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外國人哪怕中文說得再好,遇到我們的這個日常用語都會被逼瘋!

這裡是劉小順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外國人哪怕中文說得再好,遇到我們的這個日常用語都會被逼瘋!

今天我跟一位在中國做視頻自媒體的英國人波比老師一起去參觀江蘇南通的綠博園。

波比老師來中國已經十幾年,中文真的講得非常好,連我們的導遊小姐都直誇他,本來生怕他聽不懂,後來發現完全用不著擔心。

他不僅聽得懂中文,而且還知道好多成語俗語,真算得上是“中國通”了。

外國人哪怕中文說得再好,遇到我們的這個日常用語都會被逼瘋!

結果沒想到,當我們走到恐龍園區時,突然聊到了一個話題,作為知道那麼多中國文化的“中國通”波比老師,居然被我們日常用語中一個非常常用的“小詞”給難倒了。

沒錯,那就是“數量詞”裡的“量詞”!

中文裡的“量詞”真的是一種又神奇又常用的東西,我們平時說話用習慣了沒覺得有什麼問題,但仔細想想,原來裡面真的學問很多,而且幾乎找不到規律。

外國人哪怕中文說得再好,遇到我們的這個日常用語都會被逼瘋!

比如,一輛車、一條狗、一頭牛、一把椅子、一扇窗、一隻豬、一棵樹、一匹馬,一朵花,等等等等。

這些“量詞”在英語裡都是不存在的,所以很多外國人說中文的時候搞不清楚,只好全部用“一個”,相信你也經常聽到吧?

如果想知道一個外國人的中文說的地不地道,考他們這個小小的詞彙就夠了,我們今天就差點把波比老師逼瘋。

外國人哪怕中文說得再好,遇到我們的這個日常用語都會被逼瘋!

“這些詞應該都是你們中國人瞎說的吧?”波比老師後來實在沒辦法了,這樣反問我們。

因為這些量詞的用法好像講不出什麼特別的道理,也沒什麼規律,對他們而言,只能靠死記硬背。

其實別說外國人了,關於“量詞”,有時候我們中國人自己可能都不一定搞得太清楚,比如,波比老師問我們“恐龍”到底該用“一隻”還是“一頭”的時候,我和導遊小姐就爭論了半天。

外國人哪怕中文說得再好,遇到我們的這個日常用語都會被逼瘋!

波比老師有點幸災樂禍地看著我們爭論,那表情就像在說:“看吧,連你們中國人都不知道該怎麼用,所以你們的‘量詞’肯定是瞎說的。”

那麼,你覺得,“恐龍”到底是該用“一隻”還是“一頭”呢?為什麼?

以及,你覺得還有哪些你作為中國人都覺得無法理解的奇怪的“量詞”呢?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態度的旅行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