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怎樣判斷四個月的嬰兒是否腦癱?

今生的守候4


腦癱在早產兒中發生的概率比較高,並且通常在嬰兒早期的時候無法確診,因為很多臨床徵象會隨著嬰兒神經系統的成熟而發生變化,要進行連續檢查才能夠確診。很多孩子是在5歲之後才被發現是腦癱兒,但是其實在嬰兒期的時候就已經有了症狀,只是家長難以發現,以為只是通常意義上的發育遲緩。

嬰兒早期腦癱表現為餵養困難、頻繁嘔吐、注意力差。情緒表現為兩個極端,要麼是易哭易怒、難易安撫,要麼是過分溫順、不哭不鬧。

第一、 可通過發育性反射篩查——對於正常的嬰兒來說,大部分與姿勢有關的發育性反射在3到6個月齡的時候會消失,而在腦癱嬰兒中,這些反射常常不能被抑制,依然存在。例如當嬰兒被直立懸抱時,正確的反應是坐在空氣中的姿勢,而腦癱兒表現為腿部持續伸展。

第二、 可通過運動發育里程碑篩查——家長可定期到兒科進行運動發育里程碑檢查,包括從翻身、扶坐、獨立坐起到會爬、會扶著走到獨立行走等。不過這個要等孩子長大一點才能進行,並且通常也要持續至少18個月。

但是,不管怎麼說,腦癱早期篩查在醫學上還是很困難的,更別說家長自己篩查了,通常要等5歲以後才能確診。5歲以後,腦癱導致的其他腦功能障礙會逐漸表現出來,例如:智力發育遲緩、視力障礙、語言障礙、癲癇、流涎水、面部肌肉扭曲、骨科疾病(走路瘸、走路跛腳)、睡眠障礙、尿褲子等等。還有一部分腦癱兒童會性格孤僻。

綜上,腦癱兒早期的綜合症狀非常複雜,四個月大的嬰兒就算是去醫院檢查,也要從神經發育、運動發育、心理評估等多維度進行反覆、長期的檢查。自測應該是不可能的。


娘娘說


每個媽媽都希望孕育一個健康的寶寶,所以在她們決定要懷孕的那一刻開始,她們就積極地運動,注意飲食,合理作息。懷孕後該進補的該注意的該做檢查的,她們一樣不落都遵循著醫生的囑咐來按部就班地呵護肚子裡的寶寶。可是,很多事情都不盡如人願,依然有很多新生兒出生的時候就要承受各種疾病的痛苦,早產兒腦癱就是其中一種。這疾病讓寶寶受苦,也讓很多家庭陷入了無邊痛苦的深淵。

早產兒腦癱是什麼洪水猛獸,竟如此肆虐危害這我們的寶寶呢

早產兒腦癱是什麼

早產兒腦癱指的是從胎兒到新生兒又或是嬰兒期發病的由於腦損傷導致的綜合症。主要表現為中樞性運動障礙及姿勢異常,同時經常有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礙、視覺、聽覺、語言、行為、情感、心理等障礙。在早產嬰兒中,早產兒腦癱的高危因素還與心肺疾患、敗血症、低鈉血癥、孕婦營養及感染等有關。

早產兒腦癱危害著很多寶寶和家庭,使一個個幸福的家庭陷入到無邊痛苦的深淵,一起來看看它是怎麼肆虐的。

早產兒腦癱的症狀

早產兒腦癱有以下表現,媽媽們可以對比下,自己給寶寶做個篩查。

1.身體發軟或發硬:重症腦損傷、智力低下、腦癱或肌肉系統疾病會有身體發軟、自發運動減少或身體發硬的表現,這些表現如果在寶寶出生一個月左右的時候就出現,並且持續4個月以上,那麼媽媽們就要馬上帶寶寶到醫院做系統的檢查了。

2.頭圍異常:腦損傷的新生兒一般都會有頭尾異常的情況,所以媽媽們要密切注意寶寶的頭圍是否有異常。

3.姿勢固定:腦損傷會導致肌張力異常,嬰兒引發新生兒的一些姿勢較為固定,如蛙位、倒U字形姿勢等。如果寶寶在出生一個月左右出現這些症狀,媽媽們就要引起注意了。

4.體重不增加、斜視:如果寶寶吃奶顯得無力吃力,體重不怎麼增加,並且出現斜視等症狀時,也暗示寶寶有可能存在腦損傷的疾病。

早產兒腦癱的成因

很多媽媽都會納悶,自己明明就已經按照了醫生的囑咐按部就班做各種孕期檢查了,可是為什麼寶寶還是這麼不幸地遭遇早產兒腦癱這疾病呢?早產兒腦癱究竟是什麼引起的啊?

成因:早產兒腦癱一般是由以下這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1.孕前,如果父母吸菸酗酒等,又或是父母本身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又或是母親經常服用避孕藥等,都會引發寶寶換上早產兒腦癱。所以為了寶寶的健康,父母應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2.寶寶出生的時候如果大腦受到損傷,或是缺氧也有可能造成寶寶早產兒腦癱。

3.寶寶出生後如果患上小兒黃疸等也會造成腦癱。

早產兒腦癱的危害

別把早產兒腦癱不當一回事,甚至因為疏於檢查而錯過了寶寶的最佳時間,早產兒腦癱對寶寶的危害是影響一生的,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早產兒腦癱的危害!

危害:早產兒腦癱會造成很多方面的危害:

1.智力障礙,大約只有25%的早產腦癱兒的智力是正常的,大部分的智力都會比較低下

2.語言障礙,早產腦癱兒的語言表達會比較困難,或有發音不清或者口吃的症狀。

3.運動障礙,早產腦癱兒的運動自我控制能力差,有的雙手不能抓東西,雙腳不會走路,甚至不會翻身、坐立等。

4.視聽覺障礙,早產腦癱兒會有斜視的症狀,並且對聲音的節奏辨別有一定的困難。

早產兒腦癱是可以預防的,媽媽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預防:

1.孕前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吸菸不喝酒,更不濫用麻醉劑鎮靜劑等藥物,做好孕前檢查,排查一些不適宜懷孕的疾病。

2.孕中定期做孕期檢查,排查各種先天性疾病,注意勞逸結合,預防各種疾病,少接觸貓狗等寵物,預防早產難產。

3.分娩前做相關檢查,確定適合的分娩方式,切莫讓寶寶在分娩過程中造成缺氧。

4.寶寶出生一個月內要做好各項護理,預防腦外傷等。

如果寶寶真的不幸患上了早產兒腦癱,那麼媽媽們需要配合醫生治療。早產腦癱兒只要積極地干預治療是可以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的,有不少早產腦癱兒經過治療後也能像正常人一樣。所以媽媽們也不要傷心,要堅信自己寶寶是最棒的,是能康復起來的,加油!


心連心好月嫂


我是兒童保健科主治醫師,兒童保健門診是監測寶寶的生長髮育是否偏離的門診。寶寶的發育包括了體格發育和神經心理發育。所以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是最專業的。

腦性癱瘓,簡稱腦癱。它是指從出生前到出生後,腦發育的早期由多種原因引起的,非進行性的腦損害及發育缺陷所致的中樞性運動障礙及姿勢異常,並可伴有智力低下,癲癇,感知覺障礙,語言及精神行為異常。它是引起小兒機體運動殘疾的主要疾病之一。


腦癱患兒最基本的臨床表現是運動發育的異常,其特徵是運動發育落後,肌張力異常,姿勢異常和有多種神經反射異常。

正常四個月的寶寶直立位時,將軀幹向左右傾斜,頭能夠保持中立位。而腦癱患兒就不行。多數的患兒肌張力會升高,稱為痙攣型,也有肌張力低下的,就會肌肉鬆軟。

所以每個四個月的寶寶來做體檢的時候醫生都會檢查他的抬頭高度是否正常,豎頭是否穩定,俯臥位抬頭雙上肢能否支撐胸部 ,肌張力是否正常,有沒有主動伸手抓物的意識,能不能側翻身體,這些都是來篩查寶寶的運動發育是否正常,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寶寶就可疑有發育落後。


但即使是肌張力異常的孩子,抬頭不好的,運動發育落後的,不能說都是腦癱。一般我們不診斷一歲以內的寶寶為腦癱。即使異常我們也會診斷髮育遲滯。

如果孩子在四個月的時候,有以上異常的表現,要及時到兒童保健科做體檢,再進行一些專業的量表檢測。結合情況來決定是否需要做康復治療。嬰幼兒運動系統處於快速的發展階段,早期發現運動異常,儘快加以糾正,是容易取得好的療效的。

美女兒保科醫師育兒經,謝謝你的關注。



提主描述的問題和我家寶寶剛出生時候的症狀一樣。我的寶寶是因為缺氧導致的肌張力高,四肢僵硬,頭往後背,拇指內收,換紙尿褲特別明顯,雙腳夾的很緊。一個月的時候我就帶我的寶寶去兒童醫院看病,被診斷為缺鐵缺血性腦病。這個是潛在腦癱,如果不治療干涉的話就會發展成腦癱。題主不要擔心,你所描述的症狀還不是腦癱。由於我的寶寶太小,醫院不接收,因為康復訓練特別消耗體力,小寶寶受不了,所以醫院給開了一個單子,讓孩子爸爸去學習簡單的推拿,等寶寶兩個月的時候在來治療。孩子爸就認真學習,回家給寶寶按摩,開始的時候,寶寶一直哭,不知道是不是肌肉太緊,還是因為爸爸的動作不規範讓寶寶疼痛。經過一個月的折磨,寶寶被醫院接收了,治療方案是打神經針,然後加上物理,推拿,水療和蠟療。

給寶寶注射神經節苷脂。神經節苷脂,是促生寶寶大腦神經生長的一種不知。不同的年齡,對神經節苷脂藥物吸收的效果也不同。年齡越小吸收的越好。我的寶寶從生下來每個月都要去醫院打十天這個藥。一直打了五個月,雖然是輔助治療,但是對於寶寶我感覺效果很好。你們的寶寶六個月了,估計醫院也會要求,因為越小治療效果越好。

2小兒推拿

小兒推拿,是治療肌張力的特別好的療法。通過刺激穴位,降低寶寶四肢的張力。通過四肢穴位的刺激,以及後背的捏脊,拍打,按摩,對寶寶的肌肉僵硬能很好的鬆弛。近年來小兒推拿特別熱門,因為還可以通過推拿,提高寶寶的免疫力,減少感冒,發燒和拉肚子等疾病。寶寶張力降下來後,我還繼續給寶寶在醫院推拿了幾個月,為了提高寶寶的免疫力,感覺效果很好,還治療了寶寶的積食。

物理治療,要在推拿一段時間之後,寶寶才可以進行物理治療,物理治療是幫助寶寶做一些大運動,比較消耗體力,但是題主加的寶寶,現在可以通過物理治療訓練寶寶合適的肌張力,訓練身體的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

4水療

水療對於寶寶的康復是極其重要的。它可以刺激新生兒腦神經的發育,加強骨骼系統的靈活性和柔韌性,有利於胸廓的發育,促進新生兒身心發展。

5蠟療

通過恆溫的蠟貼在四肢穴位的各個地方,用毛巾裹住,然後用繃帶纏住,緩解四肢的張力。輔助治療推拿,物理以及水療,治療潛在腦癱。

其實還有好多的治療方法,有針灸,電療,作業,語言,等等治療方法。我感覺推拿和物理對寶寶的效果最好。如果寶寶不是很嚴重的話,可以去醫院瞭解學習回家後自己給寶寶按摩撫觸。

我是開心果媽有話說,我的寶寶現在一歲半了,從兩個月開始去醫院治療,一歲三個月的時候醫院宣佈寶寶畢業了。現在我的寶寶和正常的小孩一樣,我感恩很早的時候帶寶寶去看病,再加上我家寶寶本身好動,所以他好的特別快,一年的時間就好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你,如果有不同意見的歡迎評論互動。


開心果媽是超人


小兒腦癱如何初步判斷

  有很多孩子出生後不怎麼哭鬧,父母以為這是孩子聽話的表現,也有很多孩子說話、走路晚,父母也以為是孩子發育稍微緩慢一些,沒有當回事,豈不知,這些表現有可能是小兒腦癱的症狀,那麼小兒腦癱如何初步判斷呢?

  1、患兒分娩時是否有顱腦損傷、顱內出血、初生不啼等病史。

  2、孩子出生後是否患過顱腦疾病(如春溫、癇病等),有過顱腦外傷史、驚風史,或有藥物及某些物品中毒等病史。


  3、是否有家族遺傳病史,或母孕時感染邪毒、受過放射線照射、嗜酒或服過對胎兒有害的藥物等病史。

  4、孩子動作、語言等發育是否均遲緩,學習困難,智能障礙,腦癱患者一般在智力上都存在發展緩慢的表現。


  5、患兒是否有腦癱疾病史。

  小兒腦癱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發現和診斷而進行治療的話,很容易造成患兒終身殘疾,因此家長一定要多關注孩子的健康,如有異常表現,及早就診。


哎喲稻草芭比


一歲以內的嬰兒醫生一般不會確診為腦癱,頂多確診是發育遲緩,這種情況是需要做康復的,康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到效果。我女兒孕期7個月早產只有兩斤六兩,出生9個月時確診為發育遲緩,肌張力強,拇指內扣,眼內斜,踮腳尖,打挺,打頭,腿部無力,吞嚥奶困難等等,檢測身體腦力各項指標只達6個月的嬰兒,落後3個月。。。隨後就開始漫長的康復過程,在我們這邊青島婦女兒童醫院神經內科住院康復必須提前2個月預約,因為到這裡做康復的孩子太多,以至於沒有床位。。。我們先去了濰坊兒童醫院,康復了2個月,等青島兒童醫院預約到床位了,又轉院回青島。。。順便說一下,青島兒童醫院康復科在中國排名是比較靠前的,我們在青島兒童醫院康復了兩年,那兩年人力財力都得頂上,回憶起來都是眼淚,(醫院為防止大規模傳染,規定如果孩子一旦感冒必須出院,感冒好了再繼續住院康復,兩年間我們出住院3次)。康復後為女兒同時報了兩個早教班,開發智力。。。3歲半時女兒上幼兒園,大運動以及智力水平基本接近同齡兒童。現在六歲了,馬上念一年級了,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也看不出有什麼區別,很多方面已超越同齡兒童。。。。


姜奕孚1988


會不會笑,聽聲音會不會動,手能不能握,脖子頸椎有沒有力氣,體重增長的是否合乎標準。穿衣服關節是否可以彎曲


輕糖私廚


一歲以前,想要通過任何檢測來預測腦癱都是十分困難的,特別是輕症患兒。在出生後0-9個月間出現某些症狀要給予重視,但這些症狀如果只是單一出現,意義較小,只有當它們組合出現時才有較大意義。

1、易激惹、不停哭鬧、煩吵、睡眠不安,尚有些腦癱患兒會出現嚴重的腹絞痛。

2、餵養時吞嚥協調能力差,頻繁嘔吐,餵養及吮吸困難。

3、極度緊張不安、煩躁,餵飽後仍然啼哭吵鬧。

4、對噪音或體位改變易驚,擁抱反射增強並伴哭鬧。

5、穿衣時肢體僵硬,上肢難入袖口;換尿布大腿不易外展,難以分開兩大腿;洗手時發現嬰兒緊握雙拳;洗澡時四肢僵硬。

6、全身翻滾如滾木樣。

7、抱舉時其足尖朝下,足尖站立,像芭蕾舞樣足。

嬰兒通過早期干預性刺激項目反應良好,可建議父母與專業人員保持接觸,讓專業人士根據孩子的發育情況制定刺激性計劃,並指導父母實施。這些計劃可以保證父母的努力是在幫助孩子發育,並確保孩子正在以最大的能力限度發育。

此外在家的鍛鍊,尤其是輕柔的拉伸操對孩子也很有益,可結合到日常活動中,如換尿布或洗澡時。


閱讀更多有價值的文章,請關注公眾號:腦癱兒童健康(id:cphealth)


守護天使兒童


首先寶寶是否腦癱一般一歲內是無法確診的,就算看醫生也是懷疑,觀察。所以最主要的是平常照顧寶寶的人,多觀察,看時候寶寶存在發育落後,或者異常的問題,比如四肢無力,該會對視了不會對視等問題。

當然,每個孩子發育是不一樣的,比如抬頭我同時孩子一個月不到抬頭就很好,格格因為趴得少,三個月還算可以,但體檢當天精神不好,所以不配合醫生。當時醫生也讓我去做康復。不過因為我自己比較瞭解孩子的情況,所以我知道她不是不會,是當下狀態問題。

所以,要是擔心寶寶腦癱,那照顧寶寶的人必須細心觀察。同時必須按時去醫院體檢,因為相對而言他們對寶寶每個階段的發育會更專業,但最瞭解自己寶寶的人肯定是照顧的人,所以多和醫生交流,多問。有異常情況,儘快去看醫生。

從你發的問題來看,覺得最主要的是手腳說和出生時一樣,這個我不知道具體程度。不過這個是可以比較直觀看到的,建議可以去看醫生諮詢下。

最後就是平常可以按照醫生的建議多給孩子互動,逗逗孩子,對孩子的發育是很有幫助的。


野孩子臭丫頭


判斷四個月的嬰兒是否有腦癱?很容易,讓嬰兒趴在床上,如頭抬不起,趴在床上連動都不想動的孩子一定有問題,四個月的嬰兒應該會翻身了,正常嬰兒三個月就會翻身,而到四個月不會翻身的,不會抬頭的,小手不會抓握東西的,兩腿還不能直立的通通可以考慮腦癱。


分享到:


相關文章: