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人們的科學這麼發達,怎麼沒有一個解決蚊子的辦法,去消滅蚊子?

MISS王


人類確實也曾經嘗試過各種方法,試圖滅掉蚊子。

但都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1939年,化學家發現一種俗稱為DDT的藥物能殺死蚊蟲。於是人類通過噴灑這種殺蟲劑,消滅了西半球大多數地球的蚊子。

那時候,天真的宣傳畫!

應該說這是一場空前的勝利了。正當人們慶幸再也沒有蚊子傳播疾病的時候,後果開始顯現出來,因為DDT這種殺蟲劑有很強的生物積累性,蚊子死掉後,被青蛙、鳥類等食用,毒性在食物鏈上不斷積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 大型食肉動物成了最後的受害者。禿鷲等很多大型食肉動物難以繁殖後代。

於是在1972年DDT被禁用,蚊子的數量又上來了,而且蚊子不但被消滅,反而抗藥性更強了。為了消滅它們,人們又開始要就更強的化學毒劑,人與蚊子間的鬥爭不斷反覆,直到今天,仍然打了個平手。

1974年,人類又別出心裁,科學家用輻射的方式,將接近6萬隻雄性蚊子的繁殖能力降低,並在肯尼亞做了實驗,人的如意盤算是,如果雄蚊能勾搭上雌蚊,因為繁殖能力缺失,就能給蚊子致命一擊。

但實際上呢?呵呵,雌蚊子根本就看不上這種弱雞,人類的大招最終破產。

但是轉基因等技術的發展,終於讓人類看到了消滅蚊子的最終希望。

2009年,一家蟲控公司利用轉基因技術改變了蚊子的基因,這些蚊子可以瘋狂的繁殖,然後在它產生危害之前,就已經夭折了。

這一技術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否會被商業推廣,還存在很大的爭議。

這時候你會疑問,還有啥爭議的,歡迎到中國來搞。

實際上,蚊子的存在,對大自然有著重要的作用:

蚊子的肆意繁殖,不但給上層食物鏈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傳播疾病的它們還控制了動物族群的數量,減輕了大自然的負擔。

更重要,它對森林、草原等重要的綠色資源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

舉個栗子:

1881年,巴拿馬運河開挖,沒錯,這是一項利國利民利世界的工程,但卻是對自然環境的極大破壞。

那時候可沒啥環保主義者,有也起不了點大的作用。站出來保護自然環境的只有蚊子。

在這片熱帶沼澤中,蚊子讓人類吃到了破壞環境的教訓。十年中,有超過2萬名工人因為蚊子傳播的黃熱病而死亡,以至於最後法國政府不得不停止了該項目。

直到20世紀初,美國人用排幹沼澤水、然後用油覆蓋住所有水體表面這種極端的方式,才控制住了蚊子,成功開鑿了運河。

怎麼樣,讀到這裡,是不是甚至覺得蚊子有些偉大了吧?

不能總以人類的角度來思考另一類生物的存在價值,世界上的蚊子有3500種,他們存在,就表明它們對地球有它的價值。

所以,一頂蚊帳就能解決的問題,還是不要搞種族滅絕了吧!

讓難懂的科學,變簡單,變有趣,歡迎關注“科學重口味”!


科學重口味


蚊子是吸血鬼,吸起血來,又狠又毒,又癢又痛,還會引發各種疾病,蚊子又長又尖的吸血器官太可怕,沒有人提到蚊子不討厭。但完全消滅不可能,除非蚊子們自生自滅,自然淘汰。蚊子吸血,但它們吸的可不僅僅是人類的血,動物身上的血,它們照吸不誤,除非人類把動物全消滅了,蚊子才無血可吸,面臨斷糧的嚴重局面。但蚊子除了吸食血液,是否還能靠吸食其它的東西得以存活,人類到現在還沒有搞清楚。蚊子數量這麼龐大,生存能力這麼強,繁殖能力這麼強,人類想憑藉科技去徹底消滅它們,那比人類登陸火星的難度還要大。一句話,消滅幾個蚊子不難,徹底消滅蚊子難於上青天。我們還是現實點,依靠科技,逐步提高滅蚊能力,給人類的身體健康與身體安全加一層厚實的防護罩。其實三才天地人以及三光日月星之間都是相生相剋相互依存,人為破壞生態平衡,或許會產生蝴蝶效應,引發其它一系列更嚴重的生態災難。所以,對於滅蚊,我們不要抱太高的奢望才好。“走遍整個世界,找不到一個臭蚊子”,你不會正在做美夢吧,呵呵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