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8 茂名電白最古老城樓,廣東獨一無二,全國僅存5座!

電城鎮是座有著六百多年曆史的古城,建於明代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最早為神電衛,統轄高州、吳川、陽春、信宜、陽江五所,為當時粵西沿海規模宏大的海防要塞。成化三年(1467年)電白縣治遷來神電衛城,從此衛、縣同治一城。清雍正三年(1725年)廢神電衛。1950年12月電白縣治遷往水東鎮。神電衛作為海防要塞和縣治,歷時556年,城內鐘鼓樓至今倖存。

神電衛為明代廣東防禦海盜、倭寇侵擾的24個海防要塞之一,隸屬廣東都司前軍都督府,管轄電白、茂名(含今高州市、茂名市茂南區)、信宜、陽江和吳川等縣的治安防務工作。

神電衛位於今電白區電城鎮內。建於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清雍正三年(1725)裁撤。今保存有神電衛城遺址。

電衛城經明代多年建設,成為當時高州、寧州(吳川)、雙魚(陽江)、信宜、陽春等5個守衛千戶所的指揮中心,粵西沿海規模宏大的海防要塞,轄額官兵民壯,馬匹、弓兵數百,另外在沿海蓮頭、雞籠山、博賀立炮臺,置大炮12門,額設千總一員,戰守兵80多名。此外尚有艟艚巡哨。

神電衛城建於明代洪武二十四年(1391),初為土城。

明正統年間(1436—1449),被起義瑤民攻陷,土城被毀。

永樂七年(1409),改築磚石城。城磚由轄下各4戶所分擔。現尚存長43釐米、寬21釐米、厚18釐米的衛城遺磚(即現稱城牆磚)遍佈滿城。衛城呈長方形,周長3300米,牆通高5.2米(牆體高3.6米、堞高1.6米);設東南西北四城門;角樓四座,城門包上鐵片,門臼用鐵鑄造,堅固牢靠,門上城樓高聳、翹角垂簷,東南筑出水涵洞,安上鐵柵,以防襲擊。此外,尚建敵樓40座,設窩鋪42間。

成化四年(1468),電白縣治從高州長坡遷神電衛城,在衛城四周邊疏浚護城河(現尚存部分護城河原跡)與海連通。

萬曆三年(1575),又在城外增建敵樓12座。

萬曆十年(1582),將城外牆增高1米,並在護城河邊建更樓,在神電衛城內十字街口設建一座烽火樓臺(即鐘鼓樓)。

雍正三年(1725年),神電衛撤銷,城仍為電白縣治所。

舊時正話是廣東省電白縣(2013年始改為茂名市電白區)內少數人使用的一種方言,源於明代的官話,屬於明代西南官話的一種,通過對江西湖北四川的明代史載,舊時正最可能出自黎姓,中國南方過去方言主要兩種九黎和東夷,九黎主要分佈在西南和中部,而東夷主要分佈東南海邊,與湖北襄樊話非常不得了的相似,同時讀數字和韓國語非常的相似,例如1,2,3,4,5,…,8,9,10,1000,10000,…至今,電白區講舊時正的姓氏有黎姓,陳姓,馬姓,巫姓等。

舊時正話是明朝時駐兵留下的語言,性質跟廣東軍話差不多。正話是明清時代通行於神電衛城內,所以又叫“城話”,但現在電城圩內已經被海話取代。舊時正話在電白呈零星分佈狀態,主要分佈在該縣的大衙鎮(已併到林頭鎮)、旦場鎮、望夫鎮、馬踏鎮等。

茂名电白最古老城楼,广东独一无二,全国仅存5座!
茂名电白最古老城楼,广东独一无二,全国仅存5座!
茂名电白最古老城楼,广东独一无二,全国仅存5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