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來聽一個“猶太人的愛的教育”——電影《美麗人生》教育思考

有些影片看過後會對我們的一生產生深刻的影響,有的影片看過後會使我們的人生觀產生巨大的轉變,《美麗人生》正是這樣一部影片,它通過描寫父親對兒子的深沉的愛,向人們展示了當時處處受人排擠的猶太人的愛的教育觀。

來聽一個“猶太人的愛的教育”——電影《美麗人生》教育思考

1997年12月20日,《美麗人生》在意大利上映,由羅伯託·貝尼尼執導。1999年,該片在第71屆奧斯卡獎獲得了最佳外語片、最佳男主角、最佳配樂三項獎項。電影 《美麗人生》是一部二戰期間迫害猶太人的影片,講述了一對猶太父子被送進了納粹集中營,父親基多利用自己的想像力扯謊說他們正身處一個遊戲當中,用善意的謊言向兒子敘述當時的處境,最後兒子的童心沒有受到傷害,而父親卻慘死的故事。

影片告訴了我們如何教育兒童,告訴我們即使一切不幸而又無法抗拒,就當它是一場遊戲吧。主人公基多即使面臨死亡的時候,他也從未放棄自己的樂觀和笑容,他對生活的熱情從未在戰爭和屠殺的陰影之下褪色,並溫暖這身邊的每一個人,保護著兒子幼小的心靈。

來聽一個“猶太人的愛的教育”——電影《美麗人生》教育思考

保護童心、留住童趣是基多對兒子教育的核心理念。影片中有個片段,一家商店的門口掛著一個牌子,上書“猶太人與狗不得入內”,兒子不理解為什麼要這麼做,基多告訴他,這是最新的潮流做法,每個人的喜好不同,大家都願意這麼寫,並告訴他回頭把“蜘蛛和吸血鬼不得入內”也寫在自己家門前。類似的場景也出現在中國,上海租界的 “華人和狗不得入內”的牌子讓人印象深刻,霍元甲一腳就把這個代表恥辱的牌子踢飛,雖然這一腳很令人們洩憤,但是留給人們的影響是怎樣的呢? 這種暴力只會讓人們形成狹隘的愛國主義,把拳腳當做復仇的工具,孩子們心中的愛和童真蕩然無存。

雖然猶太人在當時處處受到排擠和迫害,但他們真誠和熱忱的心卻沒有因此而失去,這不僅表現在基多對妻子和兒子的愛護上,還表現在其他受難同胞對基多的包容和諒解上,在集中營那種惡劣的環境中,尤其是受到納粹迫害的情況下,人們的心情應該是極其差的,但他們卻沒有戳穿基多的謊言,而是配合他給兒子撒了一個善意的謊言。由此可以看出,猶太人的心中是充滿了無限的關愛的,他們作為一個不被看好的種族卻向世界展示了最偉大的愛。

來聽一個“猶太人的愛的教育”——電影《美麗人生》教育思考

教育是屬於有心人的,他們正是作為一個有心人去呵護孩子幼小的心靈。在當今這一現實的年代中,我們經常會對孩子抱有憐憫之情,時代發展的越快,社會競爭越殘酷,孩子需要學習的東西、身上的擔子也只會越來越重。一想到他們的未來,作為父母或是長輩總是會有些惶恐或是不知所措。

基多的教育方式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因為即使面臨再大的困難,他也總能面帶笑容,全心地演一場自導自演的戲,如果不是對生活充滿熱愛的人,是不會有如此巨大的動力的。而人生走到後面會發現,對於生活的熱愛和心底裡的那份愛的力量才是我們克服挫折、不斷前進的源動力。

基多用自己的樂觀和生命保護了孩子的童真和童趣,這不只是一個簡單的謊言,還對孩子以後的成長和麵對世事的態度具有直接的關係。相對於物質,家庭教育更應該注重的是孩子的心靈成長。因為只有擁有一顆美好的心,才能感悟到生活的美麗,這也許就是影片留給我們的最大的啟發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