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广西藤县“野心”不小:计划建200条瓷砖生产线!

近期,继重庆之后,藤县再一次成为陶瓷行业投资的热土。

3月7日,简一、金环球、罗曼蒂克、葆威、金丝玉玛等陶企来到藤县就陶瓷产业投资环境进行现场考察。

3月20日,广西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藤县生产基地开工建设,据了解,该项目投资4.5亿元,占地1000多亩,可安排6000多人就业,年产值超20亿元。

4 月 14 日,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之全资子公司广东蒙娜丽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藤县人民政府签署了《藤县蒙娜丽莎陶瓷生产项目合作意向书》,就拟选址位于藤县中和陶瓷产业园建设陶瓷生产项目达成框架协议。5月8日,蒙娜丽莎集团与藤县人民政府签署了《藤县蒙娜丽莎陶瓷生产项目投资合同》。根据蒙娜丽莎集团发布的公告,其在藤县的项目占地约 1613 亩,投资将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建成 10 条陶瓷生产线,其中一期占地约 1173 亩,投资 6 条生产线。第二期占地 440 亩,根据合同约定,将在一期全部建成投产后 3年内建成 4 条陶瓷生产线并投产。

而协进陶瓷于2011年在藤县拿下的600亩地,目前也已破土动工,预计2019年投产。协进陶瓷总经理王辉煌表示,协进准备在藤县规划建设6条生产线,其中包括大板生产线一到两条,第一组生产线明年春节以后可以投产,全部完成投产大概需要3年时间。新工厂将按照整线智能化设计,实现自动化生产。在王辉煌看来,藤县陶瓷工业园是目前国内比较规范的陶瓷产业园,从道路建设到标准规划,起点比较高。同时,政府部门对陶瓷产业园十分重视,并成立了专门的陶瓷产业园管委会对产业园进行管理,能与企业及时沟通对接。

在山东淄博、临沂以及广东等多个产区压缩陶瓷产能的形势下,藤县却伸出了友好的橄榄枝,这对于需要扩张产能或转移产能的陶瓷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不过,藤县招商引资之后,对陶瓷产业如何定位?藤县对陶瓷产业的长远规划又是如何?带着一系列的疑问,本报记者采访了藤县中和陶瓷产业园管委会主任李勇辉。

广西藤县“野心”不小:计划建200条瓷砖生产线!

▲图为陶瓷工业园一隅。

藤县高岭土

可供200条生产线使用150年以上

《陶瓷信息》:藤县发展陶瓷产业有什么样的优势?

李勇辉:藤县中和陶瓷产业园于2009年开始建设,是广西壮族自治区A类园区,2018年被列入为国家开发区目录。陶瓷园区规划面积为25000亩,规划建设70组200条陶瓷生产线,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将达300亿元,配套产值达100亿元,年可创税超10亿元,能安排10万多人就业。目前园区已有20家陶瓷企业入驻,总投资133亿元,其中投产的企业有12家,已建成35组131条生产线,年生产瓷砖可达2.1亿平方米。

中和陶瓷产业园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和管理优势。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藤县正处于珠江—西江经济带的核心区,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中和陶瓷园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水、陆、空交通便利,距亿吨西江黄金水道仅5公里,离通达3000吨货轮的赤水港码头20公里,进入赤水港码头的铁路已经建成并通车;藤县至梧州一级公路、梧州至贵港的高速公路(南梧高速)、南宁至广州高铁从园区中间或旁边经过,两个高速出口(藤县、塘步)距离园区分别只有3公里和5公里,乘座动车从藤县到南宁或到广州都仅需2小时左右;在建的梧州西江机场坐落于藤县塘步镇,离园区只有19公里。藤县的资源优势明显。初步探明藤县高岭土资源覆盖区面积达23平方公里,矿藏深度 100米以上,储量约6.7亿吨,可以供200条生产线使用150年以上。

《陶瓷信息》:陶瓷目前在藤县的经济收入中占比多少?

李勇辉:2017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430.2 亿元。陶瓷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10亿元,增长34.4%。陶瓷、钛白、林产林化、船舶制造等支柱产业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 60.1%,其中,陶瓷产业占比25%以上。

《陶瓷信息》:藤县对引进的陶瓷企业,有哪些要求?

李勇辉:我们注重引进大品牌的陶瓷企业。一方面,大品牌能提高藤县在行业里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另一方面,又能带动园区的其他企业转型升级,尤其是管理和经营能力,对一些管理尚未规范、自身研发能力较差的企业起到促进的榜样作用,让其努力与中和陶瓷产业园的影响力匹配。

多年来,藤县政府的领导班子已经意识到,藤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交通大格局,占有天时、地利、人和,选取发展门槛低、风险低、上马快的陶瓷产业是很正确的选择,但藤县陶瓷企业仍属于粗放型的建筑陶瓷,品质不高,效益不大,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好。

在当前陶瓷产业竞争激烈的形势下,中和陶瓷产业园首要的问题是做好科学规划,做好长远谋划,要严格把好入园企业关,企业要做到清洁生产,园区要大力发展下游产业,走循环经济的路子,园区才有生命力,陶瓷产业才有发展前途。藤县在陶瓷产业发展中,注重选商,要把真正好的企业引进来,不能走粗放式的发展道路。

因此,通过对大型陶瓷企业的引入,将是我县陶瓷园区企业环保升级、高水平发展的一个新标杆,对我县陶瓷园区建设提质增效,促进我县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大型陶瓷企业在陶瓷行业具有科技创新、品牌渠道、绿色环保、智能制造等优势,将为藤县陶瓷产业和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做出贡献。另外,大企业肯定会通过整合资源、扩大规模以占领市场,但扩产仍要根据市场和销量的变化,只有走不同的路线才能避免“被整合”。

《陶瓷信息》:除目前已签约入驻的企业外,还有哪些企业有意向入驻?

李勇辉:由于我县园区建设不断完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藤县中和陶瓷产业发展吸引了同行业的青睐。近期,在龙头陶瓷企业的带动下,简一陶瓷、大将军陶瓷等企业均有到我县考察,洽谈企业落户我县的投资意向。

广西藤县“野心”不小:计划建200条瓷砖生产线!

藤县下一步

将逐步推进“煤改气”

《陶瓷信息》:藤县在陶瓷产业的环保治理方面有哪些动作?

李勇辉:我们要求陶瓷企业落实 “四个一”(一套出入管理监控设备、一套自动清洗车辆设备、落实一人管理车辆清洗、一条车辆放行栏杆),厂区要有保洁措施,堆放散物必须设置规范的堆放场所,有防尘、防渗和防雨措施,防止厂区扬尘。

同时,我们还要求陶瓷企业对装载原料及产品的货车实行管控,重点加强陶瓷原料高岭土等在装载、运输、卸载过程中的管理,对部分园区道路实施限行、禁行,严格管理运输车辆控制粉尘污染。

在引进陶瓷企业的同时,我们也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纳入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强化规划环评,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实施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生态建设,加强噪声、固体废物、核与辐射等污染防治工作。加强园区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加大环境保护经费投入,实施园区内环境监管网格化。加快推进园区生活污水收集、提升设施的建设,确保实现集中处理。

《陶瓷信息》:现在全国很多陶瓷产区都要求陶瓷企业使用天然气,藤县对陶瓷企业的燃料有什么样的要求?

李勇辉:目前我县陶瓷企业普遍采用以煤炭作为燃料的发生炉煤气,具有价格相对较低的优势。下一步,我们将逐渐引导陶瓷企业由燃煤转变为使用天然气(即煤改气),此举可以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二氧化碳、硫化物、氮氧化物),减少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从根本上改善环境卫生,对改善城区的大气环境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陶瓷信息》:藤县天然气的价格如何?目前的储备能力如何?

李勇辉:藤县长输管道天然气即将开通,中石油西南销售公司把藤县打造成滇、黔、桂陶瓷产业园示范区,我县燃气企业获得了广西县域燃气企业中唯一一家直供优先权,长输管线13.7公里已建成,分输站和接收门站也即将竣工使用,计划6月份投产供气。届时藤县天然气价格将会大幅降低,预计届时管道天然气价格约为2.30元/立方米,使用天然气的企业价格将享受到实惠,有效地降低陶瓷企业煤改气后的成本。

同时,我县燃气公司现已具备双气源供应。一是长输管道天然气6月开通。即将成立的国家天然气管网公司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输气管道整合为全国一张网,实现互联互通,既打破了各行业垄断经营,又能有效调节供需矛盾。二是LNG储备气源保障。目前在陶瓷园区建有LNG综合储备站,现储气能力10万方,供气单位正在按照国家发改委要求,按我县年供气总量的5%规划建设大型LNG储气库。

广西藤县“野心”不小:计划建200条瓷砖生产线!

多重政策支持陶瓷产业发展

《陶瓷信息》:藤县对陶瓷产业的招商,有什么样的政策?

李勇辉:藤县是我国少有的政策富集区,在藤县投资能享受多重叠加优惠政策。首先,国家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包括金融支持、加大财政政策转移支付、优先安排建设项目、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等,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税收优惠政策,即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只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同时,根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广西发展规则,藤县的发展定位为建设“一带两地一枢纽一园区”(即西江经济带、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国内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国家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园区),凸显藤县在全国、全区发展大局中的地位。

2010年底,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了鼓励和推进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发展的“两个原则”和“两个确保”,进一步放宽民营业主名称、经营范围和出资力度,在资金、土地、税收和政府服务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在产业发展政策方面,广西出台了《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决定》、《广西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意见》及多个配套文件,对十四项传统优势产业、四项新兴产业以及物流、金融等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措施。

另外,广西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重大战略和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则,为藤县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优惠支持。而且,藤县已被批准为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和国家西部大开发广西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藤县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梧州市已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专项规划审查,成为首批试点市。藤县为梧州市试点范围,为藤县合理利用土地“工业上山”提供支持。

在奖励政策方面,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以上的新办一般性加工企业(农副产品加工企业5000万元以上),自投产纳税之日起3年内按企业上缴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梧州留成部分50%的额度扶持企业,用于扩大再生产。

在人才政策方面,2013年梧州市委、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印发梧州市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实施办法(试行)》文件,可享受政治待遇、生活待遇包括安家费(住房、购房补贴)、生活补贴、住房保障和其他福利待遇等。对于不在目录库里的人才,可以通过申请,填写申请理由,报梧州市组织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在申请通过后,可以享受同样待遇。

在土地政策方面,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桂政发(2016-70)给予相关企业用地优惠政策。对符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印发《土地政策实施细则》(桂国土资办[2016]564号)相关规定的企业,给予优先保障用地指标、优先建设用地审查报批、降低工业用地成本等优惠政策。

《陶瓷信息》:藤县在陶瓷产业的配套上,将有哪些规划?

李勇辉:园区秉着“以园扩城、以城活园、园城共建、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按高起点规划、高规格建设、高效能管理的理念进行规划建设,布局合理、功能配套齐全、生态环境优美。园区规划建设有商业配套区、住宅区、行政中心、博物馆、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并且非常注重环保,还专门预留了两个生态景观区。此外,色釉料、纸箱、模具、五金、机械加工等陶瓷生产配套项目也将陆续落户园区。

园区的电力供应充足,已经建成110KV变电站3座,新增投资1.2亿元的220KV禤州变电站正在建设;新增投资1000万元的园区专用工业用水水厂也正在建设;座落在园区的天然气站也在建设,天然气代替燃煤之后,园区的环境质量将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园区十分注重品牌的建立,全力加快陶瓷配套产业及商业物流中心建设,努力把园区建设成为全国重点建筑陶瓷生产商贸综合基地。

同时,我们还实行了“一个专门管理机构”,专门成立了陶瓷工业园管理委员会,专职专责地负责园区的规划、建设、招商、服务、管理等工作,从县直各部门抽调了工作人员组建陶瓷服务办公室。

藤县陶瓷产区在发展过程的长远规划是引进大型陶瓷企业,引入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与装备,并及时对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形成陶瓷产业集聚区,并对现有的产业进行优化提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将藤县打造成为真正的“南国新陶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