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京九——一次建成里程最長的大幹線

京九線始於北京西站,向南經河北省的霸州、衡水,山東省的聊城、菏澤,河南省的商丘、潢川,湖北省的麻城,江西省的九江、南昌、向塘、吉安、贛州,廣東省的常平、惠州、東莞,從東莞增建第三線至深圳,直達九龍,正線全長2397.5公里,是中國鐵路史上建設規模最大、投資最多,一次建成的里程最長的鐵路,也是全路六大主要幹線中唯一的一條一次建成的大幹線,試看:

京廣線,全長2294公里,從1897年盧保段(盧溝橋至保定)開建算起,到1936年4月株洲至韶關段建成,才全線貫通,用了40年;

京滬線,1463公里,是分三次建成的,北京至天津段建成於1897年6月,滬寧段建成於1908年,津浦段建成於1911年;

京哈線,1412公里,哈爾冰至瀋陽段1903年由沙俄建成,瀋陽到北京間的的這一段,從李鴻章1881年築造唐胥鐵路開始,斷斷續續又興工9次,才於1911年度貫通;

浙贛線,954公里,最先築造的是杭(州)江(山)段,開公於1929年,到1937年才修到江西萍鄉,與盛宣懷於1906年修築的株(州)萍(鄉)鐵路接軌,成了今日的浙贛線。

隴海線,全長1759公里,最初修的是開封經鄭州至洛陽的汴洛鐵路,然後逐步向兩頭延伸,到1946年初寶天段建成時,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快垮臺了,所以,最後一段天水到蘭州的鐵路,是解放後修建的。

在六大主要幹線中,京九的線路最長,如果加上同時建成的天津至霸州、麻城至武漢的聯絡線,一次建成的線路是2553公里。從1993年初開工,“三年鋪通,一年配備”,只用4年就於1996年9月1日建成通車、投入運營了!而且,從北京至向塘的1480公里,一次建成了雙線(向塘至龍川625公里按雙線施工,先鋪單軌,龍川至東莞209公里是單線,預留複線)。就當時的投資總量來說,是僅此於長江三峽工程的第二大工程。

京九——一次建成里程最長的大幹線

京九地理位置圖

京九鐵路吉安至贛州約179公里,為跨越贛江支流雲亭河和平江河分水嶺地段,地形較為複雜,其他地段的地形都較平坦。全線共修建特大橋34座,總延長約46公里,大中橋417座,總延長約30公里,隧道106座,總延長約30公里,土石方約1.5億立方米。主要的重點難點工程有:武穴——孔壟——小池口間的一段軟土路基,阜陽和向塘2個樞紐站,歧嶺、雷公山、五指山、矮嶺頭等4個隧道。

京九——一次建成里程最長的大幹線

京九線歧嶺隧道

還有5座特大橋,即衛運河特大橋、孫口黃河特大橋、穎河特大橋、淮濱淮河特大橋、九江長江特大橋、吉安贛江特大橋、泰河贛江特大橋。

京九——一次建成里程最長的大幹線

內燃時代的京九鐵路

京九鐵路從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醞釀,70年代進行前期工作,控制工程九江長江大橋從1973年即開工建設。香港將於1997年迴歸,這件大事促進了京九的上馬,也加快了京九的建設進度。鐵道部把京九鐵路列為“八五”期間(1991-1995年)鐵路建設的頭號工程,組織了5個設計單位、16個工程局、5個鐵路局的設計和施工隊伍共21萬多人,展開大會戰。1993年尾初級階段,爭分奪秒快速設計,全面開展施工;1994年為攻堅階段,強攻重點橋樑、隧道和軟土路基,大幹線下工程;1995年為決戰階段,突擊鋪軌架樑,實現全線鋪通;1996年邊配套、邊分流。

京九——一次建成里程最長的大幹線

京九線上的阜陽編組站是當時國內現代化水平最高的編組站

京九鐵路創造了我國鐵路建設史上前所未有的施工速度,採用了許多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結構和現代化管理方法,研究完成了40多項科研課題,攻克了軟弱圍巖隧道、軟土路基、大跨深基橋樑、新型通信信號、自動化運營設備等重大難題,建成了一批具有20世紀90年代先進水平的工程。京九鐵路工程達到了一流的施工質量,1997年秋,國家驗收委員會租子了對該線的驗收,認為整個工程符合設計書要求,設計、施工質量總評優良,是優質、快速、高效建設鐵路的典範。


京九——一次建成里程最長的大幹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