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对《山海经》一些重要疑难的解释

六、对一些重要问题的解读(搜索大华子关于山海经系列文章)

1、关于作者

《五藏经》可能在大禹时期就有了雏形,它是王权产物。王权首先表现为神巫活动。禹是大巫,它曾到洞庭湖一带学巫术,成禹步(战国尸佼《尸子·广泽》说:“禹于是疏河决江,十年不窥其家,足无爪,胫无毛,偏枯之病,步不能过,名曰‘禹步’。”《洞神八帝元变经·禹步致灵》记载禹步来源说:相传大禹治水时,至南海之滨,见有鸟禁咒,能令大石翻动,而鸟禁咒时必踩出奇异步伐,大禹遂模仿此步伐,运用于治水之方术。由于此术很灵验,又是大禹模仿创作,人们就称之为禹步。);舜还葬于湘南。那时的各地应该有了许多联系,玉的流传、盐的贩运、猎民的流动、自然灾害的迁移……使人们对更广泛的区域有了了解。禹是夏王朝的建立者,他领导的公共工程使他渴望认知神州大地。他有可能组织人员用图画和文字的方法总会各地自然和民情情况。夏商的历代统治者都可能继续这样的事情,因为夏商的统治者都是神巫或十分依赖神巫。五藏经最详细的地区就是夏商统治区域。到了周朝,五藏经的完善就不再是国家完成,而由收藏了历代资料的私人完成。这些人整理了五藏经,并在一些地方加上自己的观点。五藏经中后面的总结性语言可能都是周人加的,后面的海经和荒经也主要是个人之言。海经和荒经记录奇闻轶事,道听途说、胡侃乱扯、信手拈来,南北混乱、东西交错,远不如五藏经的组织严密、方位条理清楚。

在五藏经中,只出现县,而在海荒经中出现了郡,还有圣人等词,这显然是春秋战国的烙印。

《五藏经》应该是大禹开始的夏商多位统治者及其组织的人员编成的,到了周朝,又有多位收藏者对其进行修改,如西三经就有可能是后来加入的,各经后面的总结也可能是他们加入的,从祭品中有糈等稻类祭品来看,有楚人参与了修改。修改者最重要的是加入了海荒经。一系几千里的山,是不可能同一祭品的,而且有不产稻区用稻米作祭品的现象,说明了周代的作者系个人,带有较多的主观性。

2、关于地名的不可考

夏商的区域都不大,夏商的统治区也不一定统一语言(伊洛山区临近其中心区,到汉唐时还住着戎狄),何况其它地区。不同的族群语言当然有不同的地名,使用汉语的人当然就搞不清其它族群语言的意思,多数只能用同音字,同音地名会很多。

《山海经》中多数地名不可考是合情合理的,以汉语言和现代意识考证那些翻译语言只能是牵强附会。

3、关于很多山“无草木,多金玉”

火是古人最锐利的武器,火又是危险之物。为了居地安全和出行方便,更为了种植,烧山是很好的办法(这种冬季烧山的火耕法甚至延续到解放后)。打猎也可辅以烧山的办法。烧山很危险,必须在巫祝的领导下施行。“无草木”是一种生存的佳境,是巫祝们的政绩,是值得书写上一笔的,来自各地的《五藏经》巫祝作者,莫不以其治所“无草木”为荣。

“多金玉”也有同样的缘由。金玉是大自然的珍奇,当人们认识到它的价值的时候,千亿年的地表应该确有唾手可得的自然金玉。有些是天上掉下来的如陨石之类的金属物,有些是远古恐龙之类的飞禽走兽从远处带来的。各地巫祝也莫不以自己之地有金玉为荣,拾到过一件便说那里有金玉,甚至不惜说谎。

4、关于多记特异动植物问题

猎奇是人的天性,对于那些头脑聪慧,心系大众的人更是如此。所以中国历代史书在这方面都是不吝笔墨。搞清奇异之事也是生存之需要,更是巫祝用以行巫控制他人的绝妙手段和主要内容。《山海经》是巫书,记灵异之事是其本份。

古代也确实有很多现代没有了的灵异之物和事。古人的见识本不广(现代都还在不断发现着新的物种),又拙于描述,写出来就更神奇,如果把一些昆虫仔细记录而你读来以为是大动物那就更惊奇于动物的奇形怪状了。不过,《五藏经》作者时代虽然词汇极其贫乏,但他们描述得十分认真,用自己熟悉的物事来形容看到的各种没见过之物,语言拙却诚实。有的奇异动植物是由于古人观察造成的错觉,好像现代的什么怪和很多神秘现象一样。

还有,很多奇怪动物本来就是人扮而用于巫傩活动的,或者是巫傩法事中的画像,你只要参加一次湘中、湘西的巫傩法事,对此就见怪不怪了。

5、关于古代多湖沼问题。

我认为,约5000年前,我国到处是湖沼地,特别是华北平原,大多是水泽,既使在1000多年前,这些水泽的余迹都还有很多没有完全消失。

根据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07年2月2日发布的第四次全球气候变化评估,1750年以来,气候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总体呈增暖趋势。1850年以来的观测结果证明了这一观点。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6日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说,现有研究模式表明,1.9摄氏度到4.5摄氏度的全球平均增暖如果持续千年,会最终导致格陵兰冰盖的完全消融,进而造成海平面升高约7米。而有些资料则显示更可怕的后果。2008年6月,国家地理频道播出的一个节目《地球气温升高6度,世界将会怎样?》,增高4度,北冰洋的冰盖将消失,欧洲将变成沙漠,海平面将上升几十米。格陵兰一地的冰就可使海平面升高7米,南极的冰可以使海平面上升57米。

众多资料表明,8000-5000年前,是历史高温期,有的资料说气温比现在高摄氏12度,有的资料则只说高2-3度。总之,那时候的海平面比现在高,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大多浸在水中。4800年前开始大降温(2003年11月14日《中国文物报》段天璟文章)。5000-4000年前,是气候急剧变化时期,海平面可能退了一些,但还是较高的。

华北平原在宋朝以前湖泽较多。《史记·夏本纪第二》有“九河既道,雷夏既泽,雍沮会同”。 雷夏(雷泽)在今山东荷泽县东北,宋已涸,雍沮注雷泽,宋涸。古黄河自今浚县大伾山北注大陆泽,泽东分九河入海,与现在的入海口不同(引自天津古籍出版社全译本《史记》注释)。

《史记·五帝本纪第一》有“舜,冀州之人也,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会什器于寿丘(今曲阜县东)”。雷泽,《汉书·地理志》是济阴郡成阳,《水经注·瓠子水注》是成阳与濮阳间。《水经注》明言雷泽是舜渔处。

6、丹粟与《山海经》

丹粟就是丹砂,丹砂产自湖南、四川(重庆)、广西、云南、贵州和湖北等省,《山海经》中出现丹粟的地方十余处,是在南山经、西山经和中山经中,这些地方与今产丹砂的地方基本相同,所以从丹粟的记录来看,《山海经》是可信的。《史记·货殖列传》记载一个过叫“清”的寡妇的祖先在重庆涪陵挖丹矿成巨贾的事。

只是我不能确定丹砂的具体产地,所以地图标注是会有出入的。当然,《山海经》中的记录也不会完全准确。

7、关于《五藏经》和先秦《尚书》等正史不记炎黄事。

《五藏经》只在《西次三经》中记了黄帝,但这一经多认为是伪造或后人对主要内容恶意加增(可能是收藏不善缺失后的补缀),我在图上也标不出来。在《北次三经》中记了一次炎帝,但这一炎帝显系神话,因为讲的是精卫填海。《尚书》也不记炎黄事,只吹嘘尧舜禹等。炎黄之事是司马迁根据诸子百家书和民间传说记录的。

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想,夏商周的统治者是与炎黄不同一的另一族群。炎黄与楚地关系极大,他们不可能来自西北。汉以后,历代统治者感受到炎黄对他们统治的重要性,便把其祖先附会于更久远且族裔众多的炎黄,而炎黄一脉,没有文字,正好被附会者利用。

8、关于对湘西的记录

《五藏经》中,几乎不记湘西事,我想,可能是收藏的残缺,也可能是湘西炎帝较早,由于气温不断升高,造成重大天灾,湘西炎帝不得不向北迁居,留下来的居民是与炎部联系较少的人,语言风俗有些差异。北迁的炎部后来与黄帝部争战融合,他们已经记不起家乡的众多的山(雪峰山脉的山没有很高的,没有太多特点),但对湘沅澧等水却还是有印象的。还有,炎部融合后,不占主导地位,宗教事务由黄部把持。又过了几百年,到夏初时更是融合成了中原人。但还是有很多人,记着过去发生过的事,并在民间世代相传,“形天与帝争神”(《海外西经》)、“有灵山,巫咸巫即巫肦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大荒西经》)(《离骚》中有“巫咸将夕降兮,怀椒糈而要之”句,说明巫咸是楚地大神灵)等。海荒经那些零乱而离奇的故事,就可能是融合到中原的各地民众代代相传的逸事。在传承故事时家乡的一些山名也得以流传,如灵山、常羊山、偏句山、有金山(或金山)。

《五藏经》对当时的人来说,是清晰、严谨、严肃的,其方位与里程虽然不十分精确,但在当时是了解起的成就。

主要参考书:

1、岳麓书院1992年版[晋]郭璞注《山海经》

2、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形图

4、《辞海·地理分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