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望著那一片片的綠色「王應祥」

望著那一片片的綠色【王應祥】

(一)

站在光泰農牧生態園的高崖之上,一個人能站出一種高度。

舉目遠眺。四處都是一片片的綠色林子,莊稼極少。

迎一面夏風,張開手臂,吼一聲秦腔,撕破沉寂的天空。吼秦腔,就是心徑要必須放開。

自由是開放的花朵,秦腔的聲調是透明的,從唱腔的聲音就能看得到一個人的心。

亮一亮嗓子,定一定音,不用苦想就能哼上那麼幾聲,竟會撩人心動,就是唱到苦處,苦也能苦得讓人心疼。

關中的馬家人也喜歡吼秦腔,心煩或高興的時候,你都能聽出不同的聲音。

對馬家村我是熟知的。28歲時,在法門鎮政府開始上班,負責包抓的村就是馬家村,那時的村是落後的,村民是窮噹噹的,種的是糧食,人們的收入甚微。村幹部想了不少讓群眾致富的路子。包括利用溝裡將軍泉出來的水淡水養殖等。但村民們的思想還是放不開,影響著我們幹事的勁頭。

馬家人吼秦腔,門通多,有路子。致富與與吼秦腔一樣,思路不放開,也就無從生產致富了。

望著那一片片的綠色「王應祥」

(二)

工作以後,我註定是與綠有關。

駐馬家村蹲點包抓工作,主要的工作就是栽樹綠化,推行蘋果建園。其次是計劃生育上的刮宮流產,女人結紮。財政工作上的摧糧要稅,三款五提。後來,時間不久去黃堆鄉工作了造林綠化和縣武裝部的小流域治理工作重任又落在我的肩上。

說起小流域工作,那是省軍區響應軍委號召,向省委、省政府請戰,要求每個縣武裝部帶領民兵預備役人員承擔本地的一個小流域治理工作,三年必須達標。省軍區和省政府相關部門驗收。治理主要工作還是植樹造林綠化。帶領學生、應徵青年、民兵預備役人員綠化了三年。

第二次在法門鎮工作時又包抓上了馬家村,但此時的馬家村蘋果建園有了一定的規模,獼猴桃樹也佔有了一席之地。

看到那一樹樹紅彤彤的大蘋果;一行行吊掛整齊表面毛茸茸的獼猴桃,讓我心情激動,思緒飛揚。

我喜歡這樣的綠色,喜歡眼前這種原生態的綠色果業,這是迴歸生命最初的原色態。

那是一抹抹綠色,每片片果林,每棵果樹都是一個奇蹟。

望著那一片片的綠色「王應祥」

(三)

北三鄉的土地大都是旱塬地,在秋季是片片的黃色狀,不種莊稼,長滿荒草。在這裡生生不息的人們早就讀懂了這裡,也只能認命自己居住在山前的這個旱塬地帶。

馮家山水庫北乾渠南的馬家村,那可是一片片綠色的世界,這也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給這裡人留下的福運。

一個人是一塊蘋果園,一群人是一片蘋果大林子。

由於有了水利的優勢,馬家村又海拔高於中塬鄉鎮,與北鄉緊鄰,因此,馬家的蘋果格外的紅,格外的甜,格外的大,這也就引來外地商客多,價格也自然就高於其他地方。

果業讓馬家人錢包鼓起來了,家家存款也漸漸多起來了。

(四)

五年前,去馬家村和近鄰的齊村看了看白皮松,1個1米寬10米長的白皮松幼苗床,售價數萬元,這讓我的心又久不能平靜。

人的思想不解放了,步子也就邁不開了。腦子活躍的,目光遠見的人,一畝、幾畝的白皮松種植,獲得的是幾萬、幾十萬、幾百萬的收入。

我的老家在召公街上。召公的東南約兩公里有個農場,農場一員工育栽約十畝的白皮松,高1米多時,正當趕上白皮松的價格瘋漲。西安一綠化公司老闆尋到這裡,願出二百萬購買,這位員工要價五百萬,幾輪談判,終未成交,當等著這些搖錢樹再升值的時候,第三年、第四年白皮松價格卻大跌了,跌得是那個員工措手不及。

馬家白皮松基地老闆許玉柱卻能抓住機遇,根據市場信息,大膽運作。該出手時就出手,他們的白皮松獲得了較好經濟效益,一棵白皮松樹賣五、六百元、上千元之多,這讓馬家人沸騰了,讓法門鎮人沸騰了。於是也帶動了法門周邊鎮、村發展白皮松等綠化樹木,人們都得到了高收益。

人類和諧,也是大自然的和諧。

目視著光泰觀光園崖上的一片片蘋果樹林。轉過身,又望著觀光園名貴苗木和那片片的大小不一的白皮松樹林子。相比圖騰、膜拜之類的神聖,在我眼裡,不管是生態觀光園的杏樹、蘋果樹、桃樹、刺槐、油松和白皮松,每一類樹種;每一棵樹苗,都能在這裡高高在上。

(五)

與白皮松基地相鄰的西側有個馬家溝,溝深,溝寬,溝長。荒草佈滿,泉水白流,然而,王紅軍看到這個荒溝卻確立了一個創新的發展項目。經過考察論證,有著未來前景的光泰農牧觀光示範園設計出來了。

投資千萬元,經過三年多的改建修復,嶄新的光泰農牧觀光示範園向遊人開放了。吸引了大批省內外遊客。在這裡你可以呼吸天然生態空氣的天然氧吧。可以領略田園風光,原生態的種植、養殖。葡萄架下烤鴨肉、烤雞肉、烤羊肉、烤鮮魚等;會讓你大飽口福。

馬家的自樂班演唱,會讓你陶醉在古老的秦腔戲劇裡。土雞、鴨子、兔子原生態展顯在你的眼前,師曠故事和馬援故里人文典故會讓你津津入神。觀光園真是人們休閒遊樂的好去處-----

望著那一片片的綠色「王應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