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6 最近又有了共享輪椅,但卻比購買的價格高出幾倍!

最近又有了共享輪椅,但卻比購買的價格高出幾倍!

近日,本報接到讀者反饋,在北京市某醫院使用共享輪椅時產生了比購買輪椅更加高昂的費用。究竟是共享輪椅有價格貓膩,還是使用者操作不當?為此記者親身體驗,探訪共享輪椅背後的價格疑雲。

據悉,從2017年12月1日起,首批共享輪椅出現在301醫院的一樓門診大廳,患者或家屬可以通過掃碼選擇使用。對共享輪椅而言,它們不同於共享充電寶及共享單車,需求量較高。受眾人群也僅為行動不便的患者,一般按需要時間可分為長期使用和短期使用兩種。

50歲的李先生是外地來京就診的患者家屬,年輕時老伴因操勞過度患上勞損性骨病,後發展成股骨頭壞死。每次就醫都仿若人在囧途,一路奔波,家有輪椅卻無法帶到醫院,而共享輪椅的出現恰好解決了他的難題。

70歲的王女士亦是共享輪椅的受益者,其患腰椎管狹窄壓迫腰骶神經近5年,因家族遺傳糖尿病史無法手術根治,只得按時理療緩解病痛。雖為地道的老北京,從家到醫院也僅有短短30分鐘車程,但苦於兒女工作繁忙,每每複診都是打車前往,按王女士的話說,人家司機揹你下樓已經是贈送服務了,怎麼好意思再讓人幫你抬輪椅。

3小時內共享輪椅免費

共享輪椅是否如被訪者所說的一樣便利呢?記者進行了一次使用嘗試。

走進301醫院大廳即看到顯著標識,共享輪椅被口字形圍欄包裹,藍白相間的使用指導圖置於欄側醒目處。記者按部就班,掃描輪椅上的二維碼,登錄小程序,隨即彈出手機號和驗證碼界面。按提示完成實名認證,通過微信支付繳納299元押金。再次掃描二維碼開鎖,鎖開啟後,即可推走輪椅使用。手機屏幕左側顯示當前用時,右側顯示當前產生費用。

記者推行輪椅沿一樓指示牌繞門診大廳、部分科室、門、急診斜坡、急診大廳一圈,用時約6分半鐘。後將輪椅推回停放點,手動關閉輪椅上的馬蹄鎖,提交支付訂單,結束行程。因未超過3小時免費使用時限,無須支付費用,行程自動結束(如超過3小時,需在微信手動支付訂單,支付後結束行程),隨後進入小程序主頁,選擇退還押金,24小時後押金退還到個人賬戶。

共享輪椅節約了大眾的時間和資源

在北京,共享輪椅現已在301醫院、友誼醫院、安貞醫院、同仁醫院、航空總醫院等10家醫院投放。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院方人士告訴記者,院方引入共享輪椅主要是基於三方面考慮。首先,共享輪椅補充了醫院緊缺的輪椅設施,限時免費制度避免了輪椅資源浪費。其次,共享輪椅減少了醫護人員的重複勞動,使其可更專注於分診等工作。再次,共享輪椅使用簡單操作方便,提高了就診效率。

記者走訪瞭解到,目前北京共有兩家共享輪椅運營商,分別採用APP和微信小程序兩種模式提供掃碼用輪椅服務。但與共享單車不同的是,共享輪椅運營受到場地、受眾、安全等客觀因素限制,因此推行較慢,暫未滿足患者需求。以301醫院為例,早7點投放的85臺共享輪椅,在10點左右便會全部租借出去,若無患者退回,他人則無法租用。另一方面共享輪椅的使用安全和衛生安全也受到不少被訪者關注,醫院作為人群集中的公共場所,傳染性病患較集中,使很多有需求的患者處於觀望階段。

文並攝/本報記者 郭怡琳

最近又有了共享輪椅,但卻比購買的價格高出幾倍!

最近又有了共享輪椅,但卻比購買的價格高出幾倍!

微信用戶可關注 中國家庭報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