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上車睡覺,下車尿尿,景點拍照。國人為什麼旅行時只顧拍照片?

承載陽光1216


關於“上車睡覺,下車尿尿,景點拍照”這句話,大家都或多或少的聽到過,尤其是要報團出遊的時候會反覆被聽到,那麼這個問題的原因是什麼?

很直觀的,大家可以把原因歸結到旅行的形式——隨團遊,隨團遊有問題麼?有,但也是正常的。因為自己懶得做旅行規劃和遊玩安排,不願意操心,所以要選擇一個簡單的出行方式,隨團就比較合理了。而往往旅行社為了讓大家感覺這個行程很值,所以會安排的很滿,那自然而然的時間上就很倉促,在緊張的時間安排下,產生上車睡覺,下車尿尿,景點拍照的情況純屬正常。

但有沒有其他的原因呢?我想從另一個角度和大家探討一下。先拋出一個概念——從眾。從眾,指個人的觀念與行為由於群體的引導或壓力,而向與多數人相一致的方向變化的現象。而社會心理學家比較一致的意見是從眾的行為基本動因有三種:

一是渴望獲得正確的信息;

二是為了被喜歡和接受;

三是為減緩群體壓力。

有了這個研究理論前提,再讓我們來想想“為什麼旅行時只顧拍照片”這個問題。當你進入一個陌生的景區時,你對這個景區有一個探索的慾望,當你發現一處自己覺得很好的景色時,可以用語言來讚歎“哇,好美!”,也可以用肢體來表達,揮手一指“你們看!”,這種行為在群體中的發酵是很有作用的,除非你的審美確實有問題。而拿起手中的拍照設備來拍照,也是一種向其他人展示自己審美能力的一個方式,一是可以讓身邊的人注意到你可以發現一處獨特的角度,另外也可以在旅行後分享給不在身邊的朋友看。當你做出這種行為的同時,也自然而然觸動一些人的從眾心理。

那依據從眾心理,其他人會做出什麼反應呢?

1.如果你們是一個團隊的,那麼大家一起做會放大團隊的影響力,讓其他團隊的人感覺到你們很合拍,很有凝聚力,那麼團隊的人支持你,認同你的判斷,也是壯大團隊力量的方式,然後參與進來。

2.當大家不是很熟,但又想更好的融入時,認同你的判斷,是接近你的一個方式,讓自己更好的和其他人相處,那麼也做同樣的事情,就是對你的認同。

3.如果是你認識的人,或許真的認為你的判斷不錯,或者感覺也還可以,也可能覺得不怎麼樣,但為了和你保持良好的關係,也會來支持你,和你做出同樣的事情。

4.當更多的人加入時,而你卻沒有,顯得格格不入的感覺,大家都覺得不錯,是不是我的審美有問題。為了避免大家看到這個事情,那麼做出同樣的事情可以比較安全的掩蓋。

不管是上述哪些原因產生了拍照這個行為,都將形成了這種很常見的現象,不管這個視角或者景色好與不好,只要有足夠的人數關注,哪怕三五個,就會有更多的人加入,甚至排隊等候進入這個角度來拍照。因為景區人數基數大,特別是隨團,有了足夠的人數,就會大概率出現這個現象。這個行為會在整個景區隨時發生,處處可見,也就形成了你所看到的“為什麼旅行時只顧拍照片?”的現象。

你再想想,如果就你一個人,或者兩三個好友,去一個人煙稀少的地方進行旅行,你會發現,這種現象幾乎就沒有了,你的拍照行為就會變得更加符合自己的需求,我覺得好我就去拍,我覺得有必要我才去拍,我覺得值得分享我要去拍。那麼拍照的頻次和質量也發生了本質的變化。

那麼是不是隻有國人才這樣呢,當然不是,因為這是人類作為社會性動物的正常現象。只是在某些國家裡,從小得到的是個性化自我的教育,所以會顯得更具獨立思考和判斷力,但也並不能逃脫這種心理。

這就是我從瞭解的一些心理學的理論來分析的結果,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點點的幫助。


遊夢人Dream


其實這種看似很匆忙很趕的旅行方式,上車睡覺下車尿尿。是很多人都深有感觸的,

最重要的一個原因還是時間緊,比如說放個7天長假要去西藏玩一圈,去的路上三天回來的路上三天,在景區待的時間可能就那麼一天。中間即便遇上風光很好的地方,也只能趕快停車,抓緊拍照,因為時間你耽誤的多了,趕不及回去上班,每天的計劃都是時間很緊。

儘管這樣會失去很多旅行的樂趣,但是沒有辦法呀,上班族的時間很緊。想去那些地方玩兒,就只能這麼樣,抓緊時間整天趕路。來回6天時間,數千公里的路程,光油錢過路費也就大幾千了,只是為了在景區目的地呆幾個小時遊玩。

在群裡朋友們我討論過這個問題,想去西藏就只能這樣,或者一些雲南貴州比較遠的地方。想漫遊就只能等退休了。

我現在是半退休狀態。辛苦工作了28年 買了一輛二手房車 現在就開著個房車在全國旅行。不管到哪裡,只要喜歡的地方就隨意住幾天,很喜歡這種漫遊不用趕路的方式,能夠把一個景點深深的透徹的遊玩一遍是非常享受的一件事情。

那種匆忙趕路的,不是說喜歡那種方式,而是沒有辦法。





風箏和桐桐的房車生活


1:跟團遊要很早就起來趕車,一般都是早上七點集合,為了早點到指定地點只好很早起來趕車。一坐上車之後,乘客就啥都不管,自顧自得睡了起來。當然車上也不止我這樣的乘客,大多數人都是這樣誰好幾個小時恢復精力。到了九,十點,這時候導遊才會在車上介紹一些景點和這個地方的文化歷史,睡足之後的遊客也能聽得進去。

2:在旅途一開始覺得還行,不用自己導航找路線,只須別人帶就行。但是後來發現真心不爽。到達一個景點留給遊客的時間實在是太少了,一個小時不到的時間讓你拍拍照片,選幾張發朋友圈之後時間就沒了。這趟旅行下來確實沒有好好認真感受旅途的風景,甚至連坐下來發呆的時間都沒有,即使在這麼美的風景下,也談不上說什麼淨化心靈之類的說法。兩天下來,基本都是在趕景點,拍照,在車上睡,吃大鍋飯。體驗過一次這樣的團之後再也不想第二次。寧願自己多花費點時間和精力去找路線也不願意受這份罪。

為什麼會有‘上車睡覺’‘下車尿尿的說法’就是因為一些旅遊團的大規模化的後果,很多退休員工都會選擇跟團出遊。在這類的老年人身上,從眾很明顯。認為這個景點好看,你拍我也拍,大家同樣的姿勢來一遍準沒錯。也就是典型的遊客照。相比自由行,跟團遊的體驗實在是太差勁,完全感受不到旅遊的樂趣,回來的時候除了帶景點的紀念品,其它的啥都沒有!


愛飛樂遊


這是國人旅遊的常態,我朋友去加拿大玩,一上車就睡覺,沿途風景也不看,和她聊聊加拿大的人文文化沒幾分鐘就睡著了,我就把音響關小點,到了地方她自然就醒了,下來用手機拍幾張照片回去接著睡,我們去看景點的簡介她也不去,說不太懂英文,我翻譯給她,她搖搖頭說,玩過太多地方,記得亂七八糟的,看看風景就行了。後來她回國在微信中問我,我們都去過哪呀,我笑笑說怎麼現在想知道了,她說她在微信分享了一些照片,人家問她去的是加拿大的哪個地方這麼美,我說你的到此一遊的旅行方式現在派不上用場了,還得靠我的日記本子。我旅行像老外,提前準備好路線,查好資料,揹著雙肩包,裡面放著很多設備,像手電、防熊噴霧器、水果刀、指南針、專業相機、迷你攝像機、迷你衛星電話等。每到一個地方我就會用專業相機照像,也會錄像,一定會看簡介,看看歷史的介紹,自己喜歡的地方就會用帳篷安營紮寨,享受這個地方的美景,有時還會租小船玩上半天,每到一個地方都會在我提前準備的路線上去標記,晚上還會寫一篇日記。這種旅遊我覺得很享受, 覺得花的錢很值,也能記憶深刻的和別人講起我去過的那些地方。



寶媽茶會


這個是跟團遊的真實寫照。上車睡覺是為了休息,下車尿尿是為了緩解“內急”,景點拍照是為了留下美好的回憶。這沒有什麼可吐槽的,跟團遊試試,真的是這樣。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這句“上車睡覺,下車尿尿,景點拍照”成了對國人的貶損。其實不光國人,外國人也這樣好麼?

在澳大利亞時,曾跟團去了南澳的幾個大酒莊還有德國小鎮等景點。上車大家都閉目養神,下車後導遊會告訴大家衛生間的位置,再就是參觀景點時大家拍照。其中有一位來自昆士蘭的八十歲的老太太,手拿相機,到處拍。還熱心地給我們介紹景點、幫忙拍照。

說起人們愛在景區拍照,我想大家的心情都一樣,來了就留個紀念,不管是發朋友圈還是回家給親朋好友炫,都是個人喜好,無須指責。

記得在加勒比海的一處沙灘上,我和孩子在玩沙子,就有一位來自美國的女士,讓我給她拍照,而且還是相機。我的水平實在不敢恭維,她調好焦距,教我怎麼按快門,也是醉了,她的各種誇張的表情和姿勢讓我都覺得不好意思。怎麼能說國人愛在景區拍照呢?








雅靈看世界


上車睡覺,下車尿尿,景點拍照,這是很多旅遊人的通病,就算旅行結束後,她們都無法說出當地的文化與內涵,只是有一堆可以證明自己到過這裡的破照片,讓我們一起聊聊上車睡覺,下車尿尿,景點拍照的人群是為什麼,有以下幾個觀點。

第一個原因是:跟旅行社報團遊,眾所周知抱團遊的時間是非常趕的,當汽車抵達景區後,能玩的時間太少了,所以只能急急忙忙拍幾張照片,然後去下一個景點。

第二個原因是:國人現在還是有超過百分之96的人群沒有經常出去旅遊的習慣,很多人甚至都沒有出過省,看到什麼都是新鮮的,這類人喜歡到一個地方猛拍照,回去可以炫耀自己到過的地方。

第三個原因是:國內的景區大多人滿為患,景區內想要隨意的遊玩很費勁,很多人比較懶又嫌人多,就在一個地方不走了,拍照是打發時間最好的良藥。

最後說一下最好不好跟團遊,距離說明,假如你出遊因為中間要進四個購物點,那麼你每天就要必須5:00起床,5:30早餐,6點發車。每個人都沒睡醒,還在睡夢中,所以上車後都選擇直接著睡。而路上的行程大多都是二三個小時,所以下車後必須趕快去尿尿,下一個休息站不知什麼時候吶,畢竟時間那麼緊,行程那麼趕。如果你碰到堵車,那麼考驗你膀胱和腎臟的時候到了,是不是男人就看這事了,哈哈。到了購物區購物的時間都是二三小時,而遊玩的時間卻是四十分鐘,五十分鐘,說到這,你們該懂了吧。根本不用說走到景點核心區,就是跑都跑不到,所以啊,你們懂得。只能在景區門口部分拍照留念,算是來過這個景區了,而這些人大多都是40歲以上年紀的人。而拍照也要等大媽們拍好你才能拍,所以等你拍照時基本上已是二三十分鐘後的事了。趕緊回車上吧,車要開了。總之一句話,旅遊能不跟團千萬別跟團。


旅行者的季憶


樓主這話某種層面上是“冤枉”了遊客,因為睡覺和尿尿都是生理需要,不是在不想睡覺或不想尿尿時就可以睡得著尿得出的,原因主要還在旅行社安排的行程太滿疲於奔命,或者就是選擇一個購物的地點,說是讓你下車尿尿,其實是讓你進店購物。如果是自由行特別是長途旅行時,你也是上車睡覺下車尿尿,因為這是人的基本生理需要。

至於旅行社為什麼安排行程會滿滿當當的,倒過來還是遊客心理所致。有些朋友會說,如果旅行社行程安排太滿太累,沒意思。可真讓他真金白銀掏錢給旅行社時,又會非常挑剔的說,旅行社的行程安排要麼太稀鬆,要麼都是免費景點或購物行程。所以跟旅行社團的遊客往往是那種自由行覺得太貴,跟團呢只要便宜就行,跑的累點就累點吧,畢竟對得起自己的團費。所以才會有過去十天歐洲八國遊之類的旅遊團,現在想想那種團真的是上車睡覺下車尿尿景點拍照的事。不過那種旅行團相信會越來越少,因為出國遊已經很普遍的現在,願意那樣疲於奔命的遊客越來越少了。特別是已經見過一些外面的世界時,這些遊客不會再用誇張的眼光看待周圍世界時,才會考慮自己喜歡什麼樣的地方,喜歡什麼樣的旅遊方式,當然也會越來越關注行程安排的合理性。

在這種旅遊消費升級的環境下,景點拍照這個需求確實有不降反升的趨勢,原因在於旅遊的根本目的是開眼界,漲見識,愉悅身心。光眼睛看了還不夠,還需要有些回味,還需要帶回些值得驕傲的東西,旅途照片當然是最好的載體了。所以不管男女老少,外出旅遊都喜歡拍照,這種潮流當然也跟拍照手機普及有很大的關係。

總之上車睡覺下車尿尿這樣的旅遊團會慢慢少去,但景點拍照這事我覺得除非大家都不用拍照手機了,否則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喜歡景點拍照肯定是免不了的,這是地球人都喜歡乾的事。



紀實攝影黃華


國人喜歡拍照,喜歡炫耀,一次平平常常的旅行可以上升到人生精彩的境界,這是很多人走不出的怪圈。

而當今微信朋友圈、QQ空間、陌陌交友等平臺又是很好的推波助瀾,使旅行拍照成為大眾旅行的熱點與焦點,如果不拍照、不發朋友圈的旅行對有些人會黯然失色,可能很多人就不會去景點擁擠了。

我想說說自己遇到的兩件事:

其一是在法國盧浮宮,由於參加的是團遊,導遊把我們帶進去後說這裡有三個小時的參觀時間,大家自己掌握,有興趣的一兩天看不完,沒有興趣的半個小時就可以了。結果大家進來就是開始自拍,然後很快就找不到他們。而我則像發現了寶藏一眼,貪婪的看起來沒完了,結果我最後遲到了十五分鐘,開始也沒有太在意,因為這幾天有很多人遲到,特別是在購物景點晚半個小時、甚至一個小時是經常的。

哪知道我回來幾乎整車的大叔大媽對我憤怒,說等我太久了,太不像話!我說不就遲到十五分鐘嗎?後來知道他們沒用一個小時都看完了,已經足足等了我兩個多小時,他們著急去看巴黎“老佛爺”免稅店呢,我認為的十五分鐘,他們認為是兩個小時,“來這裡拍幾張照片得了,都差不多,有什麼值得看的”這是他們的共識。

其二是我同女兒在廣州南越王墓參觀,由於看得太久,引起了管理人員的注意,同我交流,說大部分中國遊客都是跑著參觀,很少像我這樣看的,而邊上有一家比利時人也是非常認真的看,他們事先查閱了資料,孩子們都準備了問題,到這裡又請了英文導遊講解,有些問題導遊回答不了,甚至請出了專業人員。

為什麼國人旅遊“上車睡覺,下車尿尿,景點拍照”,其實主要是文化差異,對於旅遊的真正目的不清晰,對客觀世界以及看到的東西認為與己無關,沒有興趣,更不求甚解。

他們喜歡的是拍照,找機會亮自己、炫耀自己。


書影


上車睡覺,下車尿尿,景點拍照。這句經典的話是跟團遊的最佳寫照。然而它並不只是國人的專利,任何國家的旅遊團都是這個路數。

說起跟團遊,你就不能不吐槽他們的行程安排。每天一大早起床出發,一天的時間大多都在車上奔波,一個景點接一個景點的打卡式遊覽,每個景點的時間不長,剛剛好夠你飛奔過去拍張照片再去衛生間排個隊,然後回到車上,奔赴下一個景點。只有當你進入購物點的時候,如果不想購買任何東西,才會有大把的時間放鬆。

跟團遊的行程如此安排,自有它的道理,而且並不侷限於國內。曾經參加過一次國外的當地團,行程只有短短的兩天,但整體流程和國內差不多。或許是因為時間太短,接受起來尚可以忍受。但本質上並沒有改變。



隨著旅遊的人日漸增多,我們不難發現,國人出遊時所攜帶的攝影設備大多都是專業級別的。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著名的景點內,一撥撥遊客長槍短炮支起來,有人甚至攜帶不止一臺相機。對於用相機代替眼睛來旅行的人,小娘子不做評價,因為個人的喜好不同,選擇自然不同。但就像娘子本人來說,更喜歡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感受,所到之處與家鄉的不同,讓自己能夠放鬆下來,體驗當地的美食美景,儘可能的和當地人聊一聊,看一看不同的生活是什麼樣子。

不想跟團!也不想窮遊!怎麼用最經濟的費用在旅途中享受最棒的體驗?更多既舒適又全面的自助遊、自駕遊,盡請關注遊走在感性與理智間的“饕餮小娘子”。


饕餮小娘子


跟團遊,自遊行“上車睡覺,下車尿尿,景點拍照”這是旅遊中常態狀況,有什麼不對呢?

試問:

1,無論你是跟團遊還是自遊行,你不需要乘車嗎?在車上睡覺(假眠,休息)有什麼不妥呢?非得高聲喧譁,交頭接耳宣揚自己嗎?

2,一車幾十個人,除自己結伴而行的兩三人,你還認識幾個人?短暫性在一起,你和人家能談些什麼?即使你主動搭訕人家,別人理不理你,都很難說。

今年三月在長沙,一對老夫老妻聽口音是東北的,同遊嶽簏山,還有兩天一起去玩張家界,就主動與之打招呼,但人家就是愛理不理的,由此就失去了再交流的興趣。這種情況恐怕很多人遇到過。故就慢慢地形成“上車睡覺”的狀態。

3,吃喝拉撒人之天性使然,玩時顧不上尿,玩景點時間有限制,上車趕下個遊玩項目目的地,坐下休息人一放鬆,感覺要尿尿,只能忍著,你說車停下,不趕緊去尿尿嗎?

4,景點忙拍照,到一個景區景點拍照留個影是每個旅行人士的第一要務,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呢?古人都有刻石刻竹刻木“某人某年某月到此一遊”之雅興,現代人人高科技裝備在手,拍視頻拍照留影當屬正常雅事,如沒人拍視頻拍照片到是件怪事了。

5,憑著拍攝的視頻和拍攝的照片,留著做資料,寫回憶,上頭條介紹自己旅遊經歷不都是滿滿的點贊點評嗎?

題主提出的旅遊中的情況順口溜很形象,高度概括,為你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