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于謙會離開郭德綱嗎?

好大一塊難題


我看好多人都回答于謙不會離開郭德綱。我只能說太傻太天真。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郭德綱于謙不是神仙,從種種跡象分析,于謙早晚會離開郭德綱的。

從我掌握的情況來看,他們兩人分開應該是于謙離開郭德綱,而不是郭德綱離開于謙。為什麼呢?因為于謙雖然心態好、愛好多、朋友多、生活過得瀟灑,但是生活習慣不好,抽菸喝酒燙頭,不是我咒謙兒大爺,這樣很難長壽的,具體離開的時間嘛,大概是在81年後,也就是于謙130歲那年,就是于謙離開郭德綱的日子了。

2099年冬天的街頭,寒風陣陣,淒雨紛紛,北京大興的天精地華寵樂園,門口外立三棵白杉槁,院子裡高搭齊脊大棚,兩邊是鐘鼓二樓,過街牌樓,用白藍紙花搭的綵牌樓,正當中寫著三個大字:“當大事”!……

各界親友兩萬多位,胸前都戴著白紙花。兩個白帷幕,白帷幕裡頭,兩個人架著一位白桃心髮型老者,正是生前好友郭德綱。郭德綱哭的泣不成聲:“謙兒……哥!謙兒哥!你真走的急,你要能再等一年,咱倆挽手跨世紀!謙兒……哥!謙兒哥!你真走的急……”

旁邊郭麒麟攔著:“爸爸誒,您快別唱了”

“別攔著我,我還一高腔呢……”。

旁邊攙扶的兩位,正是天精地華寵樂園董事長郭麒麟,和德雲社班主于思洋(藝名於雲霆,外號郭小寶)。注:此時郭德綱于謙早已退休,家族企業分別交由兩位“後人”。

三聲炮響,全場肅靜,請來主持人致辭。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郭汾瑒走上臺前:“各位親朋貴友,各位同門嫡系,吾師于謙仙壽羽化,實為老喜喪,按說我這當徒弟的,又是行業領導,應該來一段,但是呢,一說要現場表演,我這汗可就下來了,我打小家裡不讓說相聲,屬於半路出家,沒練過基本功,沒學過傳統相聲啊,要不然也當不上這主席……”臺下有人喊:“下去吧,下去吧”。唰的一聲,紙錢一灑節節高,三層開花滿天星。大官罩過來了,兩個打響尺的倒退著走,八十人槓走的是又齊濟又穩當。六十輛洋馬車,拉車的都是一色的設特蘭小矮馬,裡邊坐著家屬女眷那是過十八的不要。早晨九點鐘出堂發引,這口棺材,由南城奔北城,由北城奔東城,轉遍了北京四九城,到晚上七點半才把這棺材抬回了家,打開棺材蓋一看:嘿!于謙沒了……

後記:于謙羽化成仙,整日與玉帝抽菸喝酒燙頭,漸覺煩悶,一日受邀遊歷地府,走至一油鍋跟前,只見鍋中熱油鼎沸,烹煮一人,場面駭人。

于謙驚問到:“這……火候挺好的, 怎麼沒聞到香味啊?”

閻王回到:“上仙不知,此人在此已烹八十載,早已炸熟煮爛,只餘人渣而已”,

于謙道:“哦,原來如此,何罪之有受此酷刑?”

“咳,這人啊,一直盼著郭德綱和您裂穴呢!”


郭德綱貼吧


不吹不黑,公平公正和您聊聊相聲。于謙不會離開郭德綱的,綱絲儘可以放寬心,因為郭德綱說過,于謙是百年不遇而且是,不孕不育的搭檔,並且已經替于謙發過毒誓了,離開德雲社就天打五雷轟。

2010年,經歷了何雲偉曹雲金等人相繼出走,大俠李鶴彪動武打記者,德雲社內部自查自糾等風波之後,德雲社在9月12日晚,重新開門迎觀眾,郭德綱率德雲社全體成員在北京德雲社劇場亮相,作揖感謝衣食父母。

整場演出持續了近4個小時,全場笑聲、掌聲、喝彩聲不停。全體演員在郭德綱的帶領下,表演了《發四喜》。郭德綱領唱,臺上臺下一起和著有節奏的掌聲唱太平歌詞。當老郭唱到《勸學歌》中的“小人過河就拆橋”時,臺下立刻有大批鋼絲應和。



郭德綱于謙一如既往的壓軸演出,二人表演的《賣布頭》,距離開場亮相間隔了足足兩個半小時,但觀眾們仍舊興奮不已。郭德綱有感於徒弟們的退出,當場表示,“演員藝字當先,不僅有藝術,還要有藝德。我先說好了,謙哥可不能退出。這樣的好搭檔百年不遇,不孕不育。我替你啟個誓吧,倘若離開五雷轟頂天打雷劈。”于謙隨即神補刀,“我連微博都沒有”。臺下叫好聲尖叫聲響成一片。


郭德綱用毒誓堵住于謙退路之後,在返場演出中,乾脆把雲字輩最小徒弟、于謙的兒子抱上桌子來一段。這個4歲的小傢伙毫不怯場,不僅能唱《我是一個兵》,還會來一句太平歌詞。一旁欣賞的郭德綱此時不禁眼泛淚花。

通過這些點點滴滴,我們不難發現,于謙與郭德綱關係早已超越了老闆與員工,搭檔與搭檔的關係,那是焦不離孟,老頭離不開老婆啊!于謙怎麼會離開郭德綱呢?


靖逸軒主


郭德綱、于謙這對搭檔被網友戲稱為相聲國王和相聲皇后,是頂級的相聲演員。我覺得謙大爺應該不會離開老郭,理由有三:



一,相聲演員找個合適的搭檔不容易,而且搭檔之間的配合度和默契度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好。三分逗七分捧,觀眾最愛看的就是老郭的段子手和謙大爺的神回覆,老兩口配合的滴水不漏。

而且,相聲演員一旦兩搭檔分開,基本上很難再遇到合適的搭檔,有那種高手互博,酣暢淋漓的感覺,很可能要結束相聲表演了。這個行話叫裂穴,大家熟知的例子有少馬爺馬志明和謝天順,奇志和大兵,裂穴後都是兩敗俱傷。



二,黑色八月風波時,于謙表示永遠不主動離開德雲社。說“只要郭德綱不說話,自己永遠不離開德雲社。”郭德綱也在多個場合,多次表示,“要和謙哥說一輩子相聲,不離不棄,直到白髮蒼蒼,步履蹣跚。”兩人合作十多年,已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好漢識好漢,英雄惜英雄。



三,于謙是個玩主,兩人不存在利益糾葛。大家都知道于謙愛玩,玩搖滾、養小動物、賽馬等,老郭給他塑造了抽菸喝酒燙頭的經典形象。相聲是他的本職工作,也是他的愛好,只有和老郭說相聲,才有將相聲這種愛好發揮的淋漓盡致的感覺。



而且,老郭和于謙搭檔演出,演出費都是五五分成,這個老郭說過。玩的這麼開心,又不存在利益上的糾紛,何樂而不為,幹嘛要離開?

同時,于謙跟郭德綱易子而教,彼此是對方孩子的師父,這種感情真的是密不可分。

祝德雲社蒸蒸日上,老郭和于謙好好的,爭取一百四十歲還能給大家說相聲。


江山風月本無常主


這個問題關乎現實與人性。世事無常,事事又有據可測。

于謙和郭德綱搭檔,相聲無可挑剔,人們都說郭德綱是神調侃,于謙是神回覆。於不可無郭,郭也離不開於。

于謙算是科班出身了,體制內演員,但趕上相聲不景氣,不得不參演些影視劇來維持生活。

遇到郭德綱後,從此開始新的事業篇章。

郭德綱埋頭業務,于謙愛交際,二人互補,天衣無縫。

郭德綱沒什麼愛好,于謙是個玩兒主,二人動靜結合,生活上也是互為補充。

另外,于謙性情寬厚,從不參與紛爭,在德雲社不爭不搶,不拉幫不結派,靠本事,地位超然,沒有大事怎麼會離開?

郭德綱的兒子是于謙的徒弟,于謙的兒子是郭德綱的徒弟。

于謙曾說過,郭德綱對兒子非常好,親自給他洗臉買好吃的。

這份交情也是互相合作的保證。

很多人都說,于謙說相聲是為了玩兒,不缺錢。

其實從於大爺的家境和早年的經歷可以看出來,于謙家算得上富裕,但說不缺錢還是有失客觀的。

相聲讓于謙名聲大震,有名就有利,近些年的財富,可以說都是從相聲直接或間接獲得的。

有利可圖,估計誰都不會輕易捨棄。

人常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人生短暫,很多事沒來得急變化,生命已然終點了。

于謙和郭德綱都已過不惑之年,即便有什麼變化,也不會趕上了吧。

不是對二位不敬,希望兩位長長久久。


有南塘


郭德綱如離開于謙,傻;于謙離開郭德綱,那,更傻。



于謙為人:(抽菸、喝酒、燙頭)...平和仁慈,不好名利,不逐權欲...與郭合作,名利雙收,日子滋潤著呢?...分什麼分,離什麼離?



郭有追求,志向遠大...我道是懇切希望,他先生,更平和、更淡然些,更相聲些,少些分擾。當然,這個也難,德雲社那麼多人,要吃飯,要養家餬口,沒人擔當,確實不行。...再加相聲事業,要推陳出新,德雲事業,得經營興旺,事事處處,無論大小,都得面對不是?...還有,羨慕嫉妒恨...還有...還有...,我的意思是,德綱呀,別去理會任何炒作了,潛心藝術吧。



德綱,于謙,已具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之雛形,把握住歷史機遇,合作共榮,力爭創作出劃時代意義的、教科書級的作品,不然,枉費萬千綱絲期盼...

德綱、于謙,千萬別分!時不我待...署光乍現...英雄將出了!


zry張非


題主所問,于謙會離開郭德綱嗎?從他們幾十年的交情來看,如果兩人不出什麼大的問題,基本上可以說兩人要相伴到老了。


首先來說一下他們兩人的師承。郭德綱師傅是相聲大師侯耀文,而於謙的師傅是相聲名家石富寬,侯耀文和石富寬什麼關係呢?不是兄弟勝似兄弟,關係好的沒話說。我們都知道相聲最看中門第關係了,所以郭德綱和于謙自然關係就好了。

再來說下兩人性格。郭德綱曾經把兩人做過一個比喻,老郭把自己比喻成鋼筆,把于謙比喻成鋼筆帽,鋼筆缺了鋼筆帽不行,鋼筆帽沒了鋼筆,也發揮不了自身的價值。可以說這個比喻是十分的貼切了,郭德綱的性格比較強勢,有攻擊性,而於謙於大爺呢,性格溫和,圓潤,兩人性格正好相輔相成。郭德綱以前也搭檔過一些人,如張文順、高峰等人,但碰到郭德綱臨時加詞,就應付不了了,而搭檔于謙,靠著於大爺靈敏機智的應對,往往給觀眾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三分逗,七分捧”是很有道理的。


德雲社十週年的時候,郭德綱曾表白于謙說:我很希望我們能夠白頭到老。對於這哥倆,我是十分的喜歡的,希望他們能夠長長久久,不離不棄。

以上是我的回答,如有不同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如果支持,還請轉發點贊,謝謝!!


用戶94298701456


于謙和郭德綱從2000年一次在北京某郊區露天廣場上表演對口相聲《搶娃娃》,這次意外合作毫無意外的讓二人對彼此產生了強烈的欣賞。之後兩人不間斷的合作,2004年,于謙正式加入德雲社,自此郭德綱和于謙結成固定搭檔。

郭德綱曾說過,倆人合作演出都是五五分賬。于謙在德雲社威望很高的,郭德綱的徒弟都叫于謙乾爹或者謙大爺。不過於謙的收入不單單靠德雲社的演出,熟悉于謙的都知道他外號“於老闆”,說明他的買賣多,聽說還開了個跑馬場。所以于謙不缺錢,兩人不會因為錢弄的不開心。于謙的性格比較圓滑,鑽營多,門路多,結交也多,比較能適合各種人。

所以說于謙不會離開郭德綱,于謙的個人品牌已經與郭德綱綁定在一起了。于謙的捧啃是一絕,離開郭德綱也找不到這麼好的逗啃了。郭德綱曾在相聲裡經常說于謙的“於氏家族”對中國相聲界的貢獻佔到80%,哈哈。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謝謝閱讀,互動及回!


紅袖香心


會的!一定會的!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於大爺一定是先離開老郭的!

一百年以後,老郭顫顫巍巍的用四個小時走上了舞臺,手扶著桌子喘氣喘一個小時:“大家好,我是說相聲的小學生,我叫郭德綱。旁邊是我的搭檔于謙,在這個盒裡……來,讓於老師跟大家見個面吧”我估計一百四十歲的老郭得有帕金森,於老師就這樣和在場的每一個人都進行了親切友好的零距離接觸。這一盒於大爺演不了幾場,遲早會完全離開老郭的。當然,水泥不算


玫瑰芒果小籠包


這個問題挺有意思,德雲社捧紅的學員徒弟都離開了,不過,這件事應該加上一個時間限制,那就是2010年之前。關鍵是當時的徒弟們為什麼離開?

原因我認為有兩個:第一是當時的德雲社還沒有如今在相聲界如日中天的地位,郭德綱有了自己在相聲界的一席之地,不過和主流相聲界的明爭暗鬥始終存在。

第二個原因更加直接了,郭德綱認為是自己捧紅了那些徒弟們,郭德綱憑藉自己的影響力,在觀眾的大腦中塑造了一個個形象,最深刻的就是師弟李菁的慢性子。

既然是因為自己捧紅的,那麼分錢上自然有點小氣,而徒弟們覺得自己成名成腕了,錢還這麼少,自然而然會選擇離開。為什麼于謙不會離開呢?因為于謙沒有這兩個問題。

首先,郭德綱和于謙的商演分賬是五五分,這種分發實際上是最合理的,而且郭德綱對於謙足夠的尊重,在很多場合說過“遇到于謙是祖師爺賞飯”。而於謙也說過:如果郭德綱不說相聲了,自己就退出相聲這一行。

從以上種種來看,于謙是不會退出德雲社的,郭德綱也清楚,德雲社只要于謙還在,無論誰走誰留都傷不了德雲社的根基。所以,于謙是不可能離開郭德綱的。


相聲笑談


其次,于謙老師和郭老師沒有利益關係。人家本身就是北京城裡的老頑主。吃喝嫖賭都不幹,就是抽菸喝酒養動物,有錢!而且說相聲也是於老師真正想做的事情。捨不得離開。

要說離開也是另一種形式的離開,各位別誤會,不是死。而是和老郭一起功成身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