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到了潮汕一定要吃的當地美食有哪些?

史國宏


潮汕菜最講究食材原料新鮮和原汁原味。到了潮汕一定不可錯過一下美食:

1、清蒸、生醃的海鮮

海鮮蒸熟,冷凍後直接沾蒜油或普寧豆醬吃,非常提鮮。而蝦蟹貝殼類,基本直接生醃,醋、蒜蓉和特製的醃製醬料一拌就上桌,特別是血蚶還滴著血,但海鮮的原生態鮮美和甜嫩完全溢滿舌尖。


2、潮汕滷味

潮汕滷味是一絕,滷大腸、滷豬肚、滷鵝肝、滷掌翼等,濃郁誘人的滷水香整個樓道都能聞到。曾經寫過一隻滷製獅頭鵝可賣到680元,有的甚至上千元。獅頭鵝體型巨大,一隻大鵝可重達14公斤,鵝身肉質粗老不值錢,只能吃鵝頭和鵝脖,所以天價。不過一隻鵝頭連著鵝頸剁下來有整整一大碟,鵝冠、兩腮連著下巴都是豐富的膠原蛋白。

3、潮汕牛肉丸

牛肉丸,應該說還有豬肉丸、魚肉丸等這些富有特殊彈性的丸子,地球人都知道來自潮汕。實打實的手工製作,每顆肉丸都經過了千錘百煉,爽口的純肉香,做一碗肉丸湯,湯味極其鮮甜。

4、潮汕牛肉火鍋

又一次體現了潮汕人對生鮮的固執追求,通常凌晨宰牛,當天售賣,現場庖丁解牛,即片即涮,這樣的肉類食材,不肥膩,直接涮出鮮味新高度。

5、果肉

果肉是潮汕特有的傳統小食,薄脆腐皮為衣,內餡混合了五花肉、馬蹄和方魚。一口下去,香味馥郁,腐皮和肉糜的酥香都茲茲地融化在馬蹄的甜脆裡。

6、潮汕粿品

是潮汕地區極具特色的傳統食品,米薯粉製品小吃,講求糯、有韌勁,製作過程也是很花功夫。粿品有皮包餡的,如:紅桃粿、韭菜粿、筍粿、鼠曲粿等;也有餡料糅合和在一起的,如:菜頭粿、竽頭粿、無米粿等。粿的範圍很大,還有粿汁、粿條、發粿、草粿等各種甜的鹹的粿品。



7、潮州甜品

潮州曾是全國最大的蔗糖產區,所以潮洲甜品多不勝數,做法特別,味道也是沒誰了。最受歡迎的是糖砂番薯芋頭,粘稠的掛糖衣和粉粉的地瓜芋頭,甘甜而不膩,每次必簽到的甜食。


自成一體的潮汕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探無止盡,吃無止境。
更多旅途軼事,個性美食美宿,敬請關注崇尚慢旅行的SophyJiang慢旅繪。


SophyJiang慢旅繪


潮汕簡直是美食界的一個明珠!如果內蒙新疆陝西是把肉類烹飪的技能點加滿了,山東天津福建是把海鮮的技能點加滿了,那麼廣東因為潮汕的存在變成了一個“美食雙加”的地方!好吃的東西不勝枚舉!

海鮮!汕頭人有個魚諺:

正月帶魚來看燈,二月春只假金龍。 三月黃只遍身肉,四月巴浪身無鱗。 五月好魚馬鮫鯧,六月沙尖上戰場。 七月赤棕穿紅襖,八月紅魚做新娘。 九月赤蟹一肚膏,十月冬蠐腳無毛。 十一墨斗收煙幕,十二龍蝦持戰刀。



這完全可以體現出潮汕人對於海鮮的執著和“不時不食”的飲食態度。細化到每個月份,編成朗朗上口的諺語,是老祖宗代代相傳的智慧。



潮汕人做魚飯、做魚丸、做醃製海鮮,各種海鮮在他們手上能玩出花來!

至於肉類嘛!就更厲害了!現在火遍全國的潮汕牛肉火鍋有沒有聽說過!?牛骨湯家家都會弔,牛肉家家都能買新鮮的,為啥要吃潮汕牛肉鍋?因為這個地方已經把吃牛肉的部位看得比什麼都重要了!胸口朥吊龍伴五花趾三花趾......這些專業名詞在潮汕人眼裡就和我們嘴裡的“五花肉”“精瘦肉”一樣平常。



另外!禽類!滷水鵝肝、潮汕的獅頭鵝瞭解一下!鵝中之王,味道奇絕!


陳不謅


很多人以為潮汕是潮汕、汕頭的簡稱,其實,潮汕由潮州、汕頭、揭陽三個市組成。在潮汕,有古樸的歷史文化建築、悠久的民族文化歷史,當然少不了為外地人所稱道的潮汕美食。

1、正宗潮汕手打牛肉丸

潮汕牛肉丸是潮汕小食中的一種。牛肉丸講究手工製作,可分為牛肉丸、牛筋丸兩種。其中牛肉丸肉質較為細嫩,而牛筋丸則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加入了一些牛的嫩筋,嚼勁較好。正宗的潮汕手打牛肉丸味道鮮美,口感爽脆,用來打火鍋也是佳品。

2、滷味

滷味之中有滷鵝、滷鴨、滷豬腳、滷五花肉、滷雞蛋等等,滷味在潮汕也有著不同的口味,但大體上都有一個滷汁的香味,另外有的偏甜,有的偏鹹香。以醬油、冰糖、桂皮、砂仁、豆蔻、八角、南姜、加飯酒、蒜頭、香菇等滷製而成。

3、蠔烙

用新鮮的生蠔和粉質細膩的地瓜粉、雞蛋撈勻後進行煎制,裝盤後配以香菜、魚露、胡椒粉進行食用。蠔烙上桌後香氣撲鼻,夾一塊蠔烙放入口中,生蠔的鮮味伴著雞蛋的香味溢滿整個口腔,讓人念念不忘。

4、生醃海鮮

很多人第一次接觸這種做法的海鮮可能會不敢嘗試,甚至抗拒。但潮汕人獨愛生醃海鮮的鮮、甜、嫩。生醃海鮮是指將洗淨的海產品放入由姜蔥蒜鹽、辣椒、香菜、魚露、醬油、香油等按比例口味調好的醬汁,醃製 3 至 4 小時即可。這道菜能最大程度地保留海鮮的鮮甜,不過初嘗生醃也得適可而止,以防腸胃不適。


活力莞邑


做為一個在潮州長大的我,感覺自己特別幸福,有那麼多的潮汕美食可以品嚐到。到現在在外面讀書都一直心念念著家鄉的美食。而且是吃不膩的那種,因為會有很多花樣,口味。我們現在來列張小清單吧!☺️☺️

1.牛肉火鍋

當仁不讓第一位當然是揚名千里的潮汕牛肉火鍋啦!吃到你根本停不下來,特別是冬天冷冷,親朋好友圍成一坐打火鍋,那真的是美滋滋。配上潮汕特有的沙茶醬,一口下去幸福感爆棚了!!!話不多說直接上圖,讓你們感受一下。

2.炒粿條

粿條是潮汕人叫法,在外面一般叫河粉,但是要有點不一樣,潮汕的粿條比較好吃,粿條炒好裝好,再把芥藍、牛肉翻炒勾芡淋在上面,一口什麼味道都包含了。加上一份肉丸紫菜湯,完美!

3.腸粉

腸粉腸粉是我的最愛,從小吃到大永遠吃不膩的之一,潮汕腸粉裡面放的東西只有你想不到的,一般腸粉都會有雞蛋、白菜、菜脯、肉末,醬的話,不同店不同醬汁,大多是芝麻醬、沙茶醬、蠔油醬、滷汁,都是自己調的,所以可能還加了什麼神秘醬料。

4.滷鵝

潮汕人家家裡的家常菜,也是宴請賓客的必上佳餚。很多潮汕人如果家裡有條件、有設備的話,會自己在家裡滷,下面的這張圖就是過年我媽媽自己在家滷的。

5.春捲

春捲,潮汕孩子小時候的零食,每天放學在路上看到有人在炸,家長會買一個給孩子們先填填肚子,裡面包著去了皮的豆,肉末,還有蔥末,外面脆脆的的。

6.鹹水粿

一個小小個的,也不貴。什麼是用油翻炒過的菜脯,特別特別香。小孩子,大人,老人都喜歡。

7.翻沙芋頭、翻沙番薯

喜歡吃甜食的小盆友的最愛,沙沙的,有時候吃到連午飯都可以不吃了!

8.潮汕甘草水果

在外面有好多打著潮汕甘草的名,但是都是沒有靈魂的甘草水果。就只有水果本身的味道,潮汕的甘草水果,就是有用甘草、白糖浸過,攪拌過的。所以入口先是甘草味然後再是水果的味道。好食好食。

呀,不能上圖了,那你們就百度百度吧,好了潮汕美食先介紹到這裡吧!潮汕的美食是多到介紹不完的,而且每個地區還有很多不一樣的,這些都是普遍的潮汕著名美食。











早春途中


潮汕算得上是國內美食首屈一指的大地區了,因為其涵蓋了潮州、汕頭、揭陽三個城市,三城有相通的美食,也有各自風味的特色美食,種類可以說是很豐富了。而且潮汕屬於廣東省,卻不像是廣州、深圳那樣的大都市,有著小城的風情,各種美食和小吃價格也很是實惠。

說到潮汕美食,很多人會想到牛肉火鍋、牛肉丸、蠔烙、腸粉、粿汁、鴨母捻、豬腳飯、砂鍋粥、魚生等等。據說經不完全的統計,潮汕說得上名的小吃就有200多種喲!

天使在汕頭吃過的牛肉粿條

下面說說幾樣潮汕美食吧!

牛肉丸:

其實很多地方都有牛肉丸,但潮汕的牛肉丸可以說在國內特別有名的。因為潮汕的牛肉丸都是手錘打製出來的,因此口感也是彈牙爽口。記得小時候看過的一部周星馳的電影《食神》,裡面提到的當作乒乓球來打的就是潮汕牛肉丸,可以說就是形容其的彈性了!在潮汕地區,牛肉丸除了會用在火鍋中,也有不少小店就是以牛肉丸湯做為主打的。

天使在汕頭吃過的牛肉丸湯

蠔烙:

天使在廈門生活了很多年,廈門、漳州、臺灣等閩南地區一般都是吃海蠣煎(閩南語“o e jian”,曾看過的臺灣偶像劇《轉角遇到愛》就有大幅度介紹到)。而潮汕美食其實和閩南美食也有著一些相同,比如蠔烙。海蠣煎和蠔烙的相同點,在於其主料都是選用新鮮的海蠣(又叫蠔仔),配料也是雞蛋、地瓜粉等,只是在做法上會有一些區別。比如潮汕地區的蠔烙就會煎得香香脆脆的,而廈門的海蠣煎則較為鬆軟。

腸粉:

廣東的腸粉大家一定不會陌生,特別是廣州地區的,而實際上潮汕地區的腸粉也有著其獨特的風味。潮汕的腸粉據說一開始也是源自廣州,但後來進行當地的特色的搭配,已經形成了專屬於自己的風味。潮汕腸粉的特色在於其配料,特別是在製作好的腸粉再淋上一些滷汁,口感也會更為鹹香。

天使在汕頭吃過的腸粉


天使美食探店


廣東的美食,

你也許想到的是廣州腸粉雲吞蝦餃之類的吧;

潮汕,歸隱於粵東卻總是被大家忽略,

但只消三兩日閒情,你便離不開這處低調的美食勝地了。

▲圖:@一本大民

▲圖:@行走walks

如果只是吃過牛肉丸和潮汕砂鍋粥的你們,還未真正觸及潮汕的味道。

潮汕的獨到之處在於,許多城市需要用雙眼去讀懂,唯獨潮汕,想真正讀懂,就要從味道開始。

▲圖:螞蜂窩@勿忘心安

▲圖:@一本大民

從配菜比主食豐富多了的早餐,到街坊小巷的傳統小食,再到譽滿天下的潮州菜,還有真正意義上的“深夜食堂”都點亮著潮汕這個極具神秘色彩的美食天堂。

無米不成粿的潮汕之味

你會發現廣式點心如奶黃包、蛋撻都帶著些許洋氣,而潮汕地區的小吃則是無米不成粿,一個“粿”字就將潮汕小吃的主要原料概括怡盡。韭菜粿、牛肉粿條、紅粿、番薯粿、竹筍粿、樸枳粿、鹹水粿、糕粿、鱟粿……這些既可當小吃,又能飽肚子。

|| 粿條湯

▲圖:圖蟲@-劉灝-

和河粉有些相像的粿條是用米漿做成的粉條,煮熟後配上新鮮牛肉或特色熬製的牛雜,鮮美的牛肉汁滲入粿條裡,做成一碗潮州人生活在必不可少的美味。牛肉丸牛雜粿條湯,吃完一大碗,你會覺得不枉來潮州走一趟。

|| 桃粿

潮汕人在運用稻穀做小吃方面真是出神入化,竟然可以是一種原料既是皮也入餡。桃粿便是用糯米粉做皮,糯米飯入餡,一般潮汕地區拜神什麼的自己在家裡做的,煎後淋點滷汁非但不覺乏味,還清香可口。

|| 粿汁

▲圖:圖蟲@-劉灝-

一粿汁一滷味便是潮式早餐的日常,粿汁的好壞,主要由粿條和滷味兩個因素決定。將粿皮汁皮放入沸水中調入糯米粉漿煮熟,再淋上滷汁調味,配上豬雜、滷蛋、豆腐、臘腸等各式的滷料才成就一份完美的粿汁,而各種滷味也是潮汕地區別致的美味哦。

推薦店鋪:潮州市奎元老二特色粿汁、汕頭市老姿娘粿汁

|| 鹹水粿

長得似小碟子的粿皮搭配上菜脯幹,是潮汕一道特色的民間小吃,潮州的鹹水粿用的是單純爆香菜脯粒,與汕頭的菜脯粒加甜醬還略有不同。

推薦店鋪:潮州市湘橋區開元路棉德小學附近的鹹水粿或中山路與文星路交界處的鹹水粿

|| 草粿

▲圖:lofter@iamheretostay

潮汕人把黑涼粉稱作草粿,街邊待著草笠的伯伯吆喝著“賣豆花哦,賣草粿哦~”是潮汕人從小的美食記憶,草粿上面撒上紅糖,甜甜的,味道賽過龜苓膏,絕對是解暑必備甜品。

大隱於市的潮式小吃美味

聽聽小攤販叫賣的吆喝,看看歲月流轉下的老城,嚐嚐百年老字號的出品,再呼吸一口鹹鹹的海風,走進一家名不經傳的小店,吃到的也是最地道的美食。在潮汕老城區的街坊小巷,悠哉悠哉地逛著,去探尋一天五餐都吃不完的美味,不吃到扶牆只怕你不甘心。

▶潮州市

|| 十八曲魚餃

▲圖:大眾點評@沒什麼不吃教教主

要吃魚皮餃一定要到滿是小吃的西馬路上,這裡有兩家現做現賣的魚皮餃,一個是十八曲老二魚餃,另一個是十八曲老尾魚餃店。用魚肉做皮的餃子餡料也很豐富,淡淡魚香在舌尖跳躍的感覺很是美妙。

地址:潮州市湘橋區西馬路

|| 鎮記牛雜

▲圖:@Eveline-

連三輪車師傅都強烈推薦的鎮記牛雜店在西湖邊環城西路上有兩家,店主是兄弟,都是多年老店。一碗牛雜裡,不同部位,牛雜或脆、或嫩、或韌、或筋道,再配上一碟蒜蓉辣醬,味道香濃而有口感。

地址:湘橋區環城西路103號

|| 胡榮泉鴨母捻

▲圖:圖蟲@-劉灝-

胡榮泉是潮州的百年老字號,鴨母捻最出名。鴨母捻其實是湯圓,不過因為潮州的“湯圓”沒餡,帶餡的就取了這個古怪的名字,湯水裡面還放了銀耳、鏈子、薏米等等,大概是最傳統的潮州糖水啦。而且這裡還有很值得一吃的潮州春捲,香而飽滿,《舌尖2》第一集就有介紹哦。

推薦:春捲,鴨母捻,腐乳餅

地址:牌坊街太平路136-144號

|| 新橋腸粉

▲圖:lofter@泓圖

潮州汕頭揭陽這三地的特產小吃基本相同,而所用的配料會有所不同。潮州的腸粉是沙茶醬加花生醬,而汕頭的腸粉用的醬料是熬製過的醬油,所以吃潮州的腸粉一定帶著濃郁的沙茶香。白白的腸粉中加入雞蛋、肉末、香菇丁和白菜,每盤五到八元。

地址:湘橋區新橋西路康平里門口

▶汕頭市

|| 廣場老牌豆花甜湯

廣場豆花總是排著長長的隊就可見其在當地人心中的地位了,汕頭人愛吃甜而鎮店之寶當屬最為經典的“潮式豆腐花”,口感更像是布丁般Q爽。而與豆花猛烈熱情的甜膩濃稠比起來,甜湯是清淡微甜的口味,在這酷熱的夏天喝起來仍然覺得清甜溫潤。

地址:汕頭金平區公園路匯濤花園1樓(近人民廣場)

|| 老媽宮粽球

藏在巷弄裡的老字號店鋪把鹹甜黨的矛盾之爭融合進粽球裡,這裡的粽子一半鹹一半甜,包裹著鹹蛋黃、板栗、叉燒、白果、花生、蝦米、乾貝、香菇、蓮蓉等五花八門的餡料,包羅萬象勝似一段豐滿的人生。淋上少許醬汁,在口腔裡混合得完全不突兀。

地址:汕頭市金平區新關街2號

|| 飄香小食店

▲圖:圖蟲@紅飛

飄香小食店被譽為汕頭很有歷史、小吃又很齊全的小吃店,作為當地50多年的的老字號,人氣一直很旺。從各種粿到蠔烙、粽球、牛肉丸,應有盡有,似乎已經包羅了絕大多數能想到的潮汕特色小食。

地址:汕頭金平區國平路39號

|| 丘淑英蠔烙

▲圖:lofter@會飛的美少羊

凡沿海地區都盛產蠔,而將蠔做成美味小吃——“蠔烙”的,卻只有潮汕了。1960年開始經營蠔烙至今的邱奶奶,在這窄窄的西天巷裡烙蠔烙,一站就是五十個年頭。出鍋的蠔烙要配上一碟重口味的魚露、一碟辣醬,還有功夫茶,蠔仔啵啵地在嘴裡爆漿,魚露霸道的香氣和雞蛋豬油香混在嘴裡膩在心裡,一口咬下去,心滿意足。

地址:汕頭市金平區華山南路(近長平路)

|| 楊記杏仁茶

▲圖:@真金愛真金

在汕頭,不可錯過的下午茶便是來一碗杏仁茶。楊記也是汕頭很出名的一家老字號,滿滿一碗杏仁的甘香,絲滑潤喉非常正,現磨的芝麻糊熱氣騰騰的,香氣濃郁味道很不錯。

地址:汕頭金平區龍眼路62號

名副其實的潮汕深夜排擋

天下至味,食在潮汕。作為中國美食的代表菜系,潮菜譽滿天下。滷味、海鮮、火鍋、夜粥,都令人聞香駐足,垂涎三尺。尤其讓在外的潮汕遊子念念不忘的,不是那琳琅滿目的山珍海味,而是尋常路邊“一碗情深”的番薯粥,潮汕人的夜粥生活,可不是浪得虛名的。

|| 即使夏天也要搓一頓牛肉火鍋

▲圖:螞蜂窩@一本大民

▲圖:lofter@黑皮書

對於潮汕牛肉最熟悉的莫過於周星馳在《食神》裡把牛肉丸直接當乒乓球打的場景了,來到潮汕,你會驚訝什麼叫把牛肉吃出了學問。而牛肉火鍋,卻真的只有在潮汕才能吃到那原汁原味的鮮香。其中的精髓還在於必不可少的食材就是各家店自制的沙茶醬!夾著肉片放進熱氣騰騰的湯底,稍微燙一燙,蘸上沙茶醬,肉的嫩和醬料的香完美融合簡直美味!

推薦店鋪:海記牛肉店、福合埕牛肉店、阿彬牛肉火鍋

|| 夜越深越愛白粥的深夜食堂

▲圖:螞蜂窩@勿忘心安

秉承對飲食精益求精的態度,小小一碗粥,潮人依然極為講究。即便是白粥但配菜可豐富了,滷味、生醃海鮮、小炒……應有盡有,足有上百個品種。除了早餐吃粥,夜宵更是粥大展拳腳的舞臺。隨著夜幕降臨,路邊開始擺上大大小小的桌子,攤販開始營業,伴隨著一碗白粥,雜鹹、小炒、魚飯、海鮮等紛紛登臺,奏響氣勢磅礴的潮汕宵夜交響曲,也只有吃過之後才知美妙。

推薦:富苑飲食、東海酒家

僅僅一篇文章寫不完數不盡的潮汕美食,更道不盡潮汕人對美食的執著和熱愛。希望你抱著一顆視撐死如歸的吃貨心擁抱一趟尋味潮汕的美食之旅吧!

請關注feekr旅行微信公眾號,瞭解更多有關潮汕的旅行攻略,小飛君在那裡等著大家喲~


Feekr旅行


美食篇

潮汕的小吃美食,大多集中在汕頭的老市區片區和潮州的牌坊街片區,畢竟是【尋味潮汕】是美食號,我要寫長一點

汕頭老市區片區

這裡的大街小巷藏著那麼多美食,那些老味道,是不變的老汕頭的記憶~再送上一條老市區美食行走路線圖給眾吃貨

恆記金煎包

民權路與鹽埕路交界

杉排福平坊

福平路2號113

姚氏無米粿

福平路63號正始中學門口

老二炒粿

溼炒牛肉或海鮮粿條

民族路32號、靠近福合埕市場

老王炒糕粿

民族路二號

愛西乾麵

老市區不能錯過的古早味

國平路與外馬路交界

小公園蛋撻

出名也不貴,香氣很濃

安平路68號

西天巷蠔烙

老牌出名,也還不錯,就是小貴

昇平路與同平路交界(小公園附近)

飄香小吃店

國平路39號

飄香小食店已有五十年的歷史,店外的玻璃貼的就是它全部的菜色,兩幅霸氣的對聯,店內的佈局也是幾十年前的裝潢,老市區的歷史,它已深深留下了一筆。紅粿、蠔烙、普寧炸豆腐、鱟粿、鼠殼粿、韭菜粿,潮汕的名小吃這裡大多吃得到

戲布袋

非常老牌出名的涼茶老店,不是小吃,但順路會經過,吃那麼多小吃也要喝碗涼水TAO下涼~

國平路90號

大觀園李名升餃麵店

國平路戲布袋斜對面

甜甜坊

雞翅包飯、炸魷魚、雪媚娘、泡芙、班戟、彩虹蛋糕、檸檬水,適合小年輕們。

國平路接近鎮平路

春捲、朥餃

國平路與鎮平路交界

鎮平粿汁

鎮平路01號(近中山路金鳳壇)

據說這是全汕頭唯一一家24小時售賣的粿汁店喲

福合溝尾無米粿甜湯

史上最長招牌!簡陋的露天環境抵擋不了它美味的甜品所散發出來的魅力。老店經常門庭若市,是汕頭老一輩人心中最正宗的綜合小吃店

福平路20號

這家老字號的優勢在於把各種傳統粿類小吃集中起來,水粿、無米粿什麼都有,再配以一碗甜湯,就是豐富下午茶了。小編比較推薦:五果湯,清清涼涼,適合吃了很多美食後來一碗清一下喉嚨,可以繼續吃。

金鳳壇隱藏小吃街

金鳳壇附近的金興苑小區,之前是擺攤的美食一條街,後來創文之後很多都有了自己的店面,在金鳳壇的丹喜麵包那條巷子走進去就是了,豬腸脹糯米、普寧炸豆乾、鱟粿、無米粿、蠔烙應有盡有,50元可以吃遍整條街,小編還是比較推薦的。

地址:一部分在中山路金鳳壇附近 金興苑小區,一部分在新瑞平路

五福尖米圓

中山路8號附近

十二中煎餃

十二中草莓冰

草莓季數百人排隊的壯觀場面讓人震驚,要吃到一杯得有很好的耐心,和上面的煎餃是十二中著名的美食CP

三牧樓巷後段躍進裡7號十二中煎餃對面

郭記五香牛肉

五香牛肉牛肚等,只能打包帶走的(店面圖是以前的,創文後店面整潔不少)

躍進路12號

廣場老牌豆花甜湯

公園路匯濤花園1樓(近人民廣場)

廣場老牌豆花唯我一家無分店,霸氣側漏!再看看這一條長隊你就能知道有多好吃了!

用木桶放豆花,使豆腐花變得更加結實,不易“生水”,豆花賣完就打烊,小夥伴們,吃豆花要趁早呀~下午4點後你就不用去了,肯定賣完了。。。廣場的豆花最大的特點是黃豆下得多,夠硬!放多久都是那麼結實除了豆花,店裡還有芝麻糊、杏仁糊、綠豆爽等傳統糖水,都下足了料,吃不完?兜著走!

牌坊街片區

先奉上一張美食地圖,聽小編來說說潮州老市區的特色美食以及她們背後的故事。

美食地圖

牌坊街(太平路)及其輻射街巷,在古代是貫穿著潮州城“北貴”(政治區)、“東財”(商業區)、“南富”(官宦貴胄居住區)三大區域的重要通道,也是潮州老城區最重要的商業街區。潮州老城老店的老,並不僅僅是美食的歷史悠久,而是環境也富有歷史感,或是一輛鐵推車﹑或是古建築門前的一張桌子﹑或是近代騎樓下窄小的餐廳……

兵馬司林粽球

潮汕的粽子 與全國各地頗為不同,粽子鹹甜兩味合一,故稱“雙拼粽球”。在牌坊街,有個上寫“司徒世家”的別緻小門,門旁邊斜置一牌“兵馬司林粽球”,在滿是騎樓的牌坊街上顯得與眾不同。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伯只開了短短十幾年時光,卻使一間連店面都沒有的店成為潮州吃貨來牌坊街必打卡的美食點。

太平路585號

粽子剛剛出爐,卸下粽葉的熱粽,糯米與配料結合的香味隨之撲鼻。鹹鴨蛋黃、蝦米、肥瘦肉、香菇、綠豆泥夾雜著粽葉的清香。瓜分雙拼粽子,既可以先鹹後甜,又可鹹甜交雜著吃,可以說是兼顧了吃貨既想吃鹹粽又想吃甜粽的糾結心理。

宮仔巷春餅

老城春餅皮脆第一,宮仔巷春餅 原本位於宮仔巷內,如果店家沒有搬出,或許並不會有人刻意的關注到。不同於兵馬司林老伯的沉穩,宮仔巷春餅的店主更喜歡邊油炸春餅邊跟顧客講故事。他售賣春餅已有三十年,已經成為牌坊街小吃的一張名片,長久的歷史為他積累了眾多粉絲,店口掛著的三個牌匾就記錄著老店從小攤到擁有店面的時光。

太平路588號

潮州的春餅與粽子一樣喜歡“雙拼”,可“宮仔巷春餅”卻是個例外,春餅只有單調的鹹味。雖然只有鹹味,但是除去甜料還比“雙拼春餅”多了蝦米。“宮仔巷春餅”有另外一個特色的地方,就是炸出的春餅皮極為脆香。不知道是不是用油好和皮厚的原因,總能吃出一種連續幾層的脆感,讓人吃一條後還想繼續吃!

老柯特色小食

牌坊街最“貴”的蠔烙,或許是上過電視得過獎的原因(後來有點覺得尋吃節目是一把雙刃劍),老柯特色小食一盤蠔烙40元堪稱牌坊街區值得一試的小吃店裡最貴的。雖然貴了點,但是不失美味。烙成的蠔烙,外皮更像是炸過一樣,金黃色的皮脆卻不焦,薯粉醬烙成的部分吸收了蠔的鮮汁嫩而粘。

水平路35號

蠔烙一定要配上“芫荽疊盤頭”,讓蠔烙的熱氣把芫荽的香味逼出,再蘸上胡椒與魚露配置的蘸料便是一盤美味。

老彬專工蠔烙糕粿

把糕粿做成糕粿烙的神奇老店

水平路50號

“老彬”開在在“老柯”附近,兩家一家中午營業,一家晚上營業,似乎互不干擾。“老彬”的蠔烙水平與“老柯”不相上下,然而在“老彬”吃卻有點嘗試黑暗料理的感覺,尤其配的醬料不是魚露而是有點甜味的未知醬料。老彬的糕粿,不如叫糕粿烙,竟然做得像蠔烙一樣金黃色連片,算是標新立異。蘸的是辣椒醬,也是頗為奇怪的味道。

水平路50號

開元路鹹水粿

老城最好吃的鹹水粿

開元路綿德小學舊址西側

印象中,開元路鹹水粿是童年時代附近街區無數小學生們下午放學後必吃的一道午間美食。一鍋鹹水粿端上不到四十分鐘便會一售而空。這家鹹水粿皮質極富有彈性,咬下去堪稱“Q彈”,還能夠嚐出大米漿的濃厚味道。菜脯丁是加入食用油和調料後用炭火慢慢煎炸的,芳香四溢,還可以根據食客需要加辣。凹形的粿糕配上菜脯丁,讓一隻原本平凡的鹹水粿,散發出超凡的精緻味道。

一家人腸粉

下蠔油醬的潮汕腸粉,不同於珠三角的布拉腸或豬腸粉,潮汕腸粉出現不過二十餘年,做法更像是從製作粿條的工藝裡改進的,不追求外觀而最求料足。牌坊街後端的“一家人腸粉”堪稱潮州老城區最好吃的腸粉之一。

太平路159號

雖然使用蒸箱後做法簡單,但是腸粉口感卻取決於師傅製作的各個細節,米漿的比例、醬汁的選擇、蒸制時間的長短都會導致腸粉的口感大為不同。

腸粉皮薄而嫩,甚至能像麵條一樣整條拉出,配上蠔油後極為軟滑爽口。桌上擺著一瓶極辣的原味辣醬是這的一大特色,配上辣醬,讓一盤腸粉吃完就已有半飽。

潮州的潮式撈麵(”乾麵“、”灌面“的學名)不同於汕頭,下的是吸水性極強的潮汕面薄。豬豬君很喜歡這裡便宜實惠的撈麵和撈粿條。因為沒有閩南沙茶麵的多湯汁,所以撈麵需要配上一碗豬肉丸湯,“一干一溼”便是一餐的絕妙搭配。

鮮美的豬肉丸要配上清湯才能吃出肉汁的香甜,個頭不大的豬肉丸嚼勁絲毫不比大顆的牛肉丸遜色,或許正是取材好和性價比高的原因,食客才會絡繹不絕。

美食太多,寫不完啊,上圖吧,汕頭和潮州的小吃集錦

魚丸、豬腳肉、牛肉火鍋、冰撻、五果湯、生醃血蚶、腐竹、滷水鵝肝、普寧豆腐

牛肉湯、牛丸、粿汁、粿汁、肉粽、腸粉、龜苓膏、牛肉丸、炒粿

蘸料、百合湯、無米粿、沙茶醬、牛腩、豬骨湯、牛肉腸粉、水粿、吊龍膀

蝦餅、各種粿、春捲、第魚烙、豬腳飯、蠔烙、煮粿條、白糜、潮汕涼菓

雀巢築頂、串燒、串燒、炒素粿、紅燒素翅、涼拌番石榴、功夫茶、魚丸、竹籤肉

甜豆花、無米粿、芝麻糊&杏仁茶、早茶、豬腳肉、消食藥湯、冰撻、水粿、腸粉

粿條湯、蝦餃、甜豆花、豬肉腸粉、鳳爪、椰香糯米餈、流沙包、腐乳餅、素鮑魚

千層糕、鴨母捻、杏仁茶、芒果螺、蠔烙、各種粿、腸粉、粿汁、腸粉


尋味潮汕


潮州地處廣東的最東邊,跟福建省交界,是一座歷史文化古城,是華人富豪李嘉誠的家鄉,也是馳名海內外的潮州菜的發源地;

潮州菜在中國來說屬於高端菜系,跟潮州古城一樣歷史悠久,可追溯到漢朝;來了潮州要吃的東西還真的是多不勝數,潮州地屬廣東沿海城市,所以潮州菜裡自然是以生猛海鮮為主了,什麼魚.蝦.蟹.參.膠.鮑.貝是應有盡有,用料非常講究,很多配料的原材料都是潮州當地自產的,在潮州當地吃潮州菜價格還不算貴,而且即使是在路邊的大排檔也能吃到正宗的潮州菜;

潮州的大街小巷裡面還有很多小吃在賣,比如手錘牛肉丸,煎糕粿,腸粉,春餅,筍粿,牛雜粿條,蠔烙,無米粿,豬腳圈,反沙芋,糕燒地瓜,鮮牛肉火鍋,土窯雞……真的是太多太多數不完啊,一數起來口水都要流下來了,喜歡旅遊的朋友歡迎來潮州古城遊玩順便品嚐各種美味的小吃哦~!


czcwl


1. 潮汕牛肉丸

到了潮汕,牛肉丸就不得不嚐了。潮汕牛肉丸有牛肉丸與牛筋丸兩種,肉丸口感嫩滑,筋丸則較有嚼勁。牛肉丸是潮汕地區極具備代表性的特色小吃,如果你來到潮汕,那麼牛肉丸和牛筋丸是一定不能錯過的。

2. 潮汕腸粉

說到腸粉,最常見的應該就是廣東腸粉了,潮汕腸粉它雖有相似之處但又大有不同。潮汕腸粉結合了當地人的的口味,造就了新的特色風味,頗具代表性。

3. 蠔烙

是一種用薯粉、生蠔、雞蛋做成的美食。剛出鍋時金黃酥脆,入口噴香,正是品嚐的最佳時刻。這可是一道不容錯過的色香味俱全的潮汕小吃。

4. 滷鵝

滷味在潮汕地區有著巨大的影響力,潮汕本地人滷味對十分鐘情,而滷味中首屈一指、最富盛名的就是滷鵝,特別是潮汕特產獅頭鵝滷味,更是肥而不膩,香滑入味。

5. 潮汕砂鍋粥

潮汕砂鍋粥是用砂鍋煮出來的粥,味道鮮美,是潮汕的一道傳統美食。

6. 蝦姑

即常見的瀨尿蝦,潮汕人稱其為蝦姑。來到潮汕,海鮮是不得不品嚐的一道美味。除此之外還有如魚飯,醃蟹等眾多潮汕獨特的海鮮特產美食。

7. 草粿

也叫作涼粉,仙草凍,現在大街小巷的飲品店裡幾乎都會有仙草飲品。仙草是潮汕人非常.喜愛的一道甜點,到了潮汕一定要嘗一下正宗的仙草是什麼味道。

8. 鴨母捻

傳統著名小吃,類似北方的湯圓,採用傳統制作方法,要求嚴格,選料精細,不同餡的鴨母捻形狀各異,口味絕佳,同樣不容錯過。


悅會會員YHOUSE


旅行中,最不能委屈的就是自己的胃了。

首先還是要感嘆這裡的物價,無需花過多的錢就可以品嚐到味美份量大的各種美食。潮汕是一個對於許多美食家而言不能不去的朝聖之地,從夜宵檔口再也熟悉不過的砂鍋粥開始,再到最近人氣爆棚的潮汕牛肉火鍋。潮汕美食似乎就與這些符號緊緊的聯繫在一起。

雖然大森只是匆匆地在潮汕走馬觀花地遊走了一回,吃了不少的美食,但到最後還是發現自己所吃到的只是潮汕美食的小小一部分。可以非常肯定地說,來到潮汕隨便走進一家餐廳,就能夠得到非常驚喜的美食體驗。

潮汕牛肉火鍋

不知道從何開始,潮汕牛肉火鍋突然一下子風靡了全國。比起越辣越過癮的麻辣火鍋,散發著藥膳和牛骨香氣的牛肉火鍋顯得清淡許多。鮮切的牛肉在涮煮過後蘸上沙茶醬,慢慢地都是幸福。就算是在大汗淋漓的盛夏,也無法抵擋牛肉火鍋帶來的強大魔力。

潮汕人對於牛的分解,與西方屠宰相比更加細分,一些最好的部位在一頭牛上若有幸找到的話,也可能不過三兩。例如,吊龍指的是牛後脖子的地方,就是我們在西餐廳裡常吃的西冷和肉眼。五花腱是牛後腿內側的一小條肌肉,與此對應的三花腱口感脆彈,是牛身體部位中運動量最大的。不同部位的肉質、口感不同、價位也不同。但勝在價格實惠,無須擔心錢包羞澀就可以與朋友一同享受豐富豪華的潮汕牛肉盛宴。

砂鍋粥

煲著熱氣騰騰的砂鍋粥,掀開蓋子,就能看到最新鮮的食材,從鮮蝦到鱔魚再到水蛇,潮汕人將眾多食材與粥同烹煮,成為了潮汕人心目中必不可少的美食。配上些許花生和鹹菜,就可以獨自地享受這一碗帶來的美味。

粿

潮汕人對於粿的喜愛一定是到了無比瘋狂地程度,在潮汕的短短几天,大森也記不住自己到底吃了哪些粿。從牛肉粿條湯再到炒糕粿再到鹹水粿……再到別人在朋友圈裡分享的各種不同形狀不同風味不同烹調方式的潮汕粿品。不得不感嘆潮汕人的智慧,愛闖蕩的精神,常年漂泊他鄉,“粿”的美食文化也應運而生,便於攜帶,也能陪伴著潮汕人的鄉愁,也寄託著他們對來年風調雨順的嚮往。

很多人說潮汕菜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有鍋氣”,那麼炒糕粿也是其中之一。將白米打成漿,放入鍋中,用蒸籠蒸熟再成型,最後切成小塊,這種像迷你火柴盒的東西就是糕粿了。不過潮州風味的炒糕粿就顯得非常平民,沒有華麗的食材,豬油、雨露、黑醬油、最後打入一枚雞蛋,撒一些韭菜。簡簡單單的東西卻越吃越上癮。

潮汕腸粉

“有粥食粥,有飯食飯,無粥無飯食腸粉”。

腸粉可是嶺南地區最常見的食物,既能成為路邊攤的爆款,也能成為高級酒店的招牌。在嶺南不同腸粉派系的爭鬥中,廣州傳統布拉腸和潮汕腸粉有著不同的特色。在潮州吃到的腸粉,光基礎餡料就有“鮮蝦+生蠔+瘦肉+蛋+青菜/豆芽+菜脯”,淋上一勺濃郁的醬汁,味道非常不錯。

牛雜湯

在潮州的大街小巷裡,遍佈著密密麻麻的牛肉粿條店,每一家都有著它獨特的味道。一碗地道的牛肉湯伴隨著新鮮的鮮切牛肉和米漿製成的粿條或者河粉在清甜的湯底的配搭下顯得格外美味。比起豪華的牛肉火鍋和幾個大漢穿著背心舞動大錘敲打著牛肉的場景,一碗具有溫度的牛肉丸粿條或者是牛雜粿條湯顯得更為尋常。

打冷

“打冷“一詞來自於潮汕方言,每到夜幕降臨,潮汕的大排檔就會將許多冷盤熟食擺放出來,或者用大鍋慢火烹煮。不同品種的生醃海鮮和蒸熟的魚飯,以及各式滷料,多到令人眼花繚亂。客人站在檔口前,看到自己喜歡的就可以用手一指,店員隨後就將菜餚送到桌前。這就是充滿潮汕特色的深夜食堂。來到潮汕,生醃海鮮配上白粥一定是不能錯過的!

甘草水果

新鮮的水果在酸甜的甘草汁攪拌下,有著非常神奇的口感。經過甘草的醃製後,水果變得生津開胃,酸酸甜甜的味道讓人禁不住誘惑。一瞬間就會愛上。但不是每一種水果都適合加入甘草,比如西瓜加了甘草就會顯得特別暗黑,芭樂和生芒果加了甘草就會顯得非常棒。

有的時候就怪時間匆匆,沒有好好坐下來吃一盤蠔烙,沒有去找尋火遍全國的隆江豬腳飯,沒有大清早起來喝一碗杏仁茶……但一路上也有著關於潮汕美食的許多驚喜也是給自己的一個交待了。

在歸途的路上,大森一直在想,如果能推出一條長達半個月的潮汕美食之旅該多好,那些景色乾脆就走馬觀花地看一下就好了嘛,這裡那麼多美食都無法在兩三天的時間內好好滿足,帶上幾個人,在地陪的帶領下深入潮汕的街角巷弄的美食,累了就坐下來泡點功夫茶,這不是很好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