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让我来说,城市病都是“惯出来”的毛病

导语: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些关于城市发展方面的问题,好多网友的提问也使得各大城市之间的对比愈发激烈,地域对比很是明显,最常见的的就是省会之间的对比和省份之间的对比,经过不断的查找数据,一个真相令我感到愤慨,难道这些所谓的地级市(非省会、非直辖、非副省级就是普通地级市)就该这样被不断吸血吗?

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无论你是在一线城市,还是在省会城市,还是一些经济发达城市请记住过去这些城市为你所在城市发展所做出的牺牲。

我国城市的发展基本就是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让我来说,城市病都是“惯出来”的毛病

武汉

一般来说我国城市的划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按照行政级别比如: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副省级,省会,地级市等;一种是按照人口来划分,具体划分标准可以看我之前发表的一篇文章《不要再说自己是几线城市了,我都替你害臊》有详细介绍,今天就不做过多解读。总体来说,目前我国城市发展的情况就是强者恒强,弱者恒弱。比如:北上广深这些城市,原本就被赋予历史和经济发展重任,今天毫无疑问是4大巨头。还有地方的省会城市绝大部分都是省会城市的发展要远远好于其他地级市(福建有点例外),我们网友们都戏称这叫“吸血”,个人感觉这个词再贴切不过了。

这些省会城市“吸血”到底吸了多少呢?

让我来说,城市病都是“惯出来”的毛病

西安

因我国省份较多,今天我就以几个热门城市做个简单的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首先是各省会城市所占经济总量情况。湖北省2017年GDP经济总量达到36522亿元,省会城市武汉GDP达到13410亿元,所占全省经济比重达到了36.7%;四川省2017年GDP经济总量达到36980.2亿元,省会成都GDP为13889亿元,占比37.6%;陕西省2017年GDP经济总量达到21898亿元,省会西安GDP为7469亿元,占比34.1%;还有浙江省会城市杭州占比达到62%左右,综上可以看到这些所谓省会城市的经济总量几乎占了全省的三分之一以上,网友说的这些城市靠吸血来发展自身不无道理。

吃水不忘挖井人,可惜这些城市却毫无感恩之心

让我来说,城市病都是“惯出来”的毛病

成都

看到这些数字或许不少朋友会说这些是省会城市肯定要发展的更快,经济实力更强,省政府和国家给与的政策扶持更多。这些都没错,但是有句老话说的好“吃水不忘挖井人”可是如今这些城市的表现让我看来不仅仅是忘记了,而且还把这种事情当做理所当然,一旦不给,反而会倒打一耙。

你认为城市病的原因是什么? 单选
0人
0%
省会这些大城市天然优势
0人
0%
地方经济做出的巨大牺牲
0人
0%
其他原因
<button>投票/<button>

曾经历史上这些省会城市也都是一贫如洗,历史的责任降临到它的身上,举全省之力进行经济建设,其他地方经济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更甚至有些省会城市地方发展与其他省份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比如武汉,湖北省可以说是举全省之力发展了武汉,甚至在当时特殊历史时期,临省河南大学曾为武汉高等教育立下了汗马功劳,武汉7大高校里面就有4所都有河南大学的基因,包括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大学等,如今武汉高等教育资源属于全国一级梯队,而临省河南只能在全国垫底。可是武汉可有一点感恩之心?答案是:没有!如果说省与省之间有竞争关系的话,那么湖北省排名前20的大学,武汉竟然毫无意外的占到了16所,这可真是让别人喝汤的机会都没有,这样的吸血效应,地方经济真能发展起来也真是奇迹。

城市病其实也是种惯出来的毛病,得治

让我来说,城市病都是“惯出来”的毛病

城市群

想起前段时间一个社会问题,一家餐饮店老板因为心善每天都会在固定时间段给一些生活困难的人提供免费馒头吃,后来时间长了这些领到馒头的人不仅没有感恩还提出了更加无耻的要求“不要馒头要钱”,结果肯定是这位店老板拒绝提供任何帮助。城市是人口的聚集地,城市问题跟社会问题一样,也有相似之处,把其他城市对它的帮助当做一种理所应当,一旦不给了就会想尽方法巧取豪夺。这种城市我看也没多大出息,想直辖?等你真的学会分享再说吧。


城市病其实也惯出来的毛病,因为省会城市的特殊身份,很多政策会优先照顾,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你吃肉总得让别人喝汤吧,如果连汤都不让喝,这就有点过分了。

国家城市群的成立或许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现在确定的国家级城市群里面几乎都会有一个副中心城市,比如中部省份湖北的黄石市,西北地区陕西省的宝鸡市等,既然你一个城市带动不起来,那就让其他城市分担你的职责。

城市群协同发展是主题,请不要维系过去的那种传统思想,很不得人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