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马云“低头”,支付宝不改变银行了?

“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改变银行”

,到支付宝“从未想过要颠覆金融机构”,马云正在改变。

6月5日,中民投董事局主席董文标带领亚洲金融合作联盟30余家金融机构、25位董事长,以及众多金融高管到访阿里总部,马云在这次活动上表态:

阿里巴巴既不是一个物流公司,也不是一家金融企业,而是一家技术企业。虽然这几年,支付宝对金融产生了冲击,但从未想过要颠覆金融机构。

马云“低头”,支付宝不改变银行了?

作为央行指定金控集团监管试点计划的唯一一家在线金融企业,目前蚂蚁金服的小贷业务、余额宝、支付等数个层面已经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由于央行将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至50%,蚂蚁金服已经受到冲击。由于预计准备金率终将升至100%,支付宝获利或面临进一步的压缩。蚂蚁金服的小额贷款业务也承受着压力,因资产证券化等该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受到的监管更加严苛,导致其寻求与传统银行合作发放贷款。

不久前,蚂蚁金服还为货币市场基金余额宝设置了上限,对用户的每日投资和提款额度加以限制。

马云“低头”,支付宝不改变银行了?

今天起,余额宝转出到银行卡快速到账的额度正式调整为单日单户1万人民币。

余额宝规模达1.69万亿元人民币,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货币市场基金。

蚂蚁金服在未来几年将加快转型,科技服务将占蚂蚁金服营收的主要来源,金融服务业务创造的营收将会萎缩。

蚂蚁金服转型科技服务早有端倪。

蚂蚁金服转型的科技服务,业务将涉及为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在线风险管理和防欺诈服务。

马云“低头”,支付宝不改变银行了?

除了来自监管的压力,蚂蚁金服在支付和消费者金融领域也面临来自腾讯金融等对手的压力。

数据显示,腾讯金融依旧是支付宝最强劲的对手。

去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以强化金融监管为重点”,来自各层面监管的力度逐渐加强。

同时,无论是蚂蚁金服,还是京东金融、百度金融等都在淡化“金融”,突出“技术”。

除了蚂蚁金服从转型科技服务外,京东金融还被传言将“不再做金融”。

上月,京东金融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成立“智能金融风控联合实验室”,研究开发更优的金融风控算法和模型,并向行业输出。

京东金融CEO陈生强曾在公开采访时称:“未来京东金融的收入,将来源于服务金融机构产生的服务性收入,而不是拥有资产所获得的收益。”

蚂蚁金服相关人士的话强调,蚂蚁金服的角色从来就不是金融机构,当然,“不代表今天是一家科技公司,我们就不接受监管,我们从来没有回避过这一点。”

另一位蚂蚁金服的高管则表示,“我们是不是给大家造成了错觉,好像我们要变成一个金融机构的角色,其实从来没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