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我在监狱里表现良好,可以给我申请提前出狱,不一定需要六年”

这对夫妇真是天生一对,都是一样的狼心狗肺。

父亲当时对他们这般好,却不想在父亲出事以后,他们会这样的步步紧逼。

“牧婉,你是怎么和你二叔说话的,没有一点礼貌,真以为你嫁给了陆景年,你就是个人物了?也不看看陆景年究竟想娶的是谁?”何蔓芬鄙夷的看向苏牧婉。

是了,陆景年从来想娶的都不是她苏牧婉,而是她的姐姐——苏云曦。

良久,苏牧婉轻笑了一声,“二婶放心,反正陆景年想娶的肯定不会是您就对了,您也不好好照一下镜子,是不是……”

“你这个死丫头!”何蔓芬肥胖的脸都气歪了,胸口因为愤怒剧烈的起伏着,高高的抬起手就要上前来打苏牧婉。

苏牧婉往后一退,轻而易举的避开了,身后传来“啪”的一声响亮的耳光声,她回头去看时,周书芸挡在她的面前,生生的替她受了何蔓芬的一耳光。

“妈……”苏牧婉惊得大喊。

只见得周书芸的左半张脸红肿了一片,原本白皙的脸颊上,留下五根鲜红色的手指印,干涩的唇角见了血迹。

苏牧婉狠狠的皱起眉,心如刀绞,本想打回去,却立即被周书芸拦住了,“牧婉,不要,再怎么样,她都是你二婶,不要和长辈起争执……”

何蔓芬盯着苏牧婉,笑容格外得意。

虽然没有打到苏牧婉,但是给了周书芸一耳光,同样是在惩罚苏牧婉,反正何蔓芬本来就不敢真的打苏牧婉,对方毕竟是陆家名义上的陆少奶奶。

“老公,今天就到这儿吧,我们改天再来,时间还长着呢,大嫂一天不答应,我们就继续来,直到大嫂答应为止。”

“恩。大嫂,大哥,我们改天再过来拜访。”苏祁正同意的点头。

“我在监狱里表现良好,可以给我申请提前出狱,不一定需要六年”

等到苏祁正夫妻离开了病房,苏牧婉的一颗心才放了下来。

抬起手,缓缓的抚摸着周书芸红肿的脸庞,她心疼的皱眉。“妈……你怎么这么傻,你怎么就真的去受了她一耳光……”

“你不要和你二婶起冲突,牧晨在国外,所有的学费,还得靠你二叔家出钱,如果你惹的他们不高兴了,我真怕牧晨一个人在国外……”周书芸想到这,已经泣不成声,“牧晨他还那么小……”

“我知道,我都知道,是我错了,妈,对不起……”苏牧婉跟着母亲一起哭,从小到大,她谁都不怕,她就怕她的母亲伤心难过。

“云曦,是爸对不起你……”

病床上,传来苏祁哲断断续续的声音。

苏牧婉连忙擦了擦泪眼,和周书芸一起走到病床便,弯下身子,伏在床头,倾耳仔细去听父亲的话。

“云曦……爸对不起你……就该让牧婉替你去蹲监狱的……”

苏牧婉一听,双眼瞪大,如遭电击。

是了,姐姐什么都比她好,学习比她好,长相比她好,又乖巧懂事,她可以理解,爸爸喜欢姐姐多一点——

可是,两个都是他的女儿,为什么他宁愿坐牢的不是姐姐,而是自己!

“我在监狱里表现良好,可以给我申请提前出狱,不一定需要六年”

“牧婉,你别怪你爸爸,自从他娶了我,他就一直觉得对不起你姐姐,而且云曦又是因为你,进了监狱,你爸爸他心里肯定有气……”周书芸叹息了一声,“有空你多去监狱看你姐姐,毕竟是你欠了她的。”

最后一句话,周书芸的声音很低,但是苏牧婉还是听见了。

他们都怪她,怪她破坏了陆景年和姐姐的生活——

可是谁又想过,那本属于她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又是被谁破坏了呢?

苏牧婉苦笑了一声,答应了。“恩,我下午就去看看姐姐。”

两年以来,她最不想面对的就是苏云曦——

盐城的女子监狱,位于偏僻的郊区。

隔着透明的玻璃,苏牧婉看着坐在对面的苏云曦,比上一次来看她,她又清瘦了一圈,狱服松松垮垮的穿在她身上,显得她纤细瘦弱。

苏云曦的脸上未施妆粉,但是一看见苏牧婉,嘴角一直挂着浅浅的笑容。

她抬手拿起话筒,双眼充满希翼的道,“婉婉,景年还好吗?他怎么很久都没有来看我了?你不会把那天晚上的真相告诉他了吧?”

“没有,我答应过你,那天晚上发生的事情,只有我们两个人知道。陆景年最近大概很忙吧……毕竟陆氏集团现在都交给他来管了。”苏牧婉安慰道,放在膝盖上的手紧紧的握起,指甲掐入手心。

“我在监狱里表现良好,可以给我申请提前出狱,不一定需要六年”

见到她眸子里对陆景年的紧张,苏牧婉真的不敢让她知道陆景年和自己已经结婚了,深怕惹她伤心——

两年前,无论如何,苏云曦之所以会进监狱,都是因为她。

“婉婉,你该喊他姐夫的。”苏云曦认真的纠正道。

“你出去以后,记得替我告诉他,我很想他,非常想,我很快就会出狱的,重新和他在一起的,狱警说了,我在监狱里表现良好,可以给我申请提前出狱,不一定需要六年。”

苏云曦嘴角笑着,心里实际上已经恨毒了苏牧婉!她其实早就知道在两年前,苏牧婉嫁给了陆景年,但她故意要这么说,就是要让苏牧婉愧疚死!

而且她有把握,苏牧婉一定不会把那天晚上的真相告诉陆景年。

苏牧婉没有说话,只是一味的点头。

书名: 乔沐杉之十年

未完待续......








其他

一位人仙站出,对李元心行礼,而后道:“不知若是自愿留下,太华肯收我等弟子吗?”

他这话出了,许多人仙都是目光微动,然留在福地之中,便算半个福地之人,且以往太华对这种事情并不阻拦,只是要把留在福地之中悟道所得的心得、道理、法诀皆留刻在太华山中便可,毕竟这是太华传道,而他们是从中悟法。

结因拿果,是道不传非人,法不传六耳。他们的法留下,他们的道留下,存于太华山中,等候有缘人前来参悟。

正所谓:有缘有法,一日窥尽天下理;无缘无法,道在身前不得知。

这是道的意思,并不是可以强行更改的,天下芸芸众生,所行之路,皆不出“道”之左右。

李元心目光转向这位人仙,开了口去:“若是留下,自然有处让你等修行,但其之后留在太华,所参悟之道与法皆要留在我处,你等若是想好了,留下也可。”

有些仙家不愿自己的法被旁人窥视,但有一些却并不在乎这种事情。

而现在,这正是九玄论道将开,如此天地盛世将来,区区一法一道,留下便是留了,又何足挂齿?

再说了,自身一道气数归入太华,日后太华有召,须得立来,但自己等仙家本就是太华下宗,这般来去也是应该,却算不得什么难事。

听得李元心答应,这位人仙顿时喜不自胜,向他一拜,便回了自己位置,大袍一抖,坐了下去。

那两侧人仙汇聚,此时听闻这般讲话,顿时各起心思,那些个领人的宗主长老,仙使道辅,俱都把头转向自家宗门中部分人仙或是弟子,这九玄论道之机,三千年才有一次,这般若是不去听讲,当真是千古撼事!

三千年啊!人仙寿元不过一千五百年,即使服用天材地宝延命,即使吞下各类灵丹妙药增寿,也不得活到三千年岁月,而就算是勉强活到了,怕是也已经垂垂老矣,随时有羽化之危。

修道之人羽化便是寂灭,肉身化去,魂魄与真灵同去冥海转世,亦或直入轮回,再不能显人间。

若是自己宗门中有人留下,待九玄论道之时听闻无上妙法,来日回归下宗,说不得能造化出一尊地仙真人!

一尊地仙坐镇,只要无有意外,则宗门定然大昌,难以被磨灭,那万载寿元悠悠无尽,与山岳同高,与地海同老,若是修行高了,更是能继续走下去,再活上一二千年也不是问题。

且不看朔玄宗,举宗寂灭千年岁月,一朝复出,宗门内居然还有两位地仙!

地仙在,则宗门在!地仙不灭,则宗门不灭!

诸宗定下悟道弟子,各自细细嘱咐,这等盛会,那群仙也来,那群神也到,那群魔也至,那群妖也见,这天下间芸芸众生,凡有修行者,皆可来窥一道。

待一柱长香之后,这般议论吩咐之声才逐渐低落下去,而这些仙家眸中则是闪烁不一样的光彩,那中有兴奋,有雀跃,有激动。

正此时,那高台上,李元心开口言话:

“......

悠悠寰宇旷,太乙近天都;

我言纯阳意,大道似清天;

长梦千古问,天门玉湖边;

青丝银蝶舞,弹指千秋炼;

玄黄掌中见,青冥倒来颠;

阴阳知造化,叩在大道前。

......”

他这般话语落下,那群仙顿时肃静,俱都打起道印,刹那间,那修袍纷舞,云空猎猎,只看那些道花遥遥升起,在头顶兜转,俱都是大放光华。

这段话是太华中的经文,是入道时皆要听闻的功课,念诵此经,可不为外道惑,不为心魔侵,镇心聚神。

李辟尘此时听着这段话语,曾经接受李元心的“文篆”,故此也明白的这些经文,然而自己只念诵过一次,那还是在施展道规天门大阵时念诵的,是用来起法抵挡诸魔时所言,那次不过只是说了前面两句四段,如今这,才是真正的全文。

“短短六十字,说尽向道心。”

李辟尘坐在下首,此时只看那群仙皆是开口,随着李元心的话语不断念诵,那声音越来越大,下方群仙眼帘半开半合,那手中捏着道印,坐在雷云蒲团上,只看头颅上神光摇,仙光绕,道花不老。

群仙齐念,一时之间,这青霄峰顶,经声震天,这般景色,却又如同凡间学堂里,先生说了一语,那下方的孩子们俱都开口齐念,又像是前世神话中,那西天灵山,佛祖讲经,下方三千佛陀,八大菩萨,漫天罗汉皆静坐,与佛祖共念经文。

如同传说中的景色一般,而此时,那身边,张翠灯、何百花、方英武三人也开始念诵这段经文,李辟尘心神飘摇,那手掌中道印捏起,双目缓缓闭上半分,口齿轻启,却也是笑着念诵起来。

“悠悠寰宇旷,太乙近天都......”

这般念诵经文,持续一日,至后,各仙又自家修行二日,直至三日修行结束,此时青霄峰外云海之中,忽有三道光华汇聚过来。

西方天位,暴雨随行,那水如珠帘挡容颜,却仍能窥视一二真貌。此时来者,一身两仪道袍,阴阳交织,那背上收拢着八杆大旗,旗幡上刻八尊白龙之形,那手腕上带着一串碧阳之珠,面目俊秀,头扎道簪,两鬓略有斑白。

此人正是雨脉新任首座,楚端阳。

他行了一半,此时那南方天位,狂风陡起,阴气浩荡,来者身着两仪道袍,阴阳交织,那手中持着一面古镜,上刻诸多神秘篆文,面容英武,头带天冠,正是风脉首座邱言。

而同一时刻,那北方天位,云海滔滔,其中显化一道光辉,那来者踏着云头,踩着云涛,如谪世真仙,此时来至,同着两仪道袍,身上阴阳交织,脑后黑发盘成一束,以道巾缠绕,那背上带着一块巨石牌匾,以铁索相捆。

此人正是云脉首座,虞湘云。风雨云三位首座驾临青霄,此时坐在上首蒲团的李元心睁开眸子,身子起来,背上一道光华显化,把那阴阳垂云扇负在身后。

殿中三日,群仙得雷音洗练身躯,已成太华法身,气数交织不散,此时俱都闭目,在验证自我之道。

李元心这般有了动作,那其后雷脉四位弟子也起了身子,而那下方群仙同是动作,就在这时,三脉首座已至青霄殿前。

“时辰已到,青霄众仙何在?”

楚端阳站出去,朗声开口,而大殿中,李元心两脚下踏起雷霆,只是一迈,便至大殿之外,那三位首座见到李元心,便俱都打个稽首,而李元心回礼,道声:“青霄在此,已等候多时。”

“既如此,我等莫再耽搁,速速上了太华峰去吧。”

四位首座商议事宜,此时李元心领着诸多仙家同时施法,只看这刹那,漫天皆是神光仙影!

云海浩荡,浪潮滔滔,那群鸾起舞,千仙登天!

太华开讲,除去下宗诸仙,自然本宗仙人也可去往太华峰上听道,这本就是公开之言,于是当下,李辟尘心思微动,对诸人道声小罪,踏出云罡,只在天阙一声呼喊,那远处顿时有一道红云飘来,其中传出嘶鸣,正是踏红尘。

“师弟我去接我那些徒弟,此番太华开讲,我等也算近水楼台先得月了。”

李辟尘对三位师兄打过稽首,于是乘踏红尘离去,而此时,张翠灯三人看李辟尘回山,这般便各自商讨一番,也是各自告辞,其中张翠灯随群仙同上太华,而何百花、方英武则是也回山头,去接引人来。

九位接引仙人,此番前去听讲,可得各脉大尊赐予灵丹,若是得大尊垂青,说不得还会赐下一二神通术法,这般好差事,谁肯落下?

李辟尘乘龙马而归,踏红云连去,施了道法真术,此时行有半柱香,便已经看见峨眉山,那南天门矗立当前,大放光华。

“一道南天门,仙凡如大梦.....每次看见这个牌匾,我总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李辟尘看那南天门,不由得又是开口慨叹,而踏红尘不明他如何发出这种话语,便长嘶一声,发出疑问,李辟尘拍了拍它的头颅,理了理它那龙鬃,只笑道:“你不晓得的,这是只属于我的记忆,那曾经的过往,如今我似乎在看一场大戏。”

“把自身也置身在神话之中,这场大戏跨越了千万载的岁月,不知从何处而起,不知会停在何处。”

龙马长嘶,全然听不明白,便也不再想,只是踏在南天门外,此时只看远处,峨眉观后那株通天桃木下,有一尊童子睁开眸子。

李辟尘开言,天音震荡,让观中诸人醒来。

“庄周,列寅,紫云,皆出观来,随我上太华听讲。”

这话出了,那桃木下的童子睁开眸子,那如雪般的睫毛颤动,眼中金瞳轻放光华。

那观中,穿着散松长袍的列寅走出,此时脚下升风,只听得一声虎啸撼天,那风虎之相施展,上了天阙,对李辟尘打个稽首,道声师兄。

山巅处,姬紫云睁开眸子,站起身来,下了山头,来至南天门前,此时还不曾走过两步,那脚下便升起一团清云,于是二徒齐上云霄,此时列寅御风,把那四周云海俱都握在掌中。

三人齐来,李辟尘轻笑一声:“师弟,莫要秀了,且放了法术,待我施这神通。”

此言落下,只听得长空之中一道龙吟,这见那照地青猛地斩入天阙,直在风云之中卷数个来回,那剑躯横贯千里,此时只看一头青龙化出!

照地青化青龙,这般神景此处三人俱都不曾见过,列寅当初差了一些便能见到这条青龙,那是当时李辟尘以乙木雷法施展,把木剑化龙,与叶缘双蛇鏖战,如今这倒是真的成了一道圣景神通。

龙啸九天,此时刮起风雷,把四人一马俱都卷起,那驮在背上,带着众人直上青霄而去!

姬紫云与庄周坐在龙躯,此时目光仍有迷茫,只一转头,见那乾坤山河转眼瞬过,再看前方,那天阙之上纯阳真光大放,把大片天地照耀的如同白昼,那当中又有金黑二色齐显,真正如九霄天界落人间。

青龙舞天,转瞬之间便是千里云烟踏过,而那背上,踏红尘似乎很是不满,觉得自己比不上这条青龙,却是狠狠的跺了跺蹄子。

李辟尘看这马儿撒泼,顿时笑起:“照地青不过只是一柄木剑罢了,这般化龙也只是神通所致,并非真龙,你一个将化麒麟的龙马,和这兵器较什么劲?”

听得李辟尘这般言语,踏红尘才闷闷的摇头,但仍旧打了两个响鼻,似乎还有不满。

山河瞬过,转眼之后,不消三盏茶水冷热,师徒四人已至太华峰下,此时看那云烟萦山,高不可见,前方山门处有人仙巡守,是乘风骑鹤。

“不论来此几次,太华峰仍旧是这般模样,如天地之柱,让我心神震撼。”

李辟尘笑着开口,而此时诸多人中,列寅紫云上过太华,此番第二次见,虽也震撼,却不失态,反而是庄周,这孩子初见太华,那双金瞳顿时立起,只愣愣盯着,好半响才缓过神来,只道一声“何等雄壮”!

青龙转上云巅,直向上行不知几千里,这般才至太华峰顶,于是龙化剑光入背,成木剑模样,而李辟尘领诸人前进,把那马儿也牵着,此时前方已可见一片云光,仔细一瞧,那镇岳宫中,已有真人坐定,那音如大道,正在开讲。

“来的不算晚。”

李辟尘再行几步,便见得那宫外处处皆是仙家,或坐悬浮仙石,或坐泥土地上,或立在锥尖,或站在树梢之上。

而下洲来此一千六百位仙人,俱都如初入弟子,凡间孩童,坐在那镇岳宫中,大殿之内,排的整整齐齐,手捏道印,前方是四位首座,各把兵刃放于腿上,侧耳静听开坛说法。

这些外头的仙人,都是太华的仙家,此番前来,不入宫中,都在外侧听讲,而也有些人入了宫内,这是出于习惯,毕竟已成人仙,或者得洞玄之果,自然有一些独特秉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