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缺氧、浮頭、死魚!有十大致命原因,你都瞭解嗎?

精養高產塘經多年淤積,底泥一般較厚,其中隱藏大量浮游生物及原生動物蟲卵。開春水溫回暖並經生石灰消毒和施肥後,這些蟲卵很快被激活,大量繁生,致使池中呼吸耗氧量大大增加。

而具有造氧功能的浮游植物卻日漸匱乏,池水很快變瘦,水呈灰白色或淺棕色。4-5月及苗種培育前期常常出現這種情況。由於此時水溫不是很高,浮頭症狀也不是很明顯,所以往往被人們忽視而造成事故。

(2)結合清塘剷除過多的汙泥,及早在淺灘處施放有機基肥,並用鐵耙反覆拖拉,加速發酵分解,切忌堆積過多。

前期施入大量未經發酵的糞肥,加上過厚的淤泥及飼草殘渣的堆積,池水一般很肥,夏秋季節水溫大幅上升後,肥料及有機堆積物發酵分解消耗掉大量氧氣。在這種情況下,水中溶氧被大量奪走,缺氧浮頭在所難免。

(1)每2—3年清淤1次。飼養管理中,及時撈除飼草殘渣。使用有機肥料應經充分發酵後少量勤施,高溫季節應以化肥為主,施用糞肥要發酵後化糞湯于晴天中午潑施。

養殖中後期,池水因過肥往往繁生大量藍綠藻,水呈藍綠或暗綠色。下風頭往往漂浮一層有機浮膜,池底積累有大量硫化氫、甲烷、氨氮等有害氣體毒化水體。

如遇天氣突變或其他原因,藍綠藻等老化死亡下沉。池水出現分層現象:底層暗黑似很肥,而上層水透明度卻很大。全池溶氧很低,而有毒物質顯著增加,下風頭可聞到腥臭味,水質很快惡化,即所謂水質敗壞或“轉水”。如不及時搶救,將發生嚴重浮頭、泛塘甚至絕產。

(1)勤巡塘觀察,當發現池水暗黑老化後應立即衝新水或用生石灰調節水質。

(2)一旦轉水應排去底層水灌注新鮮水,換水量1/3——1/2,並同時施用速效化肥,儘快使水肥起來,增加溶氧。

晴天傍晚雷陣雨、刮冷風或開增氧機,都會使池水上下層提前對流:溶氧高的表層水下沉,償還氧債;底層水卻夾雜各種有害氣體甚至沉渣泛起,造成全池缺氧,引起浮頭。

另外,連續陰雨天氣,光照不足,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微弱,水中溶氧得不到足夠補充。而魚類及其他水生生物的呼吸作用卻照常進行,因而引起浮頭。

注意收聽天氣預報,遇有陰雨悶熱天氣,下午應少投餌或不投餌,夜間巡塘,次晨開增氧機或沖水。

有些缺乏經驗的漁戶不經清塘消毒就放養魚種,而且灌水時也不設置過濾網,各種野雜魚及蟲卵一併入池,造成池中生物密度過大,使魚類缺氧浮頭。

特別在高溫季節,水中氧氣溶解度隨水溫升高而減少,而魚類呼吸強度卻隨之加強。在這種氧氣消耗大於來源的情況下,浮頭就在情理之中。

(2)進行清塘消毒,灌水時要在進水口設置篩絹濾水口袋,避免野雜魚及蟲卵入池。

前期死魚較多又未及時撈出的池塘,或不慎一次施用化肥過量的池塘,常會造成氨氮及其他有害物質超標,從而引起浮頭。但這種浮頭多在中午發生。魚類行動遲緩,時間久了也會致死。

(2)施用光合細菌或塘毒淨等改善底質,但切忌使用生石灰等鹼性藥物。

當魚類鰓片上寄生大量寄生蟲或原生動物時,往往影響魚類呼吸,上浮水面,清晰可見,結團漫遊,偶有打旋症狀,草魚最為明顯。

當水質清瘦天然餌料缺乏時,鰱鱅會結群上浮覓食,搶食飼料粉末,吞食下風頭有機浮膜,但行動敏捷,游泳自如,並非缺氧引起。

患肝膽綜合症的草魚、鯉也有上浮症狀,活動無序,或打旋或鑽上鑽下。檢查體表不見明顯症狀,但解剖後可見肝呈白黃斑狀,膽腫大,暗黑色,魚陸續死亡。

(2)建議投餵保肝護膽藥餌或在飼料中適量添加氯化膽鹼可防治此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