國,將他們的糧草截斷,那麼秦國絕對是一場災難。只是在當時,趙國沒有考慮到這一點,結果被白起佔了先機,白起只用了兩千人就把趙括的軍隊截斷了,40萬趙軍面臨沒吃沒喝的風險,不過他們能堅持幾十天也是一個奇蹟了。

所以說,古代大戰


朕史


古代軍事後勤因為歷代兵制不同,情況不一樣。

以長平之戰為例,睡虎地秦墓竹簡記錄的秦律條文很清楚,冒領軍糧要受到罰戍二年的懲罰,也就是說秦軍的軍糧是國家供應的。

但是,什麼是軍糧?這就涉及到秦、漢的制度了,在秦律、漢律中,征戰的軍隊並不是常備的,而是臨時徵召的“卒”,由郡、縣尉統帶,組成部隊趕赴集結地,受中央政府派出的“將軍”(秦設將軍,位比九卿,無官署,戰時理論上統帶4萬人)領導。

“卒”是郡縣內滿足“已傅”(秦為身高標準,約為六尺六寸,年齡約為17虛歲,漢代為年齡標準,不更以下爵位為20虛歲)的男性,記錄於“現卒簿”和“卒更簿”中,隨時預備國家徵召,有兩個任務,一個是“興”,一個是“更戍”。

“興”卒是一個動員徵召行為,所以,每個參軍的“卒”,都要受領“致書”,也就是徵召令,收了這個文件,就要趕赴軍營報道,如果不去,就屬於逃亡,要處以斬首的“棄市”之刑。

而去了軍營的“卒”,就是吃軍糧的了,由國家供應。

而“更戍”就是我們理解的邊防軍,但是在秦國和秦朝這個行為不是“軍人”,而是“徭戍”,也就是一種“徭”,以月為更,就是在邊境服役1個月,往返和服役期間,秦國、秦朝的法律顯示,糧食屬於自備,即自己吃自己,只有“更戍卒”中被派去執行公差任務的,才能在任務期間吃公糧,由官倉廩食。

類似的還有郡縣屯戍和咸陽的中央軍,也就是衛尉和中尉所部,都是類似的“更卒”,也是自備糧食的。

而且,秦國和秦朝在咸陽的駐軍並沒有大多數“二把刀”想象得那麼多,只有2萬人左右,直到漢武帝時大興北軍五校和各宮衛士,長安的中央軍才達到了3萬人左右的規模。

也就是說,平時的秦國、秦朝、漢朝是沒有多少常備軍隊需要吃飯的。

東漢就完全不同了,由於取消了“更卒”制度,所以東漢的軍隊偏向職業化、世襲化,東漢在洛陽的中央軍只有小部分數千人不確定來源,可能是洛陽附近郡縣的更卒,其餘的近1萬人,都是跟隨漢光武帝劉秀起家的元從軍人後人。

這部分軍人,以及黎陽營、虎牙營、雍營等內郡常備大軍,就得靠國家供應軍糧了。

等到曹魏之後採取“世兵制”,就變成了軍人屯田,服役和戰時徵召,平時種地,也就是隻有服役和戰時需要國家供應軍糧。

這個體制,一直維持到了隋唐被府兵制代替,有所區別,府兵制下的府兵在到長安番上擔任“衛士”的路上,叫衣糧自備,當然平時還是讓你種地,到了長安番上的8萬人,則在服役期間吃公家飯。

但是,唐朝出征的軍隊叫行軍,徵召的士兵並不限於府兵,更多的是兵募,也就是平民徵召,這部分人在出徵前要把路上的口糧繳納給本地的官倉,領取食券,在去集結地的路上,憑食券在沿路的州縣官倉領取伙食。

到了集結地進入軍隊,則由軍糧供應,軍糧來自於行軍路線上的州縣官倉,不過戰爭結束後,行軍解散,回程的糧食,由國家提供。

在中唐之後,軍人成為一種職業,開始有軍餉了,平時也需要供應軍食,或者交錢開伙,故事太多,篇幅有限,就不多談了。


劉三解


打仗有句行話:“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所以有人說,外行看裝備,內行看後勤,糧草在戰爭中的作用可見一斑。題主的問題很有趣——打仗要糧食這是常識,可難道不打仗士兵就不需要糧食了嗎?

其實,這個問題應該這麼理解:同樣是這些人,是不是不打仗,糧食需求就沒那麼厲害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從兩方面來談:一個是收入糧食,一個是支出糧食。

既然題主說到長平之戰,就用這一仗為例。趙軍先是出動了20萬人到長平作戰,後來又增援了20萬人,總計40萬兵力。注意,這40萬人都是青壯年,也就是非常成熟的勞動力。為了抵禦外敵秦軍,他們不得不離開家園,放下手裡的鋤頭拿起刀槍。

長平之戰不是幾天也不是幾個月就打完了,而是前後持續了近1年時間(從公元前260年初到十月)。這就意味著,公元前260年整整一年,趙國耕地種田的青壯年勞動力少了幾十萬人。進一步掐指一算,少了40萬幹活的年輕人,下一年的糧食該比前一年少多少?這就是打仗帶來的副作用,糧食收入因為青壯勞力入伍參軍,會大幅減少。

再來看支出。

誰都知道,打仗對士兵來說是個體力活——拿刀砍人要力氣,騎馬射箭要力氣。戰爭中,體力的消耗遠遠超過平時,所以必須要保證士兵有充沛的體力,才能打贏戰爭。因此,士兵在戰時需要比平時吃更多的糧食,以補充能量。再說了,這幾十萬人都是青壯年,最能吃那種,國家必須支出大批糧食來保證他們的體力。所以,戰爭期間的糧食支出會遠遠大過平時,消耗糧食的速度也會更快。從支出角度來看,戰爭期間對糧食的需求也是最大的。

瞭解了糧食的收支,問題就好回答了。一旦爆發戰爭,由於青壯從軍,一方面後方的糧食收入會銳減,另一方面前線的糧食需求增加。一加一減之下,糧食自然就入不敷出了。因此,不少朝代在和平時期往往建設各種糧倉,有計劃地儲存糧食,以備戰爭的時候用。隋朝修建的洛口倉,裡面存儲的糧食夠長安和洛陽兩城的人吃十幾年。這樣未雨綢繆,就是為了應對戰爭時期糧食收入銳減和需求增加。

明白了這個道理,那麼開頭那個問題就不難理解了——不是士兵不打仗就不吃飯,而是打仗的時候吃得多卻產得少。

“許述工作室”核心成員查佳峰主答


腦洞大開的歷史


古代戰爭,軍隊的後勤補給壓力很大,能力卻很差。漢朝反擊匈奴作戰,深入大漠,幾萬騎兵要攜帶十幾萬馬匹,除了保持騎兵衝擊力以外,很重要的任務是隨隊運送糧食和草料。而這種運輸的量是不能以平時士兵消耗為基準的,原因在於運輸手段的落後。

軍糧運輸是古代戰爭後勤保障最關鍵的部分,也是始終無法得到妥善解決的問題。古代運糧主要靠人力和畜力,運輸過程中民夫要消耗掉大量糧食,道路越遠,運輸過程中消耗的糧食越多,前線戰士得到的口糧就越少。

以諸葛亮出岐山伐魏為例,軍糧一直是蜀漢的短板,川中不是沒有糧食,而是無法及時足量運到漢中大營。所以最後諸葛亮不得不在五丈原屯田,以便和曹魏長期對抗。到了清朝,情況也還是一樣,在西北青海作戰的清軍,後方運的糧食,一半都到不了前線,到新疆作戰補給就更加困難。軍隊駐紮時消耗的口糧和長途征戰時消耗的口糧數倍之差,主要就是因為運輸損耗。

不單是戰爭狀態,隋唐以來南糧北運逐漸成為國家維持穩定的常態,如果不是因為有大運河,我們是做不到的。應該承認我們的祖先在農業時代能把這麼大的國家組織在一起,以當時的技術條件,已經是管理學上了不起的成就了。


葉海林


士兵打仗時要吃飯,不打仗時自然也是要吃飯的,那有什麼不一樣嗎?打個比方哈。假如你是一位生在古代的壯士,平時在家衣食富足,但遇到敵人入侵,這時你覺得你有義務要上戰場抗敵。之後呢,你置辦了盾牌兵器,帶上些衣服糧食,然後花3天時間趕到兩百里外加入戰鬥。敵人暫時撤退了,但是問題也來了——你這走了三天又帶了這麼多東西,糧食可剩的不多啦。可敵人還沒走遠,那這要餓肚子了咋整?正好,碰上了村裡的一老鄉也來這打仗,糧食也不夠了。於是兩人一合計,你老鄉留下打仗,你回家多拿些糧食。然後,輕裝簡行,風風火火回到家,背上一袋糧食就往回趕。(請原諒我把這個“你”假設的有點兒愣)。等你回到戰場,老鄉都餓得兩眼放光了。拿出糧食一看,好嘛,也沒剩多少了——這來回六天路程,大部分都被你路上吃了啊!呵呵,別介意,我也就是打個比方。

實際上在前線吃飯和在家裡吃飯是絕對不一樣的,你的家裡就算有多的吃不完的糧食,在前線也免不了餓肚子,畢竟咱們也不能帶著家到處走。

對於農耕文明來說,最大一個弱勢就是容易被束縛在土地上。土地一年,或是說幾個月才能收穫一次,誰也不可能把沒長成的莊稼搬著走,如果離開土地太久就意味著要另謀生路了。離開自己的土地越遠,也就越難吃上飯。上升到國家層面,要餵飽一大群征戰在外的士兵,那就更加困難。

供養軍隊,最理想的情況就是由當地供給糧食,這就跟在家吃沒什麼區別,但是如果軍隊規模過大,地方承受不了,那就要從其他地方調派糧食到這裡支援。糧食在很遠的倉庫裡怎麼辦?像開頭那樣讓士兵跑去拿?那還打不打仗了?所以這時就要徵發勞役,牲畜,長途運輸糧食,而勞役,牲畜吃的糧食草料也都是要算國家的,運的糧食邊走邊吃,這都要算到糧食的運輸成本中。路上吃了兩成,那運輸成本就是剩下糧食的四分之一,吃了一半,那糧食價值就翻了一倍,吃的只剩一成了,那價值就10倍於初始。這些成本都要國家來承擔,如果國力跟不上,很難承受大軍在外長期作戰。

所以古代軍事家都有個共識,大軍出征,能快點解決就快點解決,不能速決,那就要準備充分,一次性多帶糧食,避免反覆運輸。

另一方面,如果戰事膠著,隨著雙方廝殺,按理說人的確是越來越少的。但實際往往相反,因為既然沒有分出勝負,那雙方自然而然的會加強力量擊敗敵人,結果反倒導致人越打越多,消耗越來越大。
三國演義裡不是有個曹操殺糧官的故事嗎?曹操徵袁術,開始打得不順利,結果糧食還要孫策接濟。孫策的糧食吃完了,曹操只好動了個歪腦筋:糧官你替我背下黑鍋吧。其實曹操未必養不起這麼多軍隊,只是曹操大本營在山東,袁術在江淮,離得太遠,仗拖久了,帶的糧食就會不夠吃。而袁術的治理又很差勁,當地根本搞不到糧食。如果從後方運損耗又太多,本來夠吃,等運到發現又不夠吃了。孫策在江南,他的糧食可以很方便的供給曹操,但是孫策是真的喂不飽這麼多人,於是就導致了這一悲劇。


槍騎兵Lancer0115


首先,打仗時是要擴充軍備的。比如一個男的平時在家種地,打仗時就要被拉去當兵,這樣從事農業的男性減少,而打仗很少有幾個月就打完的,所以戰爭必定要影響農業生產,導致糧食產量減少。也就是說在家吃飯還可以生產糧食,打仗吃飯只能消耗糧食,所以打仗會有糧草短缺問題。

其次,戰爭時一定是先軍政治。題主說的死10萬人,吃糧食的人反而少了,其實是生產糧食的人更少了。

因為打仗死人是要不斷補充兵源的,死了人於是要繼續招兵,所以死的士兵越多,滅國危險也就越大,進而刺激招兵的規模就更大,從事經濟生產的人就更少,這樣糧食供給就更加少。

第三,打仗死了人,就沒有後代了,所以如果戰爭像戰國時期持續很多年,沒有新生人口補充,影響最大的還是從事農業的人口。

第四,運輸問題。古代運輸的糧食很大一部分要在運輸過程中被吃掉,而且古代沒有高速公路,我們國家北方的氣候特點就是夏天降雨特別集中,一下雨道路泥濘不堪,每天走不了多遠,而冬天北方非常冷,戰國時沒有棉花禦寒,為了禦寒運輸的人得多吃,士兵更得多吃,這樣糧食消耗就更大了。


解憂時間


因為問題不是出在糧食的產量上,而是後勤補給上

先打個比方:

赤壁原來就住有 5 W人 突然曹操帶來了20萬大軍,加起來25W。古代生產水平有限,常態下,這5W人可能剛剛管飽,這時候忽然多了29萬人,即便死了10萬,總人口少了10萬,但依然多出10萬張嘴。再極端點,這20萬人全打光了,那在沒打光之前,這25萬人也得吃飯啊。那問題來了,這些新來的人吃什麼?

答案很明顯:將別的地方的糧食運到赤壁。

這時候問題又來了,要知道,古代是沒有高鐵的,徵集糧草、運輸糧草這些都需要時間,基於這個時間差,如果有敵軍截斷糧道,那戰場上的軍人就只能餓肚子了。

說白了,這就是一個關於運輸的問題,古代生產與運輸能力相對低下,糧草很難及時送達,也是因此,才有了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說法,就是為了避免軍隊抵達戰場,卻無糧草可用的困境。

最後說一句:

後勤補給與糧草是兩個概念,糧草只是一個單純的產量問題,而後勤補給,不光要考慮糧草數量,更重要的是保證運輸過程中的順利,其中,徵集糧草、路線選擇、沿途安保、屯糧地點的挑選,每一塊都決定著一場戰爭的成功與否。


季老撕


看到這個問題其實最好的回答就是戰時為兵,農忙為民。想到這裡就想到了我們湖南湘西以前的土匪,上山是匪,下山就是民,所以湘西土匪很難剿盡。


再來說說為什麼打仗的時候就缺糧,不打仗就不缺糧呢?

首先前面說了春秋戰國的時候,沒有職業的軍人,看過大秦帝國之縱橫的就知道,一開場就是秦魏河西之戰,秦國大敗。那些秦人都是農民沒有統一的軍服。一般就是普通的士兵在打仗的時候國家需要你那就是士兵,平常沒有仗打,那就回家種地。春秋戰國為什麼每天打仗,就是為了搶奪土地人口,因為只有土地人口多了國家才能強盛,有人口土地才有人種。


在農村種地的幹農活的基本上都是男丁,所以不打仗的時候,家裡有人種地有人收,然後上交賦稅,國家自然不缺糧食,可是一到打仗的時候男人都上戰場了,特別是春秋戰國時期基本上成年人都要上戰場,秦國五百萬的人口,軍隊就有一百萬左右,想想當時的動員能力。特別是長平之戰的時候,秦國已經把14歲以上,40歲(那時候四十歲以上就是老年人了)以下的全部都派上戰場了。農村還有人種地嗎?關鍵還是長平之戰一打就是三年多,三年多一個國家沒人種地了,沒有人上交賦稅了,全國幾百萬人口都要吃飯,這些糧食哪裡來?

其次就是打仗消耗大,最消耗恰恰不是兵力而是後勤,古代交通不便後勤人數遠遠大於現在的,一般三四十萬人的部隊就需要一百萬左右的後勤人員。而且長平離秦國本土太遠了,這麼長距離的運輸,後勤人員在路上的消耗是巨大的,而且這些後勤人員又都是老百姓,國內更是沒人生產糧食了。

古代打仗國家缺糧是一方面,最關鍵的還是怕被敵人切斷糧草運輸,打仗都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看看古代比較有名的一些戰役取勝,很多都是因為切斷敵方糧草或者搶敵人的糧草,官渡之戰就是最典型的。長平之戰也是如此,秦國派出一小股騎兵切斷了趙國的糧草運輸,最後導致幾十萬趙軍被圍困。還有就是古代交通運輸的問題,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為什麼要修直道,就是為了運輸。


其實到現在都還沒有搞清楚當時秦國是怎麼保證這60萬大軍的糧草運輸問題的,要知道兩千多年後的淮海戰役,當時解放軍也是60萬,可是後面有543萬的農民自願幫忙運輸糧草的。那時候的秦國總人口也就五百萬左右,而且長平離咸陽有五百多公里,秦國的產糧大地川蜀,漢中,關中這些離長平更是上千裡。這麼長距離的運輸糧草,要多大的人力物力。這其實是最讓人不解的。


小伍講歷史


戰爭沒有爆發時,軍隊並不會集中在一個地方,而是分散在各自的駐地。

以唐朝為例,唐前期是府兵制,屬於兵農合一的制度,士兵平時是在自己家裡的,並不需要專門提供軍糧。只有戰爭爆發了,需要集結軍隊時,才會需要專門的糧草供應。

由於古代運輸不便,運輸能力也很有限,一旦作戰距離過遠,後方的補給線就會拉長,後勤補給就變得極為困難。往往出現十斤糧食運到前線只剩一斤的情況,因為途中運糧的隊伍也需要吃飯。

更多的時候,軍隊集結之後,往往只能就地補給,於是就出現了各種劫掠現象,這在古代軍隊中非常常見。不要說古代,就是看現代,侵華日軍由於後勤保障問題,很多時候都在佔領地大肆劫掠。很多作品裡,鬼子下鄉掃蕩,為什麼各種搶呢,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後勤補給不足。


迷蝶夢文史社


不知道為什麼,大家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重點都放在了糧草運輸上!本答案就不說糧草運輸了,簡單說說古代的兵制和生產力問題!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說明在古代打仗,糧草和兵馬是同樣重要的。

在古代比較出名的戰役中,其中鉅鹿之戰,項羽破釜沉舟,一舉擊敗敵人,跟糧食有關;而官渡之戰,更是因為曹操燒了袁紹的糧草,使袁紹軍心大亂,最終慘敗!

而長平之戰,中國冷兵器戰爭史上參戰人數最多的戰役,失敗也是很糧草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廉頗在長平和秦國對峙三年,趙國和齊國借糧不成,最終趙括急於決戰,導致趙國慘敗!

為什麼古代一打仗就有缺糧草的問題?

我國古代生產力低下,所有的士兵,其實也都是農民,戰時為兵,平時為農。尤其是戰國時期,想要獲得土地的權益,必須有打仗的義務,如果國家長時間進行戰爭,那麼地就沒有人去種。

比如長平之戰中,趙國派出去的士兵有四十五萬人,而趙國的總人口大概在三百萬人左右,假如這三百萬人中有一百五十萬人為男性,再去除老人和小孩,其實趙國的男丁不會超過一百萬。這些人不種地在長平之戰打三年,家裡的地長的草都比人高了。

所以,越打越缺糧!到最後趙國已經堅持不下去了!

那麼,士兵不打仗就不吃飯嗎?

其實,中國古代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職業兵出現,直到唐朝時期的府兵制,才算是職業化軍人,到宋朝也是,這些士兵不用幹活,國家養活,平時就在京城進行操練,需要打仗的時候才派上戰場,比如明朝就號稱有二百萬軍隊,那是在人口上億的前提下,生產力大幅度提高的情況,才能負擔起的。

戰國時期當然負擔不起啊,這些士兵在家的時候負責種地,上繳賦稅,剩下就夠自己吃了,一到打仗的時候,自己帶一部分糧食,剩下都是國家管,士兵吃不飽,當然也打不過人家啊!這個時候,就需要國家負擔了!

國家的財政都是靠農民種地上繳的,把士兵都調去打仗了,你跟誰去收稅,當你國家的糧食儲備吃光了,基本就是撤兵之時。

經常看歷史戰役的時候,你會發現,大部分的戰役都是發生在秋天或者冬天,這就因為冬天不用種地,老百姓在家閒著也是閒著。


還有題幹中,打仗死10萬人就少10萬人吃飯這個,古代很長一段時間土地其實有的是,尤其是土地私有之後,地很多,但是沒有人去種,只要有人,開荒的地都用不完,打仗死的都是能幹活的,這樣是少了10萬吃糧食的人了,但是也少了種糧食的人,要知道這10萬人去種糧食的話,可以養活20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