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該怎麼解決大型船舶螺旋槳砍死砍傷海洋生物的問題?

曉封殘月丨殤


目前來看還沒有什麼特別好的保護辦法。

上圖是一頭死在斯里蘭卡海域的藍鯨,被發現時,這條藍鯨漂浮於海面,它的尾部有一個非常大的創面,脊柱已經斷裂。從斷裂的脊柱來看,這頭藍鯨應該是遭到了一次巨大的撞擊,那麼,是否是這次撞擊導致的它死亡,還是它本來已經自然的死去,而後又遭到撞擊的呢?根據以往的經驗來看,自然死去的鯨,一般是肚皮朝上漂浮著,撞擊的創面也應該是在腹面,但顯然這一頭不是。我們可以肯定,這頭藍鯨是在活著的時候被船隻撞擊,又在巨大的痛苦之中慢慢死去的。

實際上,這些年來由於船隻撞擊而死去的鯨並不在少數,僅在斯里蘭卡這一水域,就經常發現有鯨因撞擊所傷、致死。

由於現代航運業的發展,大型船舶的數量激增,航速也普遍達到了十幾節(一節是1.852KM/H),軍艦甚至可以達到三十節,對於許多鯨來說,它們可能已經發現了這些船,但往往避讓不及。還有的時候,鯨本身已經比較疲憊,或正在休息,那麼處在較為繁忙的航道時,就會有被撞擊的風險。

這幾頭鯨被貨船撞擊後,架在了船球鼻艏上,船員甚至根本未曾察覺這次撞擊

有一些小型鯨本身比較靈活,按理說是可以躲避開這些船隻的,但它們的天性喜歡追隨船隻行進,這一嗜好的具體原因有很多的解釋,有人認為是類似於大雁的隊形那樣,海豚跟隨在船隻遊動較為省力;還有人認為船隻激起的水花打散魚群,便於海豚捕食。

不管怎麼樣,這其實都增加了這些小型鯨被撞擊的風險,有的海豚在船前方遊動,稍有閃失,就有可能和船首相撞,而跟在船後的風險更大,因為現代船隻的推進系統大多都是依靠螺旋槳,快速轉動的螺旋槳一旦打到鯨身上,輕則遍體鱗傷,重則身首異處。

一條在船頭跳躍的海豚,可以看到它和船的距離非常近

這是比較幸運的,應該是小型螺旋槳劃出了疤痕

一頭被螺旋槳蹭破了皮的虎鯨,如果傷口感染,它也有生命危險

這頭鬚鯨被螺旋槳傷的的就比較深了,後背的皮膚打出了花紋,不過看來傷口已經癒合了

受到這種程度的創傷,這頭座頭鯨很可能活不了很久

這頭簡直是慘不忍睹,被螺旋槳開膛破肚(其實被切開的是脊背)

在水面之下,鯨無法通過視覺觀測,雖然齒鯨擁有聲吶系統(鬚鯨是沒有的,不過鬚鯨大多都在淺水活動),但潛艇大多都是軍用,速度非常快,即便鯨發現了潛艇,也不一定能躲避得開。好在潛艇這個東西數量還是很少的,目前來說,潛艇和鯨撞擊的記錄很少,美國的海龍號核潛艇撞擊過一次,蘇聯的阿爾法級核潛艇撞擊過一次,其他的我這裡沒有掌握。

從兩方面來說,撞擊的結果都是慘痛的,從小型船隻來說,被鯨撞擊會造成財產和人生安全的損失,從大型船來說,商業捕鯨的逐步停止之後,被撞擊致死已經成為鯨意外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那麼為了儘量減少這些意外撞擊,一些國家也相應的頒佈了法律,對於觀鯨業,要求觀鯨船與鯨保持安全距離,對於航運巨輪,要求他們在通過部分鯨類聚集區時限速通過。但是從全球範圍來看,這些法規的覆蓋面還不夠廣,法規執行的情況也比較差,像上邊這樣的悲劇,還在不斷地發生著。


一個男人在流浪


個人看法,如有瑕疵,還請原諒。

由於絕大部分船舶使用的都是螺旋槳推進,區別只是在於動力系統的燃料使用,所以關鍵在於,如何代替螺旋槳在推進系統中的地位。眾所周知,螺旋槳是船舶動力系統的最後一部分,也是直接給艦艇提供動力的來源。

在軍用領域,許多核潛艇已經在使用泵噴推進技術,由於泵噴技術轉子隱藏在降噪殼內部,不會出現海洋生物被推進系統傷害的情況。

當然也說了,那是軍用領域,而且只有核潛艇在用,連十萬噸級都攻擊型航母,都還是用的螺旋槳。

這種時候,聲波的效果會更好,使用聲波驅逐生物是一個很簡單而有效的辦法,而且成本相對較低,也不用從結構上進行改變。


響寶寶改二甲


改變推進方式,如噴水推進,適合小一些的船。

大型船舶可以用導管螺旋槳,導管螺旋槳不是泵噴,兩者葉片不一樣,導管螺旋槳就是在螺旋槳外套了一個管子,可以保護螺旋槳。

在海水中,將來可以使用磁流體,就是用電磁力來推進。


龍驤虎賁九天游龍


第一部分@科學現象篇:

法國南部城市馬賽,往返於法國的與突尼斯的船舶上返航時發現船艏上掛著一條死去的鯨魚,據判斷,該鯨魚與該艘船發生了碰撞而死亡!

據一名攝影師海底拍攝時看到,一頭藍鯨在睡覺時被過往船隻撞成重傷,隨後有人發現其屍體漂浮在斯里蘭卡附近的印度洋海域裡!



第二部分@科學疑惑篇:

為什麼鯨魚等海洋生物被撞傷撞死的情況會屢屢發生?難道沒有更好的設備儀器去給這些生物一個躲避的信號嗎?有哪些方法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呢?



第三部分@科學解疑篇:

由於近現代航運業的迅速發展,大型船舶的數量也在急劇上升,航速更是達到了十幾節甚至幾十節的速度!有的海洋生物是正在睡覺或者在疲勞狀態中,然後不注意間就被過往船舶撞傷撞死了!

其實還是有很多辦法解決這類問題的,比如以下方法:

1.現在科學家們用錄製好的鯨豚類生物的警報信號聲音,在船舶行駛過程中不斷播放!如果鯨豚類執意要靠近,那麼我們也會給出相應的懲罰措施,久而久之,它們便聽到這樣的聲音時不再靠近!

2.科學家們還用另一種辦法,就是給螺旋槳加裝網狀的防護罩,這種方式對大中小型的鯨豚類都起到作用,但是會對船舶起到微小的影響!




第四部分@科學科普篇:

  • 正常的鯨魚的聲波頻率只有15-25赫茲,據悉有一種鯨魚的聲波赫茲高達52!這相當於在別人看來,它是一個啞巴的狀態!
  • 目前最大的鯨魚有16萬公斤重,最小的也有2000公斤重!
  • 鯨不屬於魚類!

最後,望採納!喜歡的可以點個贊或者關注我喲!也可以在下方留言區留言,讓更多人可以知道你!謝謝!


科學無處不在


1、科學家錄各地鯨豚類報警的聲音,在行駛的時候不間斷播放,並在鯨豚類靠近船舶的時候給予懲罰措施,會逐步見效,在鯨豚類中形成習慣之後效果最大,這個成本不高效果明顯。2、給螺旋槳加環狀或者網狀的罩,環狀對大中型效果明顯,網狀對大中小型都有作用,不過可能會對船舶動力產生微小影響。


樂水的傻瓜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經常看到海洋生物因人類的船舶的螺旋槳而變得傷痕累累或成槳下亡魂不禁讓人心中難受。


而解決大型船舶螺旋槳砍死傷海洋生物這個問題我認為可以從兩個方面解決。一方面是海洋生物靠近船舶時可以避免傷害或減輕傷害;另一方面是讓海洋生物不靠近船舶。

第一個方面在現科技下還是可以做得到的,這方面主要是改變推進方式或加裝裝備,使海洋生物尤其是大型生物(如海豚等)在靠近螺旋槳時面臨的危險大大降低。

安裝螺旋槳導管 如俄羅斯的颱風級核潛艇就安裝了兩個螺旋槳導管保護螺旋槳,防止螺旋槳受到外界雜物的碰撞,也減少海洋生物因碰撞螺旋槳而受傷的情況,但是螺旋槳外套一個導管,會增大潛艇的噪音,這也從另一個方面影響了海洋生物的生活。

颱風級核潛艇尾部螺旋槳圖


安裝泵噴推進系統

所謂泵噴推進器,簡單地講就是在一個多葉片、大螺旋槳外罩上減速導管,導管的前方有一圈固定的葉片作為定子,螺旋槳在導管內作為轉子低速轉動,推動潛艇前進。泵噴推進器能改變螺旋槳葉片的壓力,防止空泡產生,因此就極大地改善了螺旋槳噪聲情況,其產生空泡的臨界航速很高,從而有效提高了潛艇的安靜性,既減少了海洋生物的碰撞而對海洋生物造成的傷害,也降低了噪音對海洋生物的影響。



美國的弗吉尼亞級採用的泵噴推進系統

最後一種是採用噴水推進系統

噴水推進的基本原理就是通過在艦船等航行器上向其運動反方向噴射具有一定速度的水流,根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船體會受到水流的反作用力,而這個力即為推力。

而當海洋生物如海豚等跟隨推進器時也只會受到水流的衝擊而不會受到像螺旋槳割、劃傷的那樣的傷害,有效地保護了海洋生物。


但是上三種(尤其是後兩種)都會增加費用,在利益面前,許多商人或許仍是使螺旋槳而不會改變,這不免讓人遺憾。

說完上面一個方面,再接著下面一個方面。這個方面主要是讓海洋生物不主動靠近。即:

錄取各地鯨豚類報警的聲音,在船舶行駛時不停地播放,使鯨豚類生物下意識遠離。

在船體安裝小型小範圍靜電釋放器,使海洋生物不敢靠近(但這個似乎有些殘忍)。

以上即為個人想法,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