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休斯顿火箭队遭遇了本赛季以来真正意义上的顶级防守-无限换防

应该说,火箭遇到了真正意义上的顶级防守。这是他们在整个常规赛以及季后赛的前2轮里所从未遇见过的。休斯敦人,遇到了他们真正的挑战。

而让火箭队在G1节奏感如此缺失,进攻端断断续续又停滞不前,只能靠着哈登无限次的单挑去续命的原因,就在于勇士队全场比赛始终坚持着无限换防的策略。即便是在有鲁尼打中锋的情况下,金州人依然坚持着这一根本原则不动摇。

所以,哈登的41分,保罗的23分便不难理解。面对全联盟单挑成功率与得分率最高的两名球员,如果你始终坚持用单兵防守的策略,那么最后你一定会受到应有的惩罚-更何况,他们本赛季双核单挑的模式已经惩罚了太多的球队了。

但这里边需要注意的2点是:

--第一,保罗单挑的成功率其实并不高。

除了在首节末以及次节初,连续用小打大的节奏投篮惩罚了韦斯特与鲁尼之外,之后的下半场,保罗的存在感都是极低的--第四节的时候,甚至与戈登互换位置,被推倒了小前锋的位置上。这里的原因,一要归结于科尔弃用韦斯特-整场比赛,西爷就上场了3.8分钟;其二则是因为我们低估鲁尼的换防弹性,他并不是一个大防小一无是处的球员,他不吃晃,不是麦基之流,有着不算差的横移和内线移动速度,所以也不是扎扎之辈。面对保罗或者哈登的单挑,鲁尼始终能保持自己不失位,如此一来,进攻者就必须增加投射的难度来保证出手和得分的空间。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让火箭这些单打手们,增加高难度的出手次数(即便能打进),也是勇士可以接受的范围。

--第二,持续的单挑对于哈登的消耗实在是太大了。

诚然,全场比赛,哈登极为高效的单挑已经无可指摘--68.8%的有效命中率以及72.2%的真实命中率。火箭也正是依靠着哈登不停地找库里、找鲁尼的错位一次次完成比分的紧咬。但进攻端,过于依赖哈登的现象,最终造成了火箭在关键时刻的乏力。比赛最后的4分钟,哈登4中0,并出现了3次失误,火箭进攻完全断档。而此前的31分钟,哈登则砍下了惊天动地的41分。

事实上,第三节中段,从那个无人防守的挑篮失败开始,哈登就已经显出了疲态。

无限换防是勇士在防守端对于哈登消耗的一种策略。同时,本场比赛,科尔在防守端也进行了人员对位的大调整。我之前在前瞻里预测的是一哥防守哈登,但是从比赛的一开始,科尔就派上了勇士队盖帽能力最强的杜兰特贴防哈登。这无疑又进一步增加了对哈登的消耗--面对有可能成为本赛季DPOY的杜兰特,哈登必须提升自己投篮的难度,才能保证充足的出手空间以及一定的得分效率--但是,这样的话,就真的太累了。

就像保罗在赛后说的:我们必须找到面对换防时获得空位的办法。勇士的无限换防让哈登陷入单挑的魔咒,同时也锁死了火箭常规赛的利器-三分球。勇士队放哈登一对一单挑,而不采取包夹的策略,颇有一种壮士断腕的决绝。他们承受了哈登火力全开之后的压迫性,但同时也锁死了他的队友。

当然,对于哈登的消耗还不仅仅只在防守端。进攻端,勇士的策略也是能找哈登就找哈登。库里持球突破找哈登,杜兰特背身低位找哈登,以及他的外线干拔也找哈登……整场比赛,勇士将“擒贼先擒王”的策略始终贯彻如一。

对于火箭来说,输球的原因,有很多。最根本还是因为哈登与队友之间的连接被勇士割裂,配角群们给不出应有的火力支援。但其实,这一点不能怪火箭的配角群们,因为勇士的防守策略就是放哈登而锁外线三分。所以,光一个哈登站出来很显然是不够的。克里斯-保罗,这位中距离的大师,必须在G2的比赛里给到更有力的惩罚。也只有双核齐动,火箭才能真正地动摇科尔“无限换防”的决心。

随便说说--2016年的总决赛,即骑士1比3逆转勇士夺冠的那个系列赛。虽然大家印象最深的场景一定是勒布朗的那个“世纪之帽”以及欧文左翼价值千金的“绝命三分”。但其实,真正决定系列赛走势的,还是G5,勒布朗与欧文双41的那场比赛。

火箭与当年的骑士,战术打法、防守策略类似。在本质上,他们是风格非常相似的两支球队。所以,要想赢勇士,哈登与保罗就必须打出当年詹姆斯与欧文那样的进攻火力。这是一个突破点,但只有突破了这个点,后面的路才能越走越顺。

前路虽艰难,但不是没有可能。

休斯顿火箭队遭遇了本赛季以来真正意义上的顶级防守-无限换防

【写球评的三少爷】系悟空问答签约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