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大基金再出資21億元!接連投資這三家半導體公司

集微網消息,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大基金”)昨日(6月4日)晚間又被爆出多個重要消息,不僅接連投資太極實業、國科微兩大上市公司,還擬增資燕東微電子。

據集微網瞭解,大基金一期募集資金1387億元已基本投資完畢。如今大基金第二期正在醞釀中,預計大基金二期籌資設立方案總規模為1500-2000億元。

9.5億元入股太極實業

太極實業昨日晚間發佈公告稱,控股股東無錫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與大基金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控股股東向大基金轉讓太極實業1.3億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為6.17%,轉讓價格為7.3元/股。

大基金再出資21億元!接連投資這三家半導體公司

據瞭解,此次雙方股份轉讓協議簽署後,將由太極實業逐級申報至國務院國資委審批,國務院國資委批准後才正式生效。

目前,太極實業主營業務包括半導體業務、工程技術服務業務、光伏電站投資運營業務和滌綸化纖業務等。

太極實業的半導體業務依託子公司海太半導體和太極半導體開展,其中海太半導體從事半導體產品的封裝測試、模組裝配和模組測試等業務;太極半導體從事半導體產品的封裝及測試、模組裝配,並提供售後服務。上述業務符合國家大基金的投資方向。

出資1.5億與國科微設立合夥投資企業

國科微昨日晚間也發佈公告稱,公司擬與大基金、深圳鴻泰共同投資設立常州紅盾合夥企業。合夥企業認繳出資總額2.54億元,其中大基金認繳出資額1.5億元,國科微認繳出資額1.03億元。

大基金再出資21億元!接連投資這三家半導體公司

合夥企業的經營範圍為:股權投資、投資諮詢(除國家禁止或限制的諮詢項目)(以工商註冊為準)。合夥企業在設立後,將側重於集成電路領域併購整合及有核心競爭力公司的投資。

目前,大基金持有國科微17,647,026.00股,佔公司股本總額的比例為15.79%,為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東(公司第二大股東)。根據有關規定,本次交易構成關聯交易,但不構成重大資產重組,不需要經過相關部門審批。

國科微認為,公司擬藉助另兩名合夥人(大基金和深圳鴻泰)的專業經驗及政策引導支持,通過共同出資設立合夥企業,尋求有協同效應的產業併購、投資,通過與合夥企業所投資的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加快產業優質資源的有效整合,進一步增強公司研究開發能力,進一步提升公司綜合實力、行業地位和競爭力,提升公司持續盈利能力,為股東創造更多的投資回報。

10億元增資燕東微電子

除接連投資太極實業、國科微兩大上市公司之外,大基金還將增資燕東微電子。自北交所和上市公司電子城等方面確認,燕東微電子增資已經正式敲定,大基金聯合三家國企斥資28億實施入股。

其中,大基金投資金額10億元,持股比例19.76%。亦莊國投投資金額10億元,持股比例19.76%;北京京國瑞國企改革發展基金(有限合夥)4億元,持股比例7.91% ;鹽城高新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投資金額4億元,持股比例7.91%。

資料顯示,燕東微電子成立於1987年,是一家專業化的半導體器件芯片設計、製造、銷售的全資國有高科技企業,自主開發、製造集成電路及分立器件芯片,並提供芯片代加工服務,擁有月產2萬片的6英寸硅芯片生產線及月產2萬片的4英寸硅芯片生產線。

大基金第二期正在醞釀中

大基金成立於2014年,是為促進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而設立的產業投資基金,註冊資本987.2億元,總股本1387.2億元,其中普通股股本987.2億元,優先股股本400億元;第一大股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持股比例為36.47%,並委託華芯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作為基金唯一管理人,主營業務為運用多種形式投資集成電路行業內企業,重點投資集成電路芯片製造業,兼顧芯片設計、封裝測試、設備和材料等產業,在行業內具有較大影響力。

據集微網瞭解,大基金一期募集資金1387億元已基本投資完畢。截至2018年4月30日,大基金已成為50多家公司股東,其中涉及18家A股公司、3家港股公司。

大基金總裁丁文武此前在SEMICON 2018上表示,截至2017年底,大基金累計有效決策投資67個項目,累計項目承諾投資額達1188億元,實際出資818億元,分別佔一期募資總額的86%和61%,投資項目覆蓋了集成電路設計、製造、封裝測試、裝備、材料、生態建設等各環節。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大基金第二期正在醞釀中。4月25日,工信部發言人稱,中國將加快核心科技的突破,歡迎境外資本參與投資!

有消息稱,預計大基金二期籌資設立方案總規模為1500-2000億元。國家層面出資不低於1200億元。按照1∶3的撬動比,所撬動的社會資金規模在4500億-6000億元左右。加上大基金第一期1387億元及所撬動的5145億元社會資金,資金總額將過萬億元。(校對/Ak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