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北京的空置房足夠1千萬人住,為什麼房價還在漲?

北京有多少住宅空著沒人住?

北京究竟有多少房屋空置,晚上到高檔小區周邊溜溜彎,會有一個直觀的印象。大部分高端小區的樓房有一小半沒有燈光,空房現象非常普遍。2012年的時候,北京市公安局人口管理總隊曾進行過一個調查。這份調查報告稱,當年北京全市房屋總量共計1320.5萬套,標註出租房屋的有139萬戶,經過初步核對的空置房屋大約有381.2萬戶。調查人員解釋,他們對空置住房的判斷標準是,辦理入住手續後一直無人居住,或者,最近連續半年無人居住。按照這個標準算下來,北京的住房空置率高達29%。

這是北京2012年住房空置率的情況,現在情況怎樣?沒有官方統計,誰也不知道這個秘密。根據北京售房經紀人的經驗感覺,一個新樓盤真正入駐的戶數大約只有三分之二。按照這個經驗推斷,2015年底,北京的空置住房大約在420萬套以上,而且越是高檔的小區,住房空置率可能越高。如果這個推斷是合理的,那麼,按平均一家三口人計算,北京的空置住房可以至少容納1200萬新增人口居住。

北京的政商資源推升房價

作為首都的北京是全國的政治與經濟中心,擁有全國最好的教育、醫療、文化、科技等資源,所以,北京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有住房投資價值的地區。有事業的企業家要在北京買房子,因為經商和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必然需要北京的某些政商資源;有錢的家長要在北京買房子,因為孩子在北京讀書,或者一個北京戶口,可以將孩子送進中國最好的學校;有權的階層也需要在北京買房子,這裡離權力中心最近,而且有最好的健康醫療設施和服務;炒房子的和暴富的人群更需要在北京買房子,因為只有北京的房價最堅挺,過去15年裡,有沒有比投資北京房子獲得回報更高和更穩定的投資項目?沒有。所以,在過去15年裡,各地方各種暴富人群以及其他有能力的階層紛紛進京投資房產,這是推動北京房價持續上漲的基本原因。去年,陝西神木縣一個農村商業銀行的副行長龔愛愛被媒體爆料在京有幾十套房產。但是,這一點也不奇怪。在北京擁有幾套乃至上百套房產的人絕非一小撮。

北京的空置房足夠1千萬人住,為什麼房價還在漲?

勾肩搭背的房價和貨幣

無論央媽認不認,這些年貨幣超發就擺在那裡。咱們罵美國開動印鈔機,超發美元剪羊毛,但咱央媽印鈔的速度是美國人的兩倍。美國的貨幣流通總量(M2)是GDP的1.2倍,而中國的貨幣流通總量是GDP的2.6倍。印了那麼多鈔票跑哪裡去了?主要是房地產。

我有一個朋友老H是這樣發財的。

最初H向親戚朋友借了300萬,在北京買了一套房子,兩年後房價漲了60%,他在銀行把房子重新做了抵押貸款評估,價值1000萬,他貸出來350萬,付了兩個房子貸款的首期,過了三年,房價漲了一倍,他的三套房子價值4000多萬。H故伎重演,這次從銀行搞到新貸款800萬元,又支付了三個房子的首期。又過了三年,他6所房子的價值接近1個億。只用了10年時間,他由300萬借款起家,變成一個準億萬富翁。沒有銀行的幫助,我的朋友H根本不可能完成這個偉大的夢想。

銀行信貸是推動房價上升的主要力量,當然,你也可以說,是房地產綁架了銀行。在H夢想成真的過程中,有多少人夢碎京城,你再多努力,再多汗水,也趕不上像坐在高鐵上的房價。你的京城夢想最後就是一地雞毛。

京房不是住宅,而是階層的門檻

在北京擁有幾套房子的人,絕對不是普通百姓,也絕對不是中產階級,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屬於資本食利階層、富豪階層和權貴階層。他們在北京買房子,不是為了居住,而是為了財富的增值。對他們來說,房子當然不是用來住的,而是用來對抗通貨膨脹的,用來升值生息的,至少比儲蓄存款強。

更重要的是,現在能夠在北京城裡買一套房子,象徵著一個人的社會地位,象徵著邁入了一個富貴的階層。京城很大,長城很高,但更高的是北京的房價,它是一個絕大多數中國人幾乎不可能跨越的門檻,門裡頭是奢華富貴,門外頭是汗水辛勞。

北京的空置房足夠1千萬人住,為什麼房價還在漲?

全國空置了多少房子

中國到底有多少空置房,這一直是一個謎。我們當然不能靠晚上數亮燈,來計算住房空置率。至今官方沒有一個準確數據,從技術上講,計算住宅空置率並不是一件難事。

2014年6月23日,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正式對外發布了《城鎮住房空置率及住房市場發展趨勢2014》(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截止2013年底,中國城鎮住宅市場的整體空置率達到22.4%,家庭自有空置住房為4898萬套,待售商品住宅約為350萬套,住宅總供給為5248萬套住房。這是什麼概念?如果家庭平均三口人,2013年底的閒置的住宅存量可以夠1.5億中國人居住。

怎麼還會有空置的保障房

奇怪的是,還有另類的空置房。根據審計署公佈的數據顯示,我國2014年保障房共閒置19萬套。保障性住房怎麼可能空置呢?事實上,從全國一些省份的審計結果看,“有房無人”的保障房閒置問題已非常普遍。西南財大的報告指出,“經濟適用房的空置率高達23.3%,僅次於商品房的空置率。同時,家庭年總收入最高的25%家庭擁有經濟適用房的比例最高,達3.2%,比中低收入家庭高出近1個百分點”,並且“收入最高的25%家庭擁有的經濟適用房中,27.5%的比例處於空置狀態,經濟適用房存在嚴重的資源浪費現象,未能充分發揮其社會保障作用。”

那些空置的保障房其實根本就沒有落到平民階層,而是被貪心的利益階層偷偷瓜分。本來屬於窮人的住房福利,結果被權貴搶走。

以“城鎮化”的名義造“鬼城”

北京的空置房足夠1千萬人住,為什麼房價還在漲?

一二線城市的住宅空置嚴重,三四線城市也好不到那裡去。從2013年開始的“城鎮化”風潮,加重了三四線城市的住宅空置率。按照國務院的要求,到2020年,中國城鎮常住人口的比例要達到60%,因此五年內要把一億中國農村人口變成城鎮人口。截至2016年5月,全國縣及縣以上已經規劃了3500多個新城和新區,其規模完全能容納近34億人口,也就是說可以裝下全世界一半的人口。

我們不能否認城鎮化的積極意義和作用,但同時也應實事求是地看到,以蓋房子為主要標誌的城鎮化運動事實上創造了許許多多空置的鬼城。

中國還需要蓋房子嗎?

根據住建部統計,2015年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71853萬平方米,按照我國人均住房面積30平米計算,這些待售的住房存量可供近2.4億人口居住。如果加上上述歷史沉澱下來的閒置的商品房和空置的保障房,這些閒置不住的“住宅”可以夠4億人居住。

中國還需要蓋房子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