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说起来,有关钟馗的影视化作品还真不少。

先是金超群版的《天师钟馗》,作为穿越典范,当时海报上的宣传文案用的都是“神乎其技”。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金超群版《天师钟馗》是新加坡和台湾地区的合拍剧,这剧阵容可以说是美女如云,包括俞小凡、恬妞、翁虹、贾静雯、林心如...

在这之后很多作品开始陆陆续续带钟馗出场,欧阳震华后来也拍了个《天师钟馗》,当时一度被吐槽剧情雷,虽然扮相上多了些儒雅气,仍然脸谱化严重。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再有陈坤版的《钟馗伏魔》,在造型上算是第一次反传统,胡子拉碴+不洗头,气质是有的,但对于故事线和剧情,评价两极分化。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钟馗”系列一直在被挖掘和颠覆,但口碑并不尽如人意,打分最高的竟然停留在了90年代金超群的版本。

不过,经典人物和民间传说的影视化创作一直在持续,这次爱奇艺又出了《钟馗捉妖记》。

而且玩很大:完全推翻了前作的人物塑造和故事风格。

《钟馗捉妖记》的背景放在女娲分九州后,人魔两界大战争抢地盘,而被结界保护的福禄村,人魔妖三族和平共存。当结界被打破、福禄村被屠版,就是主角走上冒险之路的开始......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这次的穆天然(钟馗被贬下凡的化身),出场是玩世不恭的麻烦制造机,一副鲜衣怒马少年时的青春模样。我可能对钟馗有什么误解: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少年升级打怪之前收编的队友们,分别是古灵精怪且美艳高冷(是的这不冲突)的除魔师凌兮: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天岚海阁(剧中的除魔顶级学府哈哈)世子杨仁执: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还有时常扮丑的魔族圣女罂粟: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主角阵营上线的任务,就是携手化解两族持续三千年的恩怨劫难。比起固定的捉鬼捉妖,倒是多了些江湖侠义和快意恩仇之气。

当然,玄幻题材不好拍是肯定的。

首先特效是一大考验。观众对特效很刁,真的对五毛钱成本做出来的东西提不起兴趣,而玄幻剧特效占比很高,很容易变成儿童片。

这回特效虽说还是有不满意的声音,但其实逼真感还不错,无论是爆破的气势场面还是近景。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不说别的,特效做的是真漂亮啊: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然后是细节。如果说以往的钟馗系列走的是粗犷风,那这次《钟馗捉妖记》在细节上倒看不见半点大大咧咧。

剧中有大量的中式古典元素。壁画、神兽雕塑、八卦罗盘,虽然不容易被发现,但营造出来的传统情怀还是很足。(福禄村随处可见的彩色飘带有点像经幡?)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置景也很精致大气: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包括画面和运镜,也是流畅自然,非常舒服。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作为影视剧作品的华丽外衣,在细节和视觉体验上,《钟馗捉妖记》是过关的。

最后则是更重要的剧情。难就难在既要吸引人,但如果雷剧元素高密度堆砌,会引起强烈不适。

目前《钟馗捉妖记》更新的部分,是情节逐渐展开、人物关系开始明朗化的阶段。除了人物形象被重新定义,这次的剧情也是在用生命营造轻松搞笑氛围,当下饭剧看很开胃。

#反套路一:中二病台词&2018时尚大秀#

剧中的现代感,一半落在了台词上。现在玄幻已经开始这么玩了么??

比如穆天然离村前和婆婆告别,说的是发达了带全村人一起出去耍: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倒是和人物咋咋呼呼的性格贴合,穆天然的台词设计都是有点混不吝的味道。

再比如杨蓉,这几集下来的笑点承包商杨蓉,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题外话一句,这次杨蓉在剧中算是意外之喜,以前老觉得她只能演霸气御姐或者反派恶角,但凌兮前期的娇俏动感,她的完成度还是很高的。而且杨蓉是圆脸,凌兮有天然呆的性格特点,契合得很好。

台词作为预设的笑点,其实也是观众和剧的联结点,如果运用得好的话,可以拉近和观众的距离。

我觉得我刷了六集,有部分原因就是台词真的很中二病,连金士杰老师在里面也可以分分钟化身福禄村养生专家: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除了台词,服装的现代感也很足。这是什么牛仔元素的新品发布会??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穆天然的背带裤朋克风,勺子的长筒袜...恨不得把所有时尚元素穿在身上系列。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反套路二:舌尖上的钟馗#

这剧是个美食栏目,主角阵营有吃货属性的占了三个。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这真的不是什么舌尖上的捉妖记?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杨蓉扮演的凌兮除了捉妖除魔,其余时间不是在吃...就是在寻找食物的路上。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吃烤鸭的时候来了一段面面俱到的美食测评: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关于片皮烤鸭,还正儿八经地来了一场新东方厨艺大赛: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反套路三:妖怪都是泥石流#

除魔师和妖怪们的斗争,悲壮是不存在的。明明是激烈的捉妖场面,但很有可能下一秒就反套路成搞笑片: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至少在目前的剧情里,妖怪的画风都很泥石流,原来你们妖怪还人情都是这样的套路: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而且,这剧的妖怪路子都很野啊,阿拉伯水烟了解一下: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反套路三:画风清奇的CP线#

让我们来捋一捋人物关系。

原本以为随着剧情的开展,男女主会从相遇到打嘴炮到擦出火花,但是并没有。

再一次原本以为穆天然会和勺子组成青梅竹马CP,但是又没有。

穆天然的官配是麦迪娜饰演的魔女罂粟,虽然目前的出场交代得并不多,但后面加入捉妖小分队后,身世背景和西皮线应该会明朗化。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所以比起这边的还未成熟的冷CP,另一边杨蓉李子峰的看点似乎就多了许多。是的呢,这剧女一和男二才是官配。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这次杨蓉李子峰并不是什么一见钟情,而是见面就互怼到底,不过我怎么觉得是在撩?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当然,这两人的恋情进展我就不是很懂了,从打嘴炮到求婚,只差一次偷看洗澡的距离哦?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另外,唯一在套路之中的“反套路”,大概就是男一男二了吧,品一品: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救命,你们这样玩,我真的不知道该站哪对??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以上。看起来《钟馗捉妖记》集结了所有反套路,作为观众看得也很欢快,总的来说前面氛围铺得还不错。

虽然,我个人觉得人物出场阶段节奏偏慢,不过故事才刚刚开始,人物关系的盘综错杂以及角色背景也还未完全浮出水面。

除了官方制造的轻松气氛,其实还是做了一些伏笔的:

男一男二不会莫名其妙发糖,很有可能是师兄师弟的关系;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杨蓉的后期造型和现在反差很大,是不是黑化不能确定,如果是的话,人设还是挺带感的;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魔族不一定凶残,人性不一定善良。或许后面的剧情里会展开对人魔妖是非善恶的探讨。(前面也有提到妖怪们都很泥石流,反观之,屠版福禄村的可是人族)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至于剧情怎么展开,还得等后面更新。

但目前看来,剧情的张弛控制得不错,编剧有意无意设置的梗也能接受。

而且,据说《钟馗捉妖记》是原创剧本,现在上星剧也好,网剧题材也好,的确是IP当道,所以看到这个还是有些意外的。

比起已经有IP基础的作品,原创的卖相不占优势,现在IP似乎成了卖剧的根本,而且有自来水;

原创剧本时间成本太大,编剧创作周期很长,比不上改编有IP基础。像《钟馗捉妖记》的剧本创作就花了3年,类比写作来感受,其中经历的推翻再推翻也可想而知;

IP当道,原创剧本的存活率并无法预料,很有可能就成了炮灰。

但是,它的优势也很明显。

在原创剧本面前,编剧就像裁缝,从穿针引线到缝缝补补都在自己,最后的“成衣”如何,用一针一线说话。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原创剧本一旦存活,生命力是肉眼可见的。

而且在创新上,原创剧本也许能投入更多的想法。

如编剧秦溱说的,他想创造一个全新版的乐天派钟馗,推翻一切既定印象,甚至帮观众重建一个角色形象。剧中的穆天然(钟馗)成年离经叛道、快活潇洒的少年,确实有焕然一新之感。(而秦溱也是影版《钟馗伏魔》的编剧,我不知道他到底经历了什么哈哈,造出了这么个和以往千差万别的形象)

同时呢,《钟馗捉妖记》还是迎合了年轻观众的喜好的。无论是台词还是游戏感很足的场面设定,都尽量在往年轻化靠拢。与其说是玩反套路,不如说是让平台的观众更愿意接受。

把所有反套路都玩够,才是“钟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这几年网剧井喷,从一开始的题材优势到现在全面开花,这方面的优势或许越来越不明显。但无论如何,“诚意”是永远不变的标尺。观众不傻,知道该pick什么。

最后再安利下《钟馗捉妖记》,但愿后面的剧情也能跟上。

爱奇艺VIP会员已经能看14集,也就是一季了,赶紧追起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