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 50歲男子反覆便血卻多次就醫未確診,最終發現病變在小腸

一天,科室收治了一個便血的患者,50多歲的男子,因為近1月來反覆便血、乏力入院,曾多次在附件醫院和市裡的醫院就診,但都未能明確診斷出血原因。

50歲男子反覆便血卻多次就醫未確診,最終發現病變在小腸

入院時根據患者的大便情況,發現是較黑的稀便,一查血常規血色素80g/L,是一個典型的失血性貧血患者,診斷消化道出血是沒有疑問的,尋找出血部位是最主要的。

一般來說,消化道出血最常見的原因為胃潰瘍、胃癌、肝硬化導致的食管胃底靜脈破裂出血,或者結腸直腸病變、或者痔瘡出血。但是,奇怪的是,做了彩超並沒有發現肝臟有問題,可以排除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破裂出血的原因,做了胃鏡,胃十二指腸胃鏡均未見異常,腸鏡下也未見結直腸有病變。

50歲男子反覆便血卻多次就醫未確診,最終發現病變在小腸

這下奇了怪了,最常見的出血部位都沒有發現,再追問患者,也沒用酗酒、或者近期服用藥物的情況。難道病變在小腸?進一步做了腹部的CT也沒有發現明顯的異常。

入院後經過治療,病人並沒有再出血的情況,但是醫生和病人都知道很可能還會出血。於是,主管醫生再次聯繫做了腹部增強CT,又專門和CT的主任仔細研究了片子,最終發現似乎有幾個層面上,小腸壁局部略微增厚。最終,醫生們討論後,都考慮小腸間質瘤的可能。

經過和患者及家屬的溝通,很快安排了手術,術中發現空腸佔位,腫瘤並不大,術後病檢結果也證實是小腸間質瘤。

50歲男子反覆便血卻多次就醫未確診,最終發現病變在小腸

一般來說,消化道腫瘤,最常見的部位是食道、胃、大腸,小腸的腫瘤是最不常見的,而且也不像胃、大腸有方便的胃鏡、結直腸鏡檢查,所以有時候小腸腫瘤難以診斷。

一般來說,胃腸道間質瘤最常表現出的症狀是消化道出血,腹痛等症狀。小腸間質瘤,是胃腸道間質瘤的一種,如果腫瘤較小,這時候患者通常沒有明顯的異常症狀,往往是無意中發現。或者當瘤體發展,出現腹部不適、腹部腫塊及便血、貧血、體重下降等情況,才被患者重視從而就醫後發現。再加上早期影像學不一定能發現,部分患者對症治療很快症狀緩解,病情好轉後便出院回家。而這樣的後果是最終腫瘤逐漸發展增大,甚至侵犯周圍組織臟器,也許會使患者失去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50歲男子反覆便血卻多次就醫未確診,最終發現病變在小腸

因此一旦出現不明原因發出血,腹痛不適等症狀,一定要查明原因,避免遺漏。在治療上,由於胃腸道間質瘤屬腹部軟組織惡性腫瘤,因此目前主張一旦發現,應積極完善術前的準備,儘量手術切除。目前醫學認為,手術切除是唯一可能治癒胃腸道間質瘤的方式,術後可以聯合靶向治療,減少腫瘤復發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